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德蒙.威尔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埃德蒙.威尔逊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15.52 5.2折 29.8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邵珊,季海宏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40548

出版时间2013-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25页

定价29.8元

货号SC:9787544740548

上书时间2024-09-05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邵珊
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英语系交流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与文化和英语教育。先后在《外国文学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

季海宏
比较文学博士,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现为南京师范大学靠前符号学研究所副所长,剑桥大学BEC考试南京考官队队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翻译、语言教学和符号学。
主编推荐:
    “美国很后一个文学通才”埃德蒙?威尔逊是美国20世纪很重要的文学和社会批评家,影响直至今天。放在现今的视野里,他的文学批评中的注重审美性和人文主义精神,他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职责履行和人文关怀,依旧可以照进现实。作为文学批评家,他竭力发掘、提携新人,梳理美国文学脉络;他反对学院派的那一套闭门造车、闭关自守的作风,提倡跨学科的研究。作为公共知识分子,他突破局域,走向公共生活,批判新英格兰文雅传统、格林尼治村知识分子的孤芳自赏,走出美国30年代左派的激进转向人文主义的回归,关注美国原著民等边缘文化群体,思考美国30年代的经济危机。    他展现了美国半个世纪的文化全景和文明样态,,在参与历史的过程中书写历史,在评介文学的过程中总结文明。“他的历史观使他的手记变成了社会文献,他的回忆录转变为文化历史,他的评论变成了文学编年史”。    作者以生动的语言和事例展现了文学批评家埃德蒙?威尔逊的一生,整本书偏记叙不偏学术,还有一些对威尔逊婚姻、与纳博科夫文学论战等轶事的爆料。
内容简介:
埃德蒙·威尔逊(1895—1972)是美国20世纪广受尊崇的现代文学与文化批评家。近半个世纪里,他以真挚的人文情怀、冷静独立的思考和晓畅明晰的语言,以靠前的深度和广度,以超越时代和地域的视野,为千万读者呈现了20世纪美国和欧洲的社会历史画卷。这位文化巨擘为我们留下的遗产,如《阿瑟尔的城堡》、《光明的彼岸》、《创伤与神弓》、《三重思想家》、《到芬兰车站》等,至今影响深远。他的逝去,代表着美国一个文化时代的终结。本书考察了威尔逊对欧美文学所做出的经典批评,显示出威尔逊对传统人文主义文学批评的超越;同时也从威尔逊的公共知识分子身份出发,向读者展示他的文化关注。从传统的特权阶层走出来的这位老派文人,在参与历史的过程中书写历史,在评介文学的过程中总结文明。他不断行走在文学和现实之间,“他的历史观使他的手记变成了社会文献,他的回忆录转变为文化历史,他的评论变成了文学编年史”。
摘要:
    人文批评之旅的起点与终点
    回溯威尔逊的生平和批评传统,“老石宅”是一个不错的起点,因为它就像一块化石,记录了威尔逊家族几代人的荣辱沧桑,沉淀了历经几百年风雨洗刷的精神和价值观;它又像一处美国历史的微缩景观,完好地保留着工业革命之前的纯真和“原始”,任何来访者到这里都可以一睹两百多年前美国的乡村生活图景。
    “老石宅”是威尔逊祖上留下来的一处老宅,建于18世纪末,至今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独立战争后,在靠前次西迁过程中,威尔逊的祖辈离开新英格兰,来到了圣劳伦斯河和安大略湖以南的北部荒野,在离纽约不远的一个叫塔尔科特维尔(Talcottville)的小镇定居下来。很早在纽约塔尔科特维尔定居的是来自新英格兰的西进移民。
    18世纪末他们赶着牛群从康涅狄格州和马萨诸塞州来到了荒野的安大略湖和圣劳伦斯河以南的北部乡村,他们在这里定居,延伸了新英格兰的文化和疆域……脱离了新英格兰宗教但仍然说着新英格兰的语言使这里的居民感到无比的自由。他们代表了全新美国的一部分,他们会在以后的一个世纪里不停地迁移,直到他们能建起如新英格兰一样的文明。这片土地,美丽而广阔,还从未像新英格兰那样被教化:环境仍然比人更强大。但这处老宅和以后建起的那些木制的房子和镇子相比显得卓尔不群,它就是建立文明的一种尝试。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融合了东海岸的宜人舒适和开拓者的粗砺和坚韧。
    对今天的美国人而言,老石宅就是先辈们不断摆脱英国统治、尝试创立美国文明的丰碑,它承载了沉重的历史,是祖辈不断追求自由的象征。这座三层的石宅有着厚实的墙壁,宽阔的门廊和古典的石柱。它坚实、宽容、淡定,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有着处事不惊的定力;它更像一个静止的坐标,有了它的参照,人们才能更清楚地度量现在,预测未来。
    威尔逊每年夏天都会来这里静静地住上一段时间,就像一个身心疲惫的人需要回到这里汲取力量,恢复元气;又像一个困惑的灵魂需要回到这里与它的祖先对话,以获得精神支撑。威尔逊人生的很后20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20世纪30年代初威尔逊在经历过经济危机给美国人民带来的怀疑和困惑后再次回到这个“过去”中,似乎想从这个“过去的口袋”。中找到指点迷津的答案,并写下了散文《老石宅》。回顾自己的过去,威尔逊意识到他从来都离这个“过去”不太远。他觉得自己其实一直深陷于他父辈的世界。威尔逊在这篇散文中娓娓道来那些曾在这个古屋居住过的前辈,那些故事都没有令人愉悦的结局。读者能从中感受到30年代初作者写这篇散文时的悲观伤感情绪,同时也察觉到这个浸润在加尔文清教传统和新英格兰斯文风范中的家族始终与外界格格不入,他们坚守着早期殖民者淳朴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旨趣,对庸俗的资本主义拜金思想有着本能的反感。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威尔逊的人文主义批评观
1.人文批评之旅的起点与终点
2. 共和梦想的伤与痛
3. 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承
3.1. 罗尔夫和高斯
3.2. 泰纳和阿诺德
3.3 前辈门肯
4. 批评家职责的再定义
5. 批评的非功利性态度
5.1. “创伤”与“神弓”密不可分
5.2. “神弓”≠“工具”
6. 文学批评的文学性
7. 多维度的社会历史批评
第二章 威尔逊与欧美文学
1. 狄更斯不为人知的痛苦
2. 菲茨杰拉德成功的背后
3. 海明威专享尊重的批评家
4. 平民化的《尤利西斯》
4.1. 象征主义——现代情感叙事途径
4.2. 平民话的《尤利西斯》
4.3. 城堡内外
5. 是小说还是批评?
6. 文学的历史叙述
6.1. 欧陆传统与本土创新
6.2. 独立文学身份的创建
7. 历史的文学叙述
8. 与纳博科夫的争执
8.1. 从交流到争执
8.2. 势不两立的开始——《洛丽塔》
8.3. 分道扬镳——关于《奥涅金》译文的争论
8.4. 最后的争端
第三章 公共知识分子威尔逊
1. 也说公共知识分子问题
2. 威尔逊的公共立场
3. 在主流文明的边缘
4. 在历史的深处
5. 威尔逊的“大政治”
6. 威尔逊与学院派
结语
注 释
参考书目
主要人名英汉对照表
埃德蒙.威尔逊生平大事年表
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