犊牛饲养管理关键技术 孙鹏著 牛犊小牛饲养管理技术 青年牛饲养管理技术9787511636102
9787511636102
¥
38.8
全新
库存999件
作者孙鹏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11636102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货号585333230939
上书时间2023-06-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11636102 版次: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8 用纸:胶版纸 页数:134 字数:1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定价:46.00 《犊牛饲养管理技术》一书重点介绍了不同犊牛品种、犊牛生理特点,从成母牛围产期至犊牛生后健康及饲养管理技术,最后从动物福利角度监测犊牛舒适度以及常见病,为实践中养殖场内犊牛的健康科学饲养管理提供科学指导。第一章 牛的品种 第一节中国牛的品种 一、秦川牛 二、南阳黄牛 三、鲁西牛 四、晋南牛 第二节牛的引进品种 一、 西门塔尔牛 二、夏洛莱牛 三、利木赞牛 四、海福特牛 五、其他引进品种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犊牛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犊牛的生长发育特性 一、生长性能指标 二、影响生长指标的因素 第二节犊牛的消化生理特点 第三节犊牛的乳腺发育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母牛的产前准备及护理 第一节母牛的基本繁殖信息 一、母牛的性成熟和排卵 二、发情与发情周期 三、妊娠和分娩 第二节围产期奶牛 一、奶牛围产期的生理特点 二、奶牛围产期的生理代谢变化 三、围产期奶牛的主要疾病 四、围产期奶牛的健康管理 第三节分娩与产后犊牛护理 一、分娩前准备 二、接产和助产时的注意事项 三、产后犊牛护理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饮水和乳的饲喂 第一节初乳的饲喂 一、成分 二、生物学特性 三、饲喂方法 四、初乳饲喂的注意事项 五、饲喂初乳的作用 六、饲喂初乳的非营养性原因 第二节常乳的饲喂 一、常乳的饲喂方法 二、常乳饲喂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饮水 一、牛的饮水量 二、饮水温度 三、水的质量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犊牛的早期断奶 第一节犊牛早期断奶的饲养管理 一、断奶措施 二、犊牛的管理 三、早期断奶犊牛饲养管理应注意的事项 第二节早期断奶技术 一、早期断奶技术 二、早期断奶时间 三、早期断奶方法 四、断奶应激问题 五、早期断奶的意义 六、断奶技术现状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犊牛的日粮饲喂 第一节代乳料 一、代乳粉 二、饲喂用具和饲喂温度 三、使用代乳粉的要点 第二节开食料 一、犊牛瘤胃的发育 二、开食料 三、高质量清洁饮水 四、开食料的过渡 五、环境卫生与疾病防治 六、犊牛开食料的营养生理作用 七、饲喂方式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环境管理 第一节环境要求 一、温度 二、湿度 三、气流 四、光照强度 五、声音环境 六、有害气体 七、细菌密度 八、地势 九、交通、防疫和环保 十、水电设施 十一、尘埃 第二节牛场周围的环境污染控制 一、牛场主要污染物 二、污染物的处理方法 第三节牛场的建筑设计 一、牛的饲养方式 二、牛舍的基本类型 三、牛舍的基本建筑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犊牛饲养中常用的设备 第一节饮水设备 一、浮球式饮水器 二、牛用饮水碗 第二节睡眠设备 第三节修蹄设备 第四节饲喂设备 第五节犊牛岛和犊牛栏 一、犊牛岛 二、犊牛栏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犊牛常见病 第一节犊牛普通疾病 一、犊牛便秘 二、新生犊牛假死 三、脐带炎 四、犊牛佝偻病 五、犊牛脐带出血 六、犊牛神经反应障碍 七、犊牛水中毒 第二节犊牛传染性疾病 一、犊牛腹泻病 二、犊牛肺炎 三、蛔虫病 四、犊牛钱癣 五、犊牛副伤寒 六、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参考文献
第十章 犊牛舒适度管理 第一节牛舍设计要求 第二节卧床舒适度管理 一、卧床空间 二、卧床垫料 第三节采食舒适度管理 一、采食空间 二、饲料管理 第四节饮水舒适度管理 一、饮用水温度控制 二、饮用水量的管理 三、饮用水水质管理 第五节运动场舒适度管理 一、运动场地面的管理 二、运动场环境卫生管理 第六节犊牛习性与舒适度 常见习性 第七节舒适度的评估指标 一、温湿指数 二、呼吸频率 三、直肠温度 四、风寒温度 五、奶牛舒适度指标 六、卧床使用率 七、奶牛站立指标 八、奶牛跨卧床站立指标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一章牛的品种 第一节中国牛的品种 一、秦川牛 秦川牛是我国著名的大型役肉兼用品种(图1-1,http://www.qnong.com.cn/),原产于陕西渭河流域的关中平原,目前饲养的总数在60万头以上。秦川牛因产于陕西省关中地区的“八百里秦川”而得名。其中渭南、临潼、蒲城、富平、大荔、咸阳、兴平、乾县、礼泉、泾阳、三原、高陵、武功、扶风、岐山15个县、市为主产区。 体型外貌:毛色以紫红色和红色居多,约占总数的80%,黄色较少。头部方正,鼻镜呈肉红色,角短,呈肉色,多为向外或向后稍弯曲;体型大,各部位发育均衡,骨骼粗壮,肌肉丰满,体质强健;肩长而斜,前躯发育良好,胸部深宽,肋长而开张,背腰平直宽广,长短适中,荐骨部稍隆起,一般多是斜尻;四肢粗壮结实,前肢间距较宽,后肢飞节靠近,蹄呈圆形,蹄叉紧、蹄质硬,绝大部分为红色。肉用性能:秦川牛肉用性能良好。成年公牛体重600~800 kg。易于育肥,肉质细致,瘦肉率高,大理石纹明显。18月龄育肥牛平均日增重为550 g(母)或700 g(公),平均屠宰率达583%,净肉率为505%。
二、南阳黄牛 南阳黄牛是全国五大良种黄牛之首,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体躯高大,力强持久,肉质细,香味浓,大理石花纹明显,皮质优良。南阳黄牛毛色分黄、红、草白三种,黄色为主,而且役用性能、肉用性能及适应性能俱佳。南阳牛属大型役肉兼用品种,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白河流域的广大平原地区,以南阳市郊区、唐河、邓州、新野、镇平、社旗、方城、泌阳8个县、市为主要产区。除南阳盆地几个平原县、市外,周口、许昌、驻马店、漯河等地区分布也较多。河南省有南阳黄牛200多万头。 体型外貌:毛色多为黄色,其次是黄、草白等色;鼻镜多为肉红色,多数带有黑点;体型高大,骨骼粗壮结实,肌肉发达,结构紧凑,体质结实;肢势正直,蹄形圆大,行动敏捷。公牛颈短而厚,颈侧多皱纹,稍呈弓形,髻甲较高。肉用性能:成年公牛体重为650~700 kg,屠宰率在556%左右,净肉率可达466%。该品种牛易于育肥,平均日增重最高可达813 g,肉质细嫩,大理石纹明显,味道鲜美。南阳牛对气候适应性强,与当地黄牛杂交,后代表现良好。
三、鲁西牛 鲁西牛亦称“山东牛”,是中国黄牛的优良地方品种,原产山东西南地区,主要产于山东省西南部的菏泽和济宁两地区,北自黄河、南至黄河故道、东至运河两岸的三角地带。鲁西牛是中国中原地区四大牛种之一,以优质育肥性能著称。毛色多黄褐、赤褐。体型大,前躯发达,垂皮大,肌肉丰满,四肢开阔,蹄圆质坚。成年公牛体重500 kg以上,母牛350 kg以上。挽力大而能持久。性温驯,易肥育,肉质良好。鲁西黄牛具有较好的肉役兼用体型,耐苦耐粗,适应性强,尤其抗高温能力强。目前约有45万头,分布于菏泽地区的郓城、鄄城、菏泽、巨野、梁山和济宁地区的嘉祥、金乡、济宁、汶上等县、市。聊城、泰安以及山东的东北部也有分布。其中以菏泽地区的郓城、鄄城、菏泽、巨野、梁山和济宁地区的嘉祥、金乡、济宁、汶上等县为中心产区。 体型外貌:被毛有棕色、深黄、黄色和淡黄色四种,以黄色为主,约占总数的70%,一般牛毛色为前深后浅,眼圈、口轮、腹下到四肢内侧毛色较淡,毛细而软。体型高大、粗壮,结构匀称紧凑,肌肉发达,胸部发育好,背腰宽广,后躯发育较差;骨骼细致,管围较细,蹄色不一,从红到蜡黄,多为琥珀色;尾细长呈纹锤形。肉用性能:鲁西牛体成熟较晚,成年公牛平均体重650 kg左右,肥育性能良好,皮薄骨细,肉质细嫩,1~15岁育肥平均日增重610 g。18月龄屠宰率可达572%,并具明显大理石状花纹。
四、晋南牛 晋南牛产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的晋南盆地。晋南牛属大型役肉兼用品种,产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的晋南盆地,包括运城地区的万荣、河津、临猗、永济、运城、夏县、闻喜、芮城、新绛,以及临汾地区的候马、坤远、襄汾等县、市。 体型外貌:毛色以枣红色为主,其次是黄色及褐色;鼻镜和蹄趾多呈粉红色;体格粗大,体较长,额宽嘴阔,俗称“狮子头”。骨骼结实,前躯较后躯发达,胸深且宽,肌肉丰满。肉用性能:晋南牛属晚熟品种,产肉性能良好,平均屠宰率523%,净肉率为434%
第二节牛的引进品种 一、 西门塔尔牛 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区,并不是纯种肉用牛,而是乳肉兼用品种。但由于西门塔尔牛产乳量高,产肉性能也并不比专门化肉牛品种差,役用性能也很好,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品种。它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引进品种,适应性好,在许多地区用它改良本地黄牛,普遍反馈改良效果好、肉用性能得到提高、日增重加快。而且此品种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就被引进到国内,并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功饲养。但由于“文革”开始致使该品种没有得到及时推广。1990年山东省畜牧局牛羊养殖基地引进该品种。此品种被畜牧界称为全能牛。我国从国外引进肉牛品种始于20世纪初,但大部分都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引进的。西门塔尔牛在引进我国后,对我国各地的黄牛改良效果非常明显,杂交一代的生产性能一般都能提高30%以上,因此很受欢迎。 西门塔尔牛毛色为黄白花或淡红白花,躯体常有白色胸带,头部、腹部、尾梢、四肢的飞节和膝关节以下为白色;体格粗壮结实,额宽,头部轮廓清晰,嘴宽眼大,角细致,前躯较后躯发育好,胸和体躯较深,腰宽身躯长,体表肌肉群明显易见,臀部肌肉充实,股部肌肉深,多呈圆形;四肢粗壮,蹄圆厚。西门塔尔牛体型高大,一般成年公牛体重为1 000~1 300 kg,母牛为650~800 kg;产肉性能良好,瘦肉多,脂肪分布均匀,肉质佳,屠宰率一般为63%。
二、夏洛莱牛 夏洛莱牛原产于法国中西部到东南部的夏洛莱省和涅夫勒地区,是举世闻名的大型肉牛品种,自育成以来就以其生长快、肉量多、体型大、耐粗放、生长迅速、瘦肉多、饲料转化率高而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欢迎,早已输往世界许多国家。被毛白色或黄白色,少数为枯草黄色,皮肤为肉红色。体型大而强壮,头小而短,口方宽,角细圆形为白色,向前方伸展。腰间由于臀部肥大而略显凹陷。颈粗短,胸深宽,背长平宽。全身肌肉很发达,尤其是臀部肌肉圆厚、丰满,尾部常出现隆起的肌束,称“双肌牛”。 夏洛莱牛生长速度特快,适应性强,耐寒抗热,产肉性能好,具有皮薄、肉嫩、胴体瘦肉多、肉质佳,味美等优良特性。成年公牛体重1 100~1 200 kg,母牛700~800 kg,最高日增重可达188 kg,屠宰率为65%~70%。12月龄体重可达500 kg以上。初生400 d内平均日增重118 kg,屠宰率为622%;20世纪70年代引入河北省做杂交改良父本牛。近年来每年改良本地母牛15万头以上。
三、利木赞牛 利木赞牛又称利木辛牛,为大型肉用品种,原产于法国中部的利木赞高原,并因此得名。利木赞牛分布于世界许多国家,利木赞牛以生产优质肉块比重大而著称,骨较细,出肉率高。其主要分布在法国中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数量仅次于夏洛莱牛,育成后于20世纪70年代初,输入欧美各国,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该牛分布,属于专门化的大型肉牛品种。1974年和1993年,我国数次从法国引入利木赞牛,在河南、山东、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全书同等地改良当地黄牛。 毛色多为一致的黄褐色。角为白色,公牛角较粗短,向两侧伸展;被毛浓厚而粗硬;肉用特征明显,体质结实,体躯较长,肌肉发达,臀部宽平。利木赞牛属早熟型,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好,补偿生长能力强,耐粗饲。成牛公牛活重可达900~1 100 kg,产肉性能和胴体质量好,眼肌面积大,出肉率高,肥育牛屠宰率可达65%左右,胴体瘦肉率为80%~85%,骨量小,牛肉风味好。
四、海福特牛 海福特牛产于英国英格兰南部的赫里福德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早熟中小型肉牛品种。我国1913年曾有引入,1965年后又陆续从英国引进。犊牛初生重,公牛为34 kg,母牛为32 kg;平均成年体重,公牛为1 000~1100 kg,母牛为600~750 kg。海福特牛性情温驯,合群性强,繁殖力高。小母牛6月龄开始发情,育成母牛18~90月龄、体重600kg开始配种。海福特牛毛色主要为浓淡不同的红色,并具有“六白”(即头、四肢下部、腹下部、颈下、髻甲和尾帚出现白色)。体型较小,骨骼纤细,肉用特征明显;头短、额宽,角向外侧平展;躯干呈矩形,颈短厚,颈垂发达,躯干肌肉发达,臀部丰满;四肢短壮,蹄质结实。海福特牛肥育年龄早,增重较快,饲料报酬高;肉质柔嫩多汁,味美可口,一般屠宰率为60%~65%。 五、其他引进品种牛 我国部分地区还引进了原产于英国的安格斯牛、短角牛,丹麦红牛、意大利的皮埃蒙特牛等,在我国均表现出较好的改良地方品种的效果,后代杂种优势明显。
前言 “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优质牛奶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接近完美的食物”。目前奶业正处于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型产业。作者前期研究发现,乳腺合成乳成分的前体物质来自胃肠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因而胃肠道发育及健康与奶牛泌乳性能密切相关。犊牛时期是胃肠道发育的关键时期,是经历从单胃动物到反刍动物过渡的关键阶段。此时瘤胃尚未发育,肠道菌群尚未形成,肠道绒毛还未充分发育完全,黏膜屏障功能不完善,机体代谢、营养及行为等方面均发生巨大改变。提升泌乳性能要从犊牛抓起。然而,由于犊牛不能带来直接收益,对犊牛的培育往往被忽视,导致多数牛场中出现犊牛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生长速度缓慢等一系列产业问题。鉴于此,加强犊牛时期的饲养管理,通过营养调控的手段,提高犊牛的免疫功能及抗病能力,进而促进犊牛生长、增进犊牛健康,将对提高其成年后的泌乳性能、全面提升牛奶品质、推 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推动我国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书系统介绍了犊牛饲养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结合犊牛生长发育特点,从动物福利角度,针对母牛围产期直至犊牛断奶后这一段关键时期,全面探讨了犊牛生长发育以及养殖场饲养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及饲养管理技术。全书共分为十章,主要内容包括:牛的品种、犊牛的生物学特性、母牛的产前准备及护理、饮水和乳的饲喂、犊牛的早期断奶、犊牛的日粮饲喂、环境管理、犊牛饲养中常用的设备、犊牛常见病以及犊牛舒适度管理等,为指导生产实践中犊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本书是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500703)、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ASTIP-IAS07)资助下完成的。本书凝聚了多人的智慧,在此向帮助书稿编著的各位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 鉴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存在的疏漏与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18年6月 孙鹏: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奶牛胃肠道营养代谢与优质乳生成机制研究。主持了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发表论文70多篇。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动物营养学报》、《中国畜牧杂志》审稿人,美国奶业科学学会(ADSA)会员。获全国百篇优博论文提名奖,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1项。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