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生物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生物学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129.6 7.2折 180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泽扬 主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24518

出版时间2014-12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65页

字数426千字

定价180元

货号SC:9787030424518

上书时间2024-09-05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周泽扬,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重量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农业部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2年获西南农业大学学士学位,1987年留学日本并于1990年获日本信州大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日本大阪大学博士学位。现任重庆师范大学校长,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重庆市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家蚕病原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和家蚕分子生物学研究,组织完成了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基因组的测序分析,主持开展了家蚕微孢子虫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以及微孢子虫与家蚕宿主相互作用关系等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863项目、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转基因植物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重大课题。在Science、Proteomics、BMC Genomics等靠前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先后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四届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重庆市海外留学人员优选个人等奖励。
主编推荐:
《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生物学(精)》主要是作者周泽扬对近20余年从事家蚕微孢子虫研究成果的系统整理和全面总结。系统阐述了主要由作者完成的家蚕微孢子虫全基因组测序、基因家族、重复序列、水平基因转移、物质代谢和细胞增殖、分泌蛋白组、极管和孢壁、纺锤剩体以及家蚕微孢子虫数据库等重要的生物学内容。
本书是对我国家蚕微粒子病基因组10年研究的一个系统总结,对相关领域靠前研究进展作了全面综述,不仅对我国蚕病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也对感染其他动物(昆虫、人)微孢子虫和真菌等的基因组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迄今,微孢子虫已逾1400种被分离发现,其中家蚕微孢子虫很早被分离发现。家蚕微孢子虫引起的家蚕微粒子病是对养蚕业拥有威胁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由于该病原能够经卵垂直传播,因此被列为蚕业生产的法定检疫对象。本书以作者团队近20年所完成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系统阐述了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结构与基因组进化;家蚕微孢子虫转座子及水平基因转移;家蚕微孢子虫代谢与增殖;家蚕微孢子虫分泌型蛋白、极丝蛋白与孢壁蛋白;家蚕微孢子虫纺锤剩体;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数据库等研究进展。
周泽扬主编的《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生物学(精)》既可作为微孢子虫研究的参考书,也可作为蚕学、昆虫学、微生物学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用书。
摘要:
    靠前章绪论

    潘国庆 周泽扬
    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单细胞真核生物。靠前个被人类认识的微孢子虫是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也称家蚕微粒子虫,是由瑞士植物学家Carl Ngeli(18171891)于1857年在家蚕中分离并命名(Ngeli , 1857),由此开启了人类对微孢子虫研究的大门。作为真核生物,微孢子虫具有很好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其核糖体类型为70S,与原核生物相似(Ishihara and Hayashi, 1968; Curgy et al., 1980);并缺少完整功能的线粒体,只存在线粒体退化后的残存细胞器,称为纺锤剩体(mitosome)(Katinka et al., 2001; Williams et al., 2002),该细胞器目前的已知功能是完成铁硫簇(Fe-S clusters)的组装(Goldberg et al., 2008) 。微孢子虫侵入宿主的机制在自然界中也十分独特,因其孢子内存在一条盘绕的极管(polar tube)。在宿主消化道内,并在适宜的环境因子刺激下,孢子萌发,极管在瞬间弹出,刺入宿主细胞,孢原质(原生质体)通过极管注入宿主细胞,完成感染过程(Vavra and Larsson, 1999)。微孢子虫的寄主范围很好广泛,可感染从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昆虫)到脊椎动物的几乎所有动物类群(Mathis, 2000)。
    1.1 微孢子虫的分类和多样性
    1.1.1 微孢子虫的分类
    在传统五界分类系统中,微孢子虫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定位于原生动物界(protista)。1992年,微孢子虫独立成1个门,即微孢子虫门(Microsporidia),下设2个纲(class),即单倍期纲(Haplophasea)和双单倍期纲(Dihaplophasea),纲下设目(order)、总科(superfamily)、科(family)和属(genus)(Sprague et al., 1992)。传统的微孢子虫分类主要是基于光镜、电镜等方法对微孢子虫的各个生活史阶段的孢子形态、内部结构的观察,并佐以生理、病理学方面的指征,如生活史特征、寄主特异性及寄生组织特异性等而划分的。由于微孢子虫形态微小,结构简单,许多种类
...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微孢子虫的分类和多样性
1.2 微孢子虫的侵染
1.3 微孢子虫病
1.4 微孢子虫的基因组
1.5 21世纪微孢子虫研究展望
第2章 家蚕微孢子虫与家蚕微粒子病
2.1 家蚕微孢子虫与家蚕微粒子病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2.2 家蚕微孢子虫的结构
2.3 家蚕微孢子虫的研究趋势
第3章 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框架图
3.1 微孢子虫核型
3.2 家蚕微孢子虫全基因组测序
3.3 家蚕微孢子虫转录组测序
3.4 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注释
3.5 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框架图谱
第4章 微孢子虫基因家族与基因组进化
4.1 微孢子虫基因家族
4.2 微孢子虫直系同源基因
4.3 微孢子虫基因组进化特征
4.4 微孢子虫基因组进化模式
第5章 家蚕微孢子虫转座子
5.1 家蚕微孢子虫转座子的种类
5.2 转座子在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进化中的作用
5.3 其他微孢子虫基因组转座子的研究现状
第6章 家蚕微孢子虫水平转移基因
6.1 家蚕微孢子虫水平转移基因的鉴定
6.2 家蚕微孢子虫水平转移基因的来源物种及转移时间
6.3 家蚕微孢子虫水平转移基因的功能作用
第7章 家蚕微孢子虫代谢与增殖
7.1 家蚕微孢子虫的物质代谢
7.2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