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伤后应激障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创伤后应激障碍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44.02 5.0折 88 全新

库存23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芭芭拉·O.罗特鲍姆,(美)希拉·A.M.劳赫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94658

出版时间2023-08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72页

字数149千字

定价88元

货号SC:9787568094658

上书时间2024-05-10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美]芭芭拉·O.罗特鲍姆(Barbara O. Rothbaum)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系教授、临床研究副主任,担任埃默里医疗退役军人计划、创伤和焦虑康复计划的执行董事。曾任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主席,并获得了该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成就奖。美国焦虑症协会、美国国家创伤后应激障碍中心、麦克莱恩医院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美国神经精神药理学学院、行为和认知疗法协会研究员。发表了300多篇科研论文,出版了多部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的著作。[美]希拉·A.M.劳赫(Sheila A. M. Rauch)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系心理学教授,埃默里大学退役军人项目临床主任和美国退役军人事务部亚特兰大医疗保健系统心理健康研究和项目评估主任,美国职业心理学委员会会员。从事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焦虑症的研究和治疗20多年。刘正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兼任国家应急管理部心理援助专家组召集人、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心理危机干预专家成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主要致力于心理创伤机制与干预研究。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与主译图书9部,发明专利与软著9项,撰写政府咨询报告20余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等20多项。
主编推荐:
我们可以向创伤幸存者提供哪些帮助?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能够帮助我们去理解应该怎样帮助经历过创伤事件的幸存者。人类的生理需要包含食物、水、温暖和睡眠等。紧跟着生理需要的是安全需要,即我们需要自己是安全的、受保护的。在马斯洛的思维体系里,一旦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心理需要就会随之而来。心理需要包括归属和爱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亲密关系和朋友来满足。接下来是尊重需要,通过威望和成就感来满足。只有当我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心理需要以及尊重需要都得到满足时,我们才会去考虑到达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顶层:自我实现需要。这就是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或者是充分发挥一个人一生的所有潜力。帮助创伤幸存者的第一步是要确保他们得到良好的身体上的照料,并获得必要的资源。这包括提供给他们食物、水、温暖、住房以及医疗服务等。接下来是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持,这将发挥重要作用。人们总是倾向于责怪自己,哪怕事情根本不受自己控制,创伤幸存者更是如此。所以,对于创伤幸存者来说,让他们感觉到有人站在他们那边,并且不会因为发生的事而责怪他们,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能够帮助创伤幸存者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给予他们一个能够在情感上好好处理创伤事件的机会。同时,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谈起创伤事件也很重要。另外,根据所经历创伤的类型,不同的幸存者可能会有不同的需求。在这一章里,我们会通过观察性侵犯、人际暴力、儿童虐待、自然灾害等创伤事件的幸存者,以及那些为了保护他人而挺身而出的人(如一线救护人员以及退役军人)来深入了解创伤幸存者的需求。除了PTSD,幸存者在经历创伤事件之后可能还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有些人在经历创伤事件后会患上PTSD,然而,PTSD并不是创伤事件对幸存者心理健康造成的专享负面影响。对于有些人来说,在经历创伤事件后他们可能会出现其他心理问题,且这些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事实上,如果没有经历创伤事件,这些心理问题可能就
...
内容简介:
本书是湖北省公益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由国际知名创伤专家撰写。研究表明,大约有70%的人一生中会经历创伤事件,这其中不仅包括成人,还包括儿童。那么,什么是创伤?遭受创伤后,幸存者有哪些常见的反应?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为什么有些人在遭受创伤后会罹患PTSD,而有些人则不会?PTSD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吗?创伤对儿童的独特影响是什么?本书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关于PTSD的方方面面,为大众揭开了PTSD的神秘面纱。书中不仅细致入微地阐述了PTSD的各种症状和表现形式、引发PTSD的风险因素以及常见的PTSD治疗方法,还解释了有效的治疗是如何开展的,并针对如何给予那些经历过创伤的人支持和理解进行了指导。本书列入“牛津科普系列”(第三辑),该系列书第一辑(9本)和第二辑(8本)已分别获得2018年和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目录:
1人们应该如何应对创伤?

经历创伤事件后,幸存者有哪些常见的反应?

创伤事件发生后可能产生哪些会导致长期问题的风险因素?

可以举一些例子吗?

什么样的人可能会罹患PTSD,什么样的人则不会?

创伤事件发生后,有哪些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风险因素?

什么样的理论框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是如何经历创伤的?

什么是创伤后成长?

遭受创伤后幸存者的身体状况如何?他们会不会患上慢性疼痛?

是否有可能防止创伤产生有害影响?

想法、情绪以及行为是如何互相影响的?

治疗会影响创伤记忆吗?

有什么帮助他人处理创伤的好建议吗?

2我们可以向创伤幸存者提供哪些帮助?

在遭受性侵犯后幸存者需要立即做什么?

如果责怪性侵犯受害者会怎么样?

在急诊室的那一晚,辛西娅获得了哪些支持?

什么是人际暴力?人际暴力幸存者有哪些需求?

如果你怀疑有儿童虐待事件发生的话,你能够做些什么?

自然灾害幸存者有哪些需求?

哪些人属于一线救护人员?他们有哪些需求?

军人包括退役军人有哪些需求?

可以举一个经历过创伤事件的退役军人的例子吗?

烧伤幸存者有哪些需求?

创伤幸存者的共同需求有哪些?

什么话是你不能对创伤幸存者说的?

创伤幸存者的家人有哪些需求?

如果你遭受了创伤,你应该如何帮助自己?

你可以如何去帮助创伤幸存者?

PTSD患者是如何应对他们所爱之人的反应的?

在遭受创伤后,幸存者可以对朋友或家人说些什么呢?

运动能够起到帮助作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