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科大人:大学生社会实践采访校友实录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46.92
6.9折
¥
6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王冬青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12047053
出版时间2019-05
版次1
装帧平装
纸张胶版纸
页数251页
字数318千字
定价68元
货号SC:9787312047053
上书时间2024-10-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 商品描述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庆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六十周年的献礼之作,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作品集。编者带领学生对诸多校友进行采访,内容集中于两方面:一是校友对当年学校生活的回忆;二是校友离校之后的发展轨迹与心路历程。试图通过对诸多校友或平凡或伟大事迹的记录与描述,反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六十年的沧桑与辉煌,以及在这一历程中诸多校友前赴后继、代代相传凝结而成的朴实校风。
摘要:
包信和校长访谈录
2018年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六十周年。为了隆重纪念校庆,我校学生自发开展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采访了大量校友,既有建校之初入学的1958级校友,也有新世纪新时代人职的青年教师。我们希望通过和校友们的访谈,加深学生们对母校的了解,并向母校送上我们最诚挚的生日祝福。
2018年6月2日,我们五位大二的学生,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包信和校长接受采访。包校长和蔼可亲,与我们的交谈像敦厚的长者与晚辈拉家常,让我们深受感动,很快就拉近了校长和我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他在两个小时里向我们畅谈了科大特色、科大文化和科大的发展,向我们描绘了科大未来的发展蓝图,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学校的全面认识,我们对母校更加美好的未来满怀信心和期待。
结缘科大
很多人以为包校长是复旦人,不是科大人,他是2017年6月才接替万立骏校长来科大工作的,不熟悉科大情况。其实他们错了!包校长是这样说的:
我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就一直在复旦读书,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了两年,在化学系做讲师。1989年,在时任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先生的推荐下,我申请到了洪堡奖学金去德国留学。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还处于起步阶段,我虽然拿到了国内名校的博士学位,但当时中国在教育方面的成绩要让西方人承认还有一个过程,并不是所有的西方国家都认可中国学位。德国对中国是比较友好的,我在德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这一去就是六年,在德国一直待到1995年。
这时国家开始引进人才,动员留学人员回国。当时我正在柏林的Fritz―Haber研究所工作,这个研究所很有名气,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人员就有好几位,包括爱因斯坦都曾在那里工作过。这个研究所的一项工作是搞表面化学催化,跟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的关系比较友好,双方经常往来。包括中科院的领导一到德国访问,就会在柏林停留,就喜欢去研究所访问,看看高技术的方向在哪里。我在那里工作时间久了,和中科院的人交流比较多,他们就希望我能够回国到中科院工作,最后我选择去了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我回来的时候,国内刚刚开始引进海外人才,包括中科院“百人计划”等都是刚起步,时机非常好。这时国内有一个人才断层,把发展的机会留给了我们这一代人,你有什么能力就去发现和创造,所以我在大连化物所发展比较顺利。
到了大连化物所以后,我参加了所里的一些管理工作,2001年开始当所长。大连化物所在中科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所,从这个时候,我实际上开始和科大有了交集。科大的办学方针是“
...
目录:
前言
包信和
韩荣典
程福臻
顾毅成
黄吉顺
黄志方
李杰忠
许子明
张济康
金骥良,顾毅成,刘殿中,等
朱栋培
刘思义,陈秀兰
肖远立
丁滨元
林钟光
刘海风
刘祖平
虞吉林
缪柏其
陈祖墀
罗有泉
李卫平
林福江
程艺
刘万东
向守平
胡森
周先稠
李弘棣
李厚强
刘树彬
袁军华,张榕京
虞正亮
刘衍文
刘磊
曾杰
沈显生
罗箐
麻希南
徐冠华
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