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南子》学史(16开精装 全2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淮南子》学史(16开精装 全2册)

《淮南子》现存古本约一百一十多个,国内外研究《淮南子》的著述也已经超过一千种。这些著述绝大部分立足于《淮南子》文本的校勘整理、义理阐释和辨伪考证等三大方面。但是,这些著述对于《淮南子》两千年来传播、接受与研究的这一历史过程关注不够。因此,该书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对《淮南子》两千余年传播、接受与研究的漫长过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研究。

223 7.5折 29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秀华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2-10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61

上书时间2023-08-25

润言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为一部重要的子书,《淮南子》自问世以后,就一直为学者所关注、传播和研究。据统计,《淮南子》现存古本约一百一十多个,国内外研究《淮南子》的著述也已经超过一千种。这些著述绝大部分立足于《淮南子》文本的校勘整理、义理阐释和辨伪考证等三大方面。但是,这些著述对于《淮南子》两千年来传播、接受与研究的这一历史过程关注不够。因此,该书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对《淮南子》两千余年传播、接受与研究的漫长过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研究。 《学史(套装全2册)》总结了自两汉开始直到近现代《淮南子》的学术研究情况,分成六个时期,对《淮南子》学的流传、演变、发展、勃兴进行了全面的叙述和研考。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秀华 著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22-10
  • 版次 1
  • ISBN 9787101158052
  • 定价 29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18页
  • 字数 1,000.000千字
【内容简介】
  作为一部重要的子书,《淮南子》自问世以后,就一直为学者所关注、传播和研究。据统计,《淮南子》现存古本约一百一十多个,国内外研究《淮南子》的著述也已经超过一千种。这些著述绝大部分立足于《淮南子》文本的校勘整理、义理阐释和辨伪考证等三大方面。但是,这些著述对于《淮南子》两千年来传播、接受与研究的这一历史过程关注不够。因此,该书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对《淮南子》两千余年传播、接受与研究的漫长过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研究。

  《学史(套装全2册)》总结了自两汉开始直到近现代《淮南子》的学术研究情况,分成六个时期,对《淮南子》学的流传、演变、发展、勃兴进行了全面的叙述和研考。
【作者简介】
李秀华,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现任台州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诸子学研究。近年来,在《文献》《孔子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
【目录】
上册



导论

第一节 关于淮南王刘安的几个问题

第二节 关于《淮南子》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 《淮南子》学及其演进轨迹

第一编 汉代《淮南子》学的形成与初兴

第一章 汉代《淮南子》学概说

第一节 汉代《淮南子》学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汉代《淮南子》学的演进过程

第二章 汉代《淮南子》版本的形成与演化

第一节 《淮南子》刘安原本与汉武帝秘府藏本

第二节 《淮南子》刘向校定本

第三节 东汉中后期《淮南子》注本的兴起

第三章 汉代《淮南子》文本的流传与校勘

第一节 从《新序》《说苑》引文看《淮南子》的文本流传

第二节 从《论衡》引文看《淮南子》的文本流传

第三节 从《楚辞章句》《吕氏春秋注》引文看《淮南子》的文本流传

第四节 汉代《淮南子》的文本校勘

第四章 许慎的《淮南子注》

第一节 许慎《淮南子注》的写作时间

第二节 许慎《淮南子注》的校注特色

第三节 许慎《淮南子注》的思想性

第四节 《淮南子注》与《五经异义》《说文解字》的关系

第五章 高诱的《淮南子注》

第一节 高诱的生平及著述

第二节 高诱《淮南子注》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高诱《淮南子注》的校注特色

第四节 高诱《淮南子注》引书分析

第五节 高诱《淮南子注》的思想性

第六节 高诱《淮南子注》以儒解道的倾向

第二编 魏晋至唐五代《淮南子》学的低落

第一章 魏晋至唐五代《淮南子》学概说

第一节 魏晋至唐五代《淮南子》学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魏晋至唐五代《淮南子》学的演进过程

第二章 《淮南子》节选本的出现及注本始杂

第一节 魏征的《群书治要》本

第二节 旧钞本《淮南鸿烈兵略间诂第廿》残卷

第三章 魏晋至唐五代《淮南子》的文本流传

第一节 魏晋时期《淮南子》的文本流传

第二节 南北朝《淮南子》的文本流传

第三节 隋代《淮南子》的文本流传

第四节 唐代初期《淮南子》的文本流传

第五节 盛唐时期《淮南子》的文本流传

第六节 唐中期至五代《淮南子》的文本流传

第四章 《文心雕龙》《刘子》对《淮南子》的评价与吸纳

第一节 《文心雕龙》对《淮南子》的评价与吸纳

第二节 《刘子》对《淮南子》的评价与吸纳

第五章 《长短经》《意林》对《淮南子》文句的引用与辑录

第一节 《长短经》对《淮南子》文句的引用

第二节 《意林》对《淮南子》文句的辑录

……

第三编 宋元《淮南子》学的再起

第四编 明代《淮南子》学的勃兴

下册

第五章 茅坤的《淮南子》评点

第一节 茅坤《淮南子》评点概况及各篇总评

第二节 茅坤对《淮南子》文本的细致分析

第三节 茅坤对《淮南子》文意的深层挖掘

第四节 茅坤对《淮南子》文章技艺的揭示

第六章 明代其他学者对《淮南子》的评点

第一节 袁宏道的《淮南子》评点

第二节 陈深的《淮南子》评点

第三节 穆文熙的《淮南子》评点

第四节 张榜的《淮南子》评点

第五节 陈仁锡的《淮南子》评点

第六节 汪明际等人的《淮南子》评点

第七章 明代坊刻本中的《淮南子》评点

第一节 《评苑》本中的《淮南子》评点

第二节 《汇锦》本、《释评》本中的《淮南子》评点

第三节 《汇函》本中的《淮南子》评点

第八章 明代学者对《淮南子》的评说

第一节 宋濂的《淮南子辨》

第二节 杨慎对《淮南子》的评价与征引

第三节 王世贞对刘安及《淮南子》的评说

第四节 胡应麟对刘安及《淮南子》的评说

第五节 明本序跋中的《淮南子》评说

第五编 清代《淮南子》学的偏胜

第一章 清代《淮南子》学概说

第一节 清代《淮南子》学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清代《淮南子》学的演进过程

第二章 清代《淮南子》版本的翻新与袭旧

第一节 庄逵吉校刊本的产生及盛行

第二节 庄逵吉本的子版本

第三节 《淮南子》明刊本的翻印本

第四节 余风犹存——清代《淮南子》节选本

第三章 清代《淮南子》版本的新变

第一节 批校本的盛行——二十八卷本批校本

第二节 批校本的盛行——清以前二十一卷本批校本

第三节 批校本的盛行——清代庄逵吉本批校本

第四节 清代《淮南子》影宋钞本的兴起

第四章 清代《淮南子》校注的发轫期

第一节 傅山的《淮南子评注》

第二节 惠栋、钱大昕的《淮南子》校注

第三节 钱塘的《淮南天文训补注》

第四节 庄逵吉的《淮南子》校注

……

第六编 民国《淮南子》学的转型

结语——《淮南子》学的总体特征

主要征引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