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江峡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21.51
5.0折
¥
43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王鸿鹏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2195660
出版时间2020-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24页
字数338千字
定价43元
货号SC:9787222195660
上书时间2024-10-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王鸿鹏,男,山东鱼台人,1959年生,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作协报告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86年毕业于空军雷达学院(现空军预警学院),研究生学历。
内容简介:
该部长篇报告文学紧扣中央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的总目标,聚集巧家“路、水、灾、医、房、电、网、产业和教育”九大攻坚“堡垒”,展开的叙事结构,多维度、全画幅地描写了巧家县波澜壮阔的攻坚进程。作品着力透视常年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鲜活人物和故事,从生活的细节入手,镌刻了蔡忠山、张发德、范科莲、蒋世学、王朝万等为代表的一批第一书记、扶贫队长、乡村干部以及返乡创业的农民和大学生的群英像,真实生动地展现了巧家扶贫人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情怀和各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摘要:
1.天堑之困
亿万年前,大自然在地壳运动中举起一把神奇的板斧,在滇藏高原上劈出一道道深痕。也许它想给千里奔突的洪荒开出一条随心所欲的通道,滋养广袤的华夏大地。
然而,大自然不曾想到,它的鬼斧神工留下一道天堑险障——金沙江。江峡山川阻断了人类的行走,也给当地居民带来无尽的困顿。
金沙江浩荡奔涌,来到云南巧家县葫芦口,两岸峭崖形若斗鸡,江面突然收窄,滔滔江水便以所向披靡的犀利,一路狂奔,冲过白鹤滩,直到与牛栏江的交汇处,皆是直插云天的峰峦绝壁。
于是,在金沙江与牛栏江的联手围困中,大地使出力量向空中伸展,隆起滇北之巅、乌蒙第一高峰一海拔4041.6米的大药山。
大药山脚下临江的绝壁上兀然生出一处处屯地来,上不沾天下不着地,并不适合人类栖居。然而,从血与火中走来的华夏文明,让原为人迹罕见的屯地成了百姓的避世之所,也成为先人最温柔的故乡。
据史料记载,巧家县许多家族的先人或戍边征战或躲避乱世,由湖、广、江、浙等地迁移至此。他们仄居江峡深处安身立命,开垦耕种,生儿育女,世代繁衍。
人们不可能指望大自然的所有恩赐都闪耀慈爱的光芒,它会用自己的方式历练人类的智勇,推动文明进步、升级。
生活在高峡深谷中的巧家人一直没有摆脱行路难的危困。为了出行,人们攀悬崖、爬陡坡。有人在崖径上行走着,会突然滚落山下;也有人不得不冒险划船渡江,眨眼间浪卷船翻。为突破江峡重围,巧家人在急流险滩上架起了一根根溜索。但是,溜索一旦断裂,就会发生人坠急流的悲剧。甚至也有人攀上溜索,突遇一阵江风袭来,便像落叶一样飘落到汹涌的波涛中。 路!路在何方?
金江自古不通舟,
水急天高一望愁。
何日天人开一线。
联樯衔尾往来游。
位于白鹤滩水电站巧家一侧的崖壁上,依稀可见这首题名《安澜吉水》的诗。这是清代乾隆年间第一次大规模开辟金沙江航运时,钦差大臣缪弘受命至此督工,豪迈地留下了一曲带有期盼音符的咏叹调。
巧家,迈着蹒跚的步履,在苦难的人间烟火中煎熬着。随着新中国成立,她才踏上希望之路。
巧家在“两江夹一山”的锁困中,如何打开通道,实现突围?
1958年,按照“民办公助,民工建勤,人民公路人民修”的筑路方针,全县组织了四五万人,掀起了一场“白天千军万马,晚上灯笼火把”的修路大会战。经过100天奋战,终于打通了巧家县城至会泽县大桥乡152千米的巧大公路。这是巧家的第一条土石公路,连接昆明。不过,去一趟昆明要走三四天。这是巧家的专享出路。
1997年,全县实现了乡乡通公路的目标,基本形成了以县乡公路为骨架辐射连接各行政村的公路交通网络。但是,这些土石路每到雨季常常因坍塌和泥石流被阻断,经常发生交通事故。落后的交通条件不仅使巧家儿女深陷出行难的困境之中,也成为巧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羁绊。
今天的我们无法穿越历史,回望过往的场景;也无法想象,先祖们究竟遭遇了多大的灾祸,迫使他们不得不来到这个荒蛮险恶的江峡之地寻求生命的依
...
目录:
第一章"溜"过金沙江/001
1.天堑之困/003
2.空中渡口/005
3.溜索人生/008
4."溜"向幸福彼岸/010
5.传递梦想/012
6.江峡飞彩虹/014
7.对接高速时代/018
第二章水意乌蒙/023
1.大龙潭的传说/025
2.水从哪里来?/027
3.水窖之父——孙廷文/029
4."总理工程"/032
5.上阵"父子兵"/034
6.拿下小海子/037
……
— 没有更多了 —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