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29.93
5.0折
¥
59.8
全新
库存20件
作者史军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90100
出版时间2021-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16页
字数190千字
定价59.8元
货号SC:9787514390100
上书时间2024-11-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史军,植物学博士,“玉米实验室”创始人,科学松鼠会成员,中国植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成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著有《植物学家的筷子和银针》《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等。担任《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水果传》《风味人间》等多个纪录片科学顾问。
内容简介:
人类身体、文化、社会的演化是接近随机的过程,还是有着必然的趋势?
答案并不在人本身,而在那些绿色植物身上。
植物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的食物、文字以及社会组织结构都受到植物的支配,我们的经济、贸易以及对世界的探索都受到植物的支撑,甚至连我们的厨艺、肤色和长相都是由植物决定的。
本书讲述了这个有关文明演化的宏大故事。从促使人类定居的小麦和水稻,到改变世界的花椒和土豆,再到牵动世界贸易神经的大豆,植物的力量显而易见。人类驯化了植物,植物却塑造了人类。
同时本书对一些并不起眼的事物,背后隐藏着的文明演进的密码,进行了颇具新意,甚至是颠覆性的破译和解构,富有趣味并发人深思。如在达尔文的理论,根本没有“优胜劣汰”这个词语;我们喜欢吃酥脆的食物,是人类祖先喜欢吃植物叶片和昆虫外壳的演化记忆;人类也有被转基因的可能,等等。另外,本书精选了中外珍藏古籍中的百幅精美彩色植物赏鉴图片,给人以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
摘要:
2019年的春节,我再次拜访肯尼亚的马萨伊马拉大草原和乞力马扎罗山。因为全球变暖的影响,乞力马扎罗山的雪顶已经很难看到。但是广阔无垠的草原,点缀其间像巨型天线的平顶金合欢,穿梭于水源地和山坡之间的大象,蛰伏在灌木丛中的狮子,拼命从马拉河中挣脱的角马大军,仍然让这里成为梦幻的旅行目的地。
作为随行的专家领队,我又一次来到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带领队员们进行为期两周的游猎之旅。游猎这个词的英文单词,我相信很多朋友是从苹果手机或者苹果电脑上学到的。在今天苹果Mac OS系统里的“Finder”已经变成了“访达”,但是Safari仍然是Safari。
这个英文单词的本意是英国人在非洲进行的一种娱乐项目——乘车猎杀当地的野生动物,特别是猎杀狮子。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肯尼亚仍然是英国殖民地的时代,这种项目一度非常流行。从老派酒店“肯尼亚山狩猎俱乐部”的墙上的老照片和墙壁上悬挂的动物标本,我们还能隐约听到当年的枪声。
时过境迁,我们今天来到这片土地上进行Safari之旅,已经不可能再对野生动物刀枪相向,因为捕猎野生动物已经成为被严格禁止的行为。导游小赵开玩笑说,“之前西方人是用枪来Safari,我们今天是用相机来游猎了”。即便如此温和的游猎也附加了严格的限定和规则,在没有特殊情况或者特别允许的情况下,车辆只能沿着限定好的道路行驶,不能随意下车,不能随意投喂动物,更不能惊扰动物的捕猎行为。我想,我们的智人祖先怎么都不会想到,当他们的后代在2万年之后回到自己老家的时候,接近没有了当年的自由。
但是有些人并不受这些规则的,那就是马萨伊人。这些热衷于在保护区检票处向我们兜售工艺品的可爱朋友们,有着与这个世界割裂的生活状态。在游猎途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身着红衣的马萨伊人独自走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之上,没有背包没有行囊,只有一根长棍在手,赶着他们的牛群行走在天地之间。如果有牛脱离队伍,放牛人就会抓起地上的石块,精准地砸中那个不老实的家伙。如果我们不是盯着他们看,只是转眼的工夫,人和牛群都已经消失在目力不及的地方。
看着牧牛人远去的身影,那些走出非洲去向世界各地的智人祖先,大概也是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从这里启程的。投掷和马拉松,直立行走的馈赠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站在车里的游客,用各种长焦镜头瞄准猎豹和狮子的我们,还有没有那样精准的投掷石块的能力,还能不能离开车辆徒步走回酒店,即便是有了特殊许可,我也不想离开自己舒适的座位。
我们大多数现代人已经忘记了,准确投掷和长距离奔跑是人类祖先赖以为生的两个看家本领。仍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马萨伊人,凭借人类最基本的技巧,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
如果你是第一次听过上述说法,第一反应一定是不屑一顾,把用过的纸巾团成团扔进废纸篓,为了赶上末班车回家,一口气从办公室冲到地铁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并非难事儿。但正是两项看家本领,让人类祖先有了接近不同的驾驭自然的能力。
先说投掷这件事,看起来是件3岁小孩儿都会干的事情,但是要想让机器人完成这个工作却并不容易。2019年,日本丰田公司成功研发了一款投篮机器人。这种名叫CUE 3的机器人,身高2.07米,通体黝黑,自带传感器、马达、摄像头等配置,CUE 3擅长中圈超远三分球,站在篮球场中间的小圆圈里,几乎隔着半个篮球场还能百发百中。
P14-16
目录:
序章 人类和植物,谁塑造了谁
从非生即死到效率优先
从泛化到特化
没有回头路的演化之路
寻找人类身上的植物印记
第一章 从森林到草原的采集工,站起来走出非洲
投掷和马拉松,直立行走的馈赠
采集效率是关键中的关键
吃肉还是吃素
不满足的大脑和摘果子
不仅仅是双脚,还有眼神
维生素C的缺失,也是素食的证据
第二章 烤肉还是烤土豆,用火和有毒植物
肉类真的需要加热才可以吃吗
烤熟的肉好消化吗
爱吃糖胜过爱吃肉
用火解除植物的化学武装
解毒各有各的高招
想好好吃植物,用火是人类专享选择
吃带来的分类启蒙
寄生虫,用火附带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 吃种子和食物加工,人类的口味的变化
种子是巨大的能源库
种子的干粮袋
以填饱动物肚子为目标
破解淀粉宝藏的手段
智齿也有吃力的时候
粳米、籼米和糯米
面粉的出现也是为了吃
我们为什么还留着智齿
把大豆做成豆腐,这手艺有门道
对苦味的认同感
第四章 谁留住了谁?老家和作物
定居的代价
热量供给,稳定压倒一切
要远行的种子和辛苦的采集人
留在枝头的种子,促使人类定居下来
人类肤色的变化
我们为什么不换一换作物
第五章 植物让我们联合在一起,大规模的社群结构
去美洲,欧洲殖民者的美梦变噩梦
植物生长的苛刻条件
为了一块儿好田地
都江堰和哈尼梯田,
...
— 没有更多了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