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艾玛奶奶(精装绘本)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26.67
6.7折
¥
39.8
全新
库存20件
作者(日)大?敦子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09618
出版时间2018-04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59页
字数50千字
定价39.8元
货号SC:9787559609618
上书时间2024-11-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大?敦子,1960年出生,日本上智大学英语文学科毕业。1986年成为独立摄影师,致力于拍摄战争、环境保护、生命教育等方面的纪实照片。她曾多次深入国际事件现场,也拍摄过海豹、海狮、环尾狐猴等野生动物,1992年起常驻美国开始“人类档案”的创作。1998年,她因记录女性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获得日本平凡社摄影“太阳奖”。另有作品《谢谢你,塔莎》《快点好起来,芬迪》《现在是我幸福的时刻》《生命的礼物》《狗狗给了我活下去的力量》《告别的课堂》《播下和平的种子》《总有一天,我想回去我的故乡》等。
主编推荐:
讲谈社出版文化奖
小学馆儿童出版文化奖?
《联合报》年度童书奖
现在是我一生中相当幸福的时候。过去的那些失败呀,痛苦呀,现在都变成了甜美的回忆。——艾玛奶奶
《一片叶子落下来》是一部关于生命的童话,《再见了,艾玛奶奶》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者用摄影的方式,从一只猫的视角见证了一位老人如何从容走到生命的终点。请一定要找机会和孩子们分享这本书,不是为了让他们流泪,不是为了让他们难过,而是让他们知道有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
媒体评论:
《再见了,艾玛奶奶》一书告诉孩子:生命是有限的,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重要的是要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中国教育报》
少见的黑白摄影图像格外具有写实的震撼力,让读者看到一位长者对待生命的智慧和豁达。——台湾《联合报》
请一定要找机会和孩子们分享。不是为了让他们流泪,不是为了让他们难过,而是让他们知道有一种对待生命的方式。曾经有一位老奶奶,她让我们明了可以用不悲伤的态度面对死亡。——台湾诚品书店童书企划部 张淑琼
内容简介:
大?敦子著,猿渡静子译的《再见了艾玛奶奶(精)》是一部真实的生命教育绘本,以艾玛奶奶的爱猫思达的口吻,讲述了艾玛奶奶从获知身患绝症到去世的时光。日本纪实摄影家大?敦子一年时间拍摄的黑白影像,让我们透过镜头感受这位老人如何坦然、有尊严地走向生命尽头。
虽然病情日益恶化,面容日渐憔悴,但艾玛奶奶始终乐观、坚强,她珍重生命,正视死亡,与家人共同珍惜着相处的时光。当死神即将降临时,艾玛奶奶在“临终意愿书”上签了字,从容地处理自己的后事,与亲人一一道别,在那一刻到来的时候,艾玛奶奶、她的家人还有思达,平静地迎来死亡的瞬间。
当艾玛奶奶回顾自己这一生时,说:“现在是我这一生中的幸福时刻。过去的那些失败呀、痛苦呀,现在都变成了甜美的回忆。”如此豁达的态度,让人动容。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死亡降临时并不痛苦”,这样的人生真理,是每个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应当认识到的,只有更多地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体会到活着的美好,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这样的生命教育绘本,不仅孩子,每一个成人也值得来读一读。
摘要:
该怎样告诉孩子关于死亡的事
(日本临终关怀研究会代表 季羽倭文子)
本书通过艾玛奶奶的爱猫——思达的眼睛,记录了奶奶从获知身患绝症(多发性骨髓瘤)到去世的这段日子。照相机镜头追踪着这只猫所看到的奶奶,如实地反映了死神给奶奶的身体带来的变化。通过一张张照片,我们可以看到,艾玛奶奶日渐虚弱。
已经感觉到死亡临近的艾玛奶奶,在“临终意愿书”上签了字,并开始处理后事,与亲人一一道别。艾玛奶奶能够这样度过剩下的时间,是因为医院和亲友告知奶奶实情,使奶奶能够清楚了解自己的病情。
另外,书中的照片还清晰地告诉我们,死亡的瞬间是很平静的。死亡原来是这样降临的,可能连很多成年人都不知道。
现在,人们仍在回避死亡这一话题,“不能说‘死’这样的字眼”,似乎成了一种约定俗成。即使有亲人面临死亡,大人们都不愿告诉孩子。但是,大人们不知道,即使他们隐瞒了这样的事实,孩子们凭着本能,依然能够感觉到发生了不同寻常的事情。
不幸的是,有些父母在孩子还小的时侯,就因为疾病离他们而去。这时,得了病的大人们大多不会告诉孩子,他们来日无多,已经不能再陪伴他多久了。结果,父母的离去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深深的伤害,有些孩子甚至会一直认为是父母抛弃了自己。
一直从事“儿童的死亡认知”这一课题研究的心理学家玛丽亚·那迪在研究报告中指出,9岁左右的孩子通常已经能够理解死亡。
3岁至5岁的孩子通常会认为,死是到了另外一个新的环境,他们还无法理解死亡的意义。5岁至9岁的孩子已经能够理解死亡,但他们会觉得,那种事情离自己很遥远,只是一种难以预料的不测,与自己没有关系。9岁以上的孩子却开始意识到,死亡同样会降临到自己身上,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他们还知道,死亡就是肉体生命的消失。
当孩子的父亲或者母亲,也可能是孩子自己,患了不治之症面临死亡时,最重要的是,不回避这个话题。当住在同一病房的病友死去时,不要欺骗孩子说“他已经出院回家了”,因为孩子能凭直觉感受到,他的病友其实已经死了。一些在儿科病房住院的孩子,因为想知道自己死的时候父母、医生和护士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甚至故意屏住呼吸装死。
孩子的年龄不同,让他们了解死亡的方式也应该不同。但无论如何,最重要的是要对孩子真诚,同孩子建立一种无话不说的亲密关系。若想让孩子感到安心,就必须
...
目录:
正文
— 没有更多了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