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变与持存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25.6
6.4折
¥
40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曹青云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47310
出版时间2014-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02页
字数244千字
定价40元
货号SC:9787301247310
上书时间2024-11-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曹青云,云南大理人,哲学博士,现任云南大学哲学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希腊哲学,20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2010年至2012年间获得哈佛燕京学社博士奖学金,赴哈佛大学访学,先后在《哲学门》《世界哲学》《哲学评论》《中国哲学前沿》等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若干篇。
主编推荐:
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最核心也是最艰深的部分,在形而上学(Metaphysics)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质料、形式、实体等核心哲学观念,并对其做出了深入的探讨,进而发展出亚氏的本体论等学说。由于其所特有的理论源发性,该部分始终是国际亚氏哲学研究界的重点和难点。其中,“质料”概念与他关于变化的理论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质料是在变化的语境中得到定义的。围绕着“质料在实体生灭中是否持存”,国际学界形成了两派意见,双方均有一流哲学家参与讨论,都举出了自己的文本依据。本书以B.Jones和W.Charlton已有的工作为基础,论证了“质料在实体生灭中不持存”。作者一方面爬梳了许多古希腊文献,另一方面研读了大量现代哲学家的研究成果,包括与本书意见向左的学术论著,全面而细致地从逻辑、文献依据等方面建立起自己的论证。本书成稿后,作者给学界同仁分发阅读,得到了非常高的评价。故经本书编委会推荐认可,纳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西方古典学研究”。
内容简介:
曹青云所著的《流变与持存(亚里士多德质料学说研究)》从当代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研究中的一个争论入手来研究亚里士多德的“质料”概念,即质料在实体的生成和毁灭这样的变化中是否持存?通过对《物理学》《形而上学》等著作的相关章节的解读,作者反驳了“质料在实体的生成与毁灭过程中持存”这一观点,并指出“在实体的生成与毁灭过程中持存的不是质料而是形式”。本书详细梳理和评价了亚里士多德质料学说的研究现状,依据详实的文本分析建构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具有较高的学术性。
目录:
“西方古典学研究”总序
序
凡例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背景与此书的计划
第二节亚里士多德论质料与变化的联系
第三节问题的提出——质料在实体生灭过程中持存吗?
第二章《物理学》第一卷第七章的解释
――变化的第一模型
第一节对“持存”的意义的澄清
第二节变化的三本原
第三节《物理学》第一卷第七章的类比论证
第四节变化的第一模型的两个问题
第三章质料的持存与变化的连续性
第一节“无中生有”与质料的持存
第二节“变化是连续的”与质料的持存
第四章“质料”概念的初步澄清
第一节基体与质料
第二节“先在质料”与“共时质料”的区分
第三节“从之而来者”与“质料”概念
第五章质料与潜在存在者
第一节质料的形而上学地位和存在的两种方式
第二节的两种意义:力与潜在性
第三节力、可能性与潜在性
第四节潜在者在存在上的双重性
第五节潜在者对目的的指向
第六节质料在实体生灭过程中不持存的第一个论证
第六章潜在性与现实性之关系
第一节《形而上学》Θ6的类比与现实性和潜在性
第二节第一潜在性和第二潜在性的区分
第三节现实性对潜在性的三种优先性
第四节“质料”概念的再次澄清
第五节质料在实体生灭过程中不持存的第二个和第三个论证
第七章亚里士多德对变化的定义
——变化的第二模型
第一节《物理学》第三卷第一章、第二章的变化定义
第二节不完备的变化与质料在实体生灭过程中不持存的第四个
...
— 没有更多了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