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术精准传播研究——基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武术精准传播研究——基于"文化走出去"视角的考察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61.92 7.2折 86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庹继光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51911

出版时间2019-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59页

字数231千字

定价86元

货号SC:9787520351911

上书时间2024-05-10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庹继光(笔名马知远),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复旦大学)、法学博士后(西南政法大学),现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兼职担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发展新闻学特色学科研究团队特邀首席专家、执业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理论(含法律传播、体育传播、民族传播等)、新闻业务研究、文化产业等。 从事科研工作超过15年,其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子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高级别课题多项;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部分专著曾获得社会科学成果奖;相继在权威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在其他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以独立作者、第一作者发文数超过100篇。 进入高校工作之前,曾在多家传统媒体工作近10年,先后发表各类新闻作品3000余篇,有部分作品获得各种奖项。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华武术传播历史作为基本脉络,对于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传播进程,特别是武术海外传播的历程做了颇为详尽的梳理,对于其成败得失进行了必要的评述,并指出武术长期以来争取进入奥运会但始终未能成功的主要症结在于西方世界对于武术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理解不够,武术的文化魅力未能充分展现,而这一情形的出现则与我国的武术传播战略和策略失当有着密切关联。 在此基础上,本书认为,在我国全面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大背景下,现阶段武术全球传播面临着文化浸润与武术“入奥”两大使命,而通过文化全球普及推动武术“入奥”是合理的发展路径,为此在武术全球传播进程中要自觉将“文化走出去”作为关键,运用精准传播思维促使武术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深度普及,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被世界人民广泛接受,最终推进武术运动“入奥”。
目录:
绪论武术全球传播的使命
第一章中国武术资源及其早期传播
第一节中国传统武术的边界厘定
一“武术”与“武”的异同
二“武术”含义的演变与边界
第二节中国武术物质层面的传播资源
一武术技击方法的传播
二古代争斗中的武术技能传播
第三节中国武术精神层面的传播资源
一“道法自然”观念
二“天人合一”观念
三阴阳变化观念
四整体修炼观念
五崇尚武德观念
第四节运动技术层面的武术传播
一武术形成过程中的民俗传播
二武术传承中的人际传播分析
第五节文化精神层面的武术传播
一武德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二武术传播中的保守、垄断思想
第二章武术传播中的“祛魅”与“赋魅”
第一节教育有效推动武术“祛魅”
一武术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滥觞
二国民武术教育的筹划及施行
第二节学术论争对武术“祛魅”的深刻影响
一《新青年》对“尚武”精神的赞许
二《新青年》对于精武会的肯定
三鲁迅、陈独秀批判“新武术”的用意
四《新青年》论战对武术科学化的影响
第三节武侠小说将武术推上“神坛”
一中国武侠文艺的历史发展
二民国时期武侠小说的复兴
三民国武侠小说为武术“赋魅”
四武侠小说在查禁中“野蛮生长”
第四节武侠电影塑造“神奇武术”
一武侠电影勃兴的社会动因
二武侠电影中的武术变形与神化
三官方回击武侠电影“虚构武术”
四武术界对武侠文艺“赋魅”的自我剔除
第三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