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边馀墨
  • 法边馀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法边馀墨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1.96 7.1折 45 全新

库存56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贺卫方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1860798

出版时间2015-05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A5

纸张胶版纸

页数370页

字数212千字

定价45元

货号SC:9787511860798

上书时间2024-11-08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贺卫方,1960年生,山东烟台牟平人,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兼任全国外国法制史学会副会长和国内多所大学名誉或兼职教授。研究和教学领域包括法理学、法制史以及比较法学等。除本书外,主要著作和译作包括《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具体法治》(法律出版社2002)、《运送正义的方式》(上海三联书店2003)、《中国法律教育之路》(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法律与革命》(合译,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法律出版社2008)、《比较法律文化》(合译,三联书店1990/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合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四手联弹》(合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10)、In the Name of Justice:Striving for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12)、《逍遥法外》(中信出版社2013)等。
入选:《中国青年》杂志评选的“可能影响21世纪中国的100个青年人物”(2000),《南方人物周刊》当今50位有名公共知识分子(2005),美国《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年度全球百名思想家(2011),德国《商报》(Handelsblatt)世界25位思想家(2014)。
精彩内容:
《法边馀墨》(第三版)序

《法边馀墨》1998年在法律出版社初版,2003年出了增订版,之后就没有再加印,市面上早已脱销。一些读者朋友跟我说希望能够催促出版社重印或再出一个新的增补本。断档也催生了某些市场行为,例如,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初版本的价格已经卖到原价是十倍了。最奇特的是,2010年我在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时,一位同学拿来他新近从北京一家公司邮购的一本让我签名纪念。我看到的居然是复印装订本,且索价不菲。有商人以这种简陋的侵权方式赚钱,让我惊愕不已。大约2013年开始,法律社的编辑高山先生也多次催促,就有了眼前这个第三版。
说是增订版,但这本小书更新出版的过程却如同一辆经过若干站的火车,到了一个站,旅客中有上车的,也有下车的。这次撤下了第二版中的25篇,其中原下编(即名为“切口”的第三编)整体移除了。增补了近年来的新作10篇。虽然篇数少了,不过篇幅却略有增加,因增补部分有几篇长一些的文章,加上下编里辑录了我的微博言论的“微言集”,尽管每则微博篇幅不到两百字,但是聚沙成塔,加起来却有近三万言了。
将微博这样的极短篇文字收入书中,于我是一个新尝试。自从2011年初开始,在博客之外,我又有了微博这样的自媒体,三年多的时间里共发表三千馀则。虽说是方寸之地,只言片语,不过那还是特别值得好好经营的所在。对于文化史和思想史有一定理解的读者都会知道,文章的价值并不接近取决于篇幅。我在本书中引用过的钱锺书先生的话有点像是为“微博体”言论的辩护词:“眼里只有长篇大论,瞧不起片言只语,甚至陶醉于数量,重视废话一吨,轻视微言一克,那是浅薄庸俗的看法——假使不是懒惰粗浮的借口。”(《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版,页34)是否有新知识,有真情趣,有启人心智的思想,是检验文章价值的基本尺度,也是自己在写作中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的目标。这次筛选其中一些收入本书,还有一个考虑,就是网络文字的不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贺卫方教授关于法治、社会、文化、生活等领域细致而独特的观察,文字优美、有趣味盎然,本书畅销近二十载,已成为学生心中不老的“贺式经典”。
“以书作比,高头讲章式的法学仿佛是版心文字,这些在版心四周空白处的涂抹,取“法边馀墨”这个名字算得上是名正言顺。既然已经用书的页面作比,索性在文章分类上也援用出版界的专业术语,法律方面的文字归到“天头”一编,编辑、出版以及其他几篇与书有关的文字放到“地脚”里去。第三版的“切口”整体更新,增补了近年来我的微博言论,名为“微言集”。
目录:
上天头 
会通:法制现代化的一种理想境界 
超越比利牛斯山 
英美法与中国 
法治与所谓大国崛起 
取法苏联 
日本人的秩序感 
西方法学:人类的共同财富 
外国人的意见 
法律学是一门科学吗? 
1949年以来中国的法律翻译 
立法与风俗 
法官的博学或无知 
正义的行头 
私权神圣,公权呢? 
法律人说外语 
法律和语言 
法学和医学 
“契约”与“合同”的辨析 
新闻自由、名人隐私权及其他 
关于中国法学家的国际影响 
被湮没了的法学家 
梁启超的民法研究 
杨荫杭不满检察垄断刑事追诉权 
刘锡鸿所见英国专利制度 
学术通信一封 
中地脚 
伯里如是说 
一次旅行两本书 
“”出版物 
香港访书记 
学术刊物的编法 
就编辑技术答客问 
创办初期的《比较法研究》 
平淡无奇的八年 
关于注释 
关于索引 
文章大小论 
法学文章的风格 
教授与书 
再谈教授与书 
历史 
哈维曼生前身后事 
国家利益与正义原则 
样板戏谈片 
像章 
进退有馀裕 
没有新闻的日子 
《西游记》里的国际关系准则 
负罪与父罪 
帽子与鞋子 
胡适评批胡 
你还会上当么? 
数字 
忧世伤生的智者 
《人生颂》诗扇亲见记 
悼念普西 
时代的法学导师 
对网友批评的一点回应 
下切口 
微言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