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变(精)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31.2
6.0折
¥
52
全新
库存349件
作者程介明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032604
出版时间2022-1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80页
字数195千字
定价52元
货号SC:9787576032604
上书时间2024-10-3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程介明,江苏扬州人,1944年出生于昆明。1966年香港大学毕业,曾任中学数理教师、校长。香港大学荣休教授,历任教育学院院长、副校长、校长资深顾问。伦敦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中国多所高等院校客座教授;连续10年任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访问教授。多次参与内地本科教学评估。为多个国际组织的顾问委员,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主编推荐:
1.朱永新教授倾情作序推荐。2.作者以丰富的教育经历和对国际教育趋势的变化,把社会和教育联系起来,阐述社会变了,教育也应该相应改变,培养个人内在的、全面的、应变的能力。3.32开,精装,印刷精美,阅读感好。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香港大学荣休教授程介明先生近几年来发表在《信报》《教育评论》上的几十篇文章,全书共分为三部分:概论;社会变了;教育也要变。作者认为,社会的经济形态、生产模式、组织结构、个人的职业状态,都在急速变化,教育也只有着力培养个人内在的、全面的、应变的能力,方能支撑个人未来的一生,方能应付多变、速变的社会。作者尝试把社会与教育联系起来,做一个新旧对比,旨在说明:社会变了,教育也必须变。本书选文可读性较强,适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者品读。
摘要:
我们观察社会,难免带有自己固有的一些假设。这成为自己观察社会、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时不知不觉的前设。
我曾经提出的关于教育发展的一些“误会”,往往就是由于有这些前设而不自知。比如说,人们很容易认为,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人才。因此劳动力出了问题,就要在教育身上找原因。又比如说,看到社会上出现许多道德伦理的问题,就怪罪教育;甚至认为应该在课程中、考试中加强有关的元素。又比如说,以学生在学校得到的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素质,拿了高分,就是学得好。又比如说,希望子女好,就要他们学很多东西,塞满他们的时间。这里面,细想一下,有许多不假思索想当然的“盲点”,正在指挥着我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影响着我们因而得出的结论。
这些前设,不深想下去,往往是社会的“共识”,一下子不容易改变。但是,我们作为研究者,却不能任由自己的“想当然”“污染”我们探索真相的使命;反而有责任深入探讨,看看这些前设背后是否有道理,这些道理是否成立。当然,每个人看问题,总是难免带有自己的前设(并不一定是严重的“偏见”)。作为研究者,一是尽量清醒地提醒自己,承认自己可能会有前设;二是避免不必要的前设,或者减少前设的影响;三是不隐瞒自己的前设,让人家知道自己的前设会产生潜在的影响。前设假定,而不自知
也有研究者,由于很专注自己的研究领域,就往往把一些前设当成是自己的定律,这就变成了真正的偏见。例如,最近报导的有关IQ(智商)的始创者,坚持认为IQ里面有种族基因因素(即IQ高低有种族的先天性因素),其实他没有研究其他非基因因素,于是便成了偏见。这位学者因而被有关学会剥夺他以前获得的荣誉头衔。
顺便一提,我大学本科念的是物理与数学;三年毕业后,又念了一个数学特别理学士。对于数学,我起码是没有恐惧感的。但是.后来念博士,用的却是族志式的研究方法,也可以说是人类学研究方法的一种,是基本上不带数字的“质性研究”。简单来说,就是不带研究者的主观假定,而潜心探索被研究对象的思想——准则、价值观、假设、信念。也就是说,不是要对方回答自己的问题,而是设身处地理解研究对象的真实世界。
我当时还未完成博士论文,恰巧碰上1985年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财政与行政的下放,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面的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IIEP)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所托,要研究改革的影响。研究者只有我一人,就采用族志式研究个案。我选了中等经济程度的辽宁,又在其中选了金州与凌源一富一穷两个县,做了六个星期的实地调查。结果不错,看到了许多从宏观数字无法看到的重要事实。随后我参加的世界银行对两个省(贵州与陕西)的研究,他们就申明要采取同类的方法。结果在陕西从汉中到延安访问了沿途几乎所有的乡镇,在贵州则在黔西南与黔东南各做了颇为深入的访查。后来在香港大学就开了质性研究的课;在哈佛大学所教的课程,标题就是“质性研究与教育政策”。接触现实,解读数字
为什么在这里要不厌其详地讲个人的经历?因为这是我逐渐明白社会变化的途径。与其说是研究方法,不如说是学习过程。我引用的实例,都是大家司空见惯的,只不过一则不一定会连接起来形成概念,二则不一定会觉得与教育有关系。但这两者——形成概念与联系教育——都不是从宏观数字可以自然看出来的,更不是宏观数字会自动表达的。因为最根本的还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是人的真正生活,是人的真情实感。
P3-5
目录:
推荐序 明天的教育会好吗?
代序 自白
Chapter 01 未来已来
宏观数据与人的故事
家长的苦恼
是否太悲观了?
未来已来
Chapter 02 社会变了
后工业社会形态
后工业时代的传统工业
蓝领的空间是怎样失去的?
不一样的机构形态
新一代的职业观
生涯规划这回事
毕业生的就业常识
就业常态的适应
失业·就业·创业
就业·创业·教育
对口就业还是常规吗?
裁员辨
“不打工”的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以往与现在
青年前途= 就业?
人口推算·劳力预测·教育规划
不一样的社会期望
素养·技能·能力
知识与技能之外
知识能力之外的素质
孤立的个人,坚强的个人
科技与未来
后生可畏
人人都可以成为知识分子?
Chapter 03 教育也要变
知识建制逐渐崩溃?
知识的喂饲
教育与社会:新与旧
习惯与误会
不一样的教育
过时的教育观?
教育改革,改什么?
教育到底面临什么挑战?
大树·社会流动·教育公平
大学招生与社会流动
教育=学以致用?
人力资本新定义
教育:放眼看
21世纪——能力?素质?素养?
目的的追寻
教师:改革对象?
升学与就业之外
人的素质
学生的工作体验
戏剧的震撼
个别化学习
“输在起跑线”:毒咒
过去十年,未来十年
从教育到学习
《仁川宣言》——教育
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