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利格曼自传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42.27
4.7折
¥
89.9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美)马丁·塞利格曼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72208799
出版时间2020-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64页
字数426千字
定价89.9元
货号SC:9787572208799
上书时间2024-10-3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美]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
● 知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的创建人,被公认为“积极心理学之父”,国际积极心理协会(IPPA)
终身荣誉主席。
● 美国心理协会前主席,美国心理协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还曾荣获美国心理协会两项大奖——威廉姆斯奖和詹姆斯·卡特尔奖。
● 畅销书作家,《真实的幸福》《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教出乐观的孩子》等被译为多种语言,畅销全球。
主编推荐:
● 积极心理学之父、美国心理协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马丁·塞利格曼专享自传。因为他,心理学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塞利格曼是ZUI具影响力的还在世的心理学家之一,是当代心理学的一面旗帜,经历并引领了当代心理学的转向。正是他,让幸福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让追求幸福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 一部塞利格曼传,就是一部积极心理学发展史,以及半部当代心理学变革史。每一个心理学人和追求幸福的人都应该读!
塞利格曼推动心理学完成了4大变革:第一,心理学摒弃了行为主义并认真对待认知;第二,心理学把研究的关注点从痛苦转向幸福;第三,心理学终于认真对待进化论和大脑;第四,心理学从对过去的痴迷转向研究如何思考未来。
自他开始,心理学从研究痛苦转向研究幸福,从关注病人转向关注普通人。可以说,想要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和变革,就绝对不能错过塞利格曼的自传。
●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彭凯平担纲主编并倾情推荐,南京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周仁来、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部长陈红、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盖笑松、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赵昱鲲联袂推荐!
● 湛庐文化出品。
内容简介:
一部塞利格曼传,就是一部积极心理学史和半部当代心理学史。本书再现了积极心理学的创建、应用及发展背后的故事,直击塞利格曼如何推动整个心理学领域转向。正是因为塞利格曼,心理学进入了全新的时代。一本书呈现了塞利格曼的传奇一生。本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塞利格曼,通过本书,我们可以全方位地认识塞利格曼这位传奇的心理学家,了解他如何始终与焦虑为伴,如何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如何带领心理学冲出黑暗,奔向光明,引导心理学面向未来,而不再是被过往所驱使。积极心理学之父、美国心理协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马丁·塞利格曼专享自传,每一个心理学人和追求幸福的人都应该读!
摘要:
第1章 童年:我是父母的乐观主义宣言(1942—1955)
与同时代的众多心理学家一样,我与心理学也是结缘于弗洛伊德的著作。那一年我13岁,姐姐贝丝(Beth)从罗切斯特大学回家过暑假。从我6岁起,贝丝便是我的良师益友,她活力四射,对我也钟爱有加。7岁的时候,贝丝教会了我什么是阶乘,为此我还在二年级的同学面前炫耀过,这或许是我今生第一次展露自己的“学霸范儿”。9岁的时候,也是贝丝把科幻小说《平面国》(Flatland)读给我听,让我首次领略了几何世界的美妙。当12岁的我向贝丝坦白自己从来没有从头到尾读完过一本书,只是装模作样地看了一遍七年级的读书笔记时,贝丝把我锁进了卧室,责令我必须把《基督山伯爵》读完,否则不放我出来。过了整整18个小时后,我才从卧室走出来,撒了长长的一泡尿。所幸,我最终通过了贝丝的测验。不过自那以后,对我来说,生命中不可再无书。
13岁那年的夏天,贝丝带了一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回家。家人带着我们在纽约州的卢泽恩湖(Lake Luzerne)畔宿营。营地外,一张深蓝色的吊床挂在两棵细长的小松树之间,我躺在那张吊床上,捧着弗洛伊德的这本书,爱不释手。
处于经济大萧条时代的父母
我生于1942年8月的一天。据我个人揣测,母亲怀上我,让我父母对未来重新燃起了希望。当时他们俩的生活可以说是举步维艰,而乐观更无从谈起。 我的母亲艾琳·布朗1905年出生于奥拉迪亚(Nagywirad)。1931年嫁给父亲时,她把自己的出生年份改成了1906年,这么做是因为在当时,新娘比新郎年长是件颇为尴尬的事情。奥拉迪亚一直都是一座较为繁华的城市,同时也是犹太人的主要居住地之一。我的外祖母在生我母亲的时候不幸去世。那是1905年12月,在喀尔巴阡山区,我的母亲是一个早产儿,靠着家里的火炉还有外祖父的照料才得以存活下来。由于外祖母的过世,外祖父对赢弱瘦小的女儿倾注了全部的爱。沐浴在浓浓父爱中的母亲,在生命头三年过得犹如田园诗般美好而幸福。但之后母亲所受到的创伤,却足以将她从天堂直接抛进地狱。
外祖父是位胸怀大志的女装裁缝。刚迈入20世纪的维也纳正值太平盛世,是全球的文化和艺术中心之一②。当时年仅25岁的外祖父,想必也很渴望过上维也纳人的生活,于是他申请就读维也纳艺术学院,希望能在那儿学习设计高级女装的课程。区区一个来自乡下的犹太人,自然而然地被拒之门外。于是,外祖父带着那时还很年幼的母亲,决定去柏林碰碰运气。
来到柏林后,外祖父娶了第二任妻子。我只知道应该叫她“布朗外婆”。布朗外婆个头不高、体格壮实、口无遮拦、脾气暴躁……还是个醋坛子。她就是灰姑娘继母的现实版,毫不掩饰自己对继女的厌恶。自那以后,母亲再也没有得到过父爱。
事实上,外祖父在柏林的发展前景并没有比在维也纳好多少,他的高级女装设计师梦想再一次破灭了。1911年,外祖父带着6岁的女儿和怀孕的妻子来到了纽约,把家安在了纽约以北几公里的塔卡霍镇(Tuckahoe)。外祖父在小镇上开了一
...
目录:
推荐序 希望开创“人类第二个轴心时代”的心理学巨匠(彭凯平) -001
引言 希望之路 -013
第一部分 起点:初识心理学
第1章 童年:我是父母的乐观主义宣言(1942—1955) -021
第2章 青春:阶层割裂下的无助与自卑(1955—1960) -032
第3章 普林斯顿求学生涯:沦为悲观主义者(1960—1964) -045
第4章 心理学界最轰动的闹剧(1964) -061
第5章 对习得性无助的研究(1964—1967) -069
第6章 迈向临床心理学的第一步(1967) -078
第二部分 成长:从研究狗到研究人
第7章 康奈尔大学:创造力的孵化器(1967—1969) -087
第8章 宾夕法尼亚大学:确立精神病学的研究方向(1970—1972) -100
第9章 实验心理学:声名远扬,但无法用于现实生活(1972) -108
第10章 声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1973—1974) -116
第11章 英格兰:到一流学府学习临床心理学(1975) -125
第12章 高级研究中心:研究痛苦,更要研究幸福(1978—1979) -135
第13章 抑郁症:精神健康远比没有罹患精神疾病更重要 -145
第14章 临床心理学:只有将心理学应用到人身上才有意义(1980—1983) -155
第三部分 成就:积极心理学的创建
第15章 曼迪:一生挚爱(1988—) -173
第16章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1989—1993) -183
第17章 当选美国心理协会主席
...
— 没有更多了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