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经济学(第3版)/李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劳动经济学(第3版)/李放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5.55 7.9折 45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放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97991

出版时间2019-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纸张胶版纸

页数276页

字数409千字

定价45元

货号SC:9787030597991

上书时间2024-05-10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本教材共分为11章,其中章和第二章介绍劳动经济学的学科属性、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概念和运行规律;第三章和第四章具体研究了劳动的需求和供给,在介绍经典理论的同时,本书强调了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第五章和第六章对人力资本理论和劳动力流动现象的分析和介绍,会让我们对个人和家庭做出人力资本投资、迁移和流动等决策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第七章工资理论系统地讲解了工资的决定机制以及不同的工资制度在员工激励方面的作用;第八章结合现实详细分析了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的歧视和分割现象;在第九章本书从几个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失业的类型、成因及相关的治理措施;而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分别从集体谈判的角度讲解了工会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力量,以及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控和管理。
摘要:
    章 绪论
    劳动经济学是经济理论整体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当代经济学中很活跃的领域之一。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面临的诸如下岗、失业、收入差距扩大、大学生就业难、农民工权益受损等问题,都与劳动经济学有密切的关系。学习劳动经济学,掌握劳动经济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将使人们以更科学的态度观察和认识今天的经济生活现实,科学地评估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也将更进一步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有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本章主要介绍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以及劳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经济学是什么?经济学是研究稀缺的资源怎样或者应当怎样被配置的一门学问。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资源的学问,可以说是以研究劳动力的经济活动为主题的一个“经济学的分支”。对劳动经济学的定义,有几种不同的表达。
    一种定义认为劳动经济学涉及人的行为的特征。1931 年,朱通九在他的《劳动经济》一书中认为,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者的经济行为的科学。伊兰伯格(R. G. Ehrenberg)和史密斯(R. S. Smith)教授在1999年版的《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中指出:“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结果。确切地说,劳动经济学研究雇主和雇员对工资、价格、利润以及雇佣关系的非货币因素(如工作条件)的行为反应。” 
    还有一种定义指出,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实现这些作用的条件。劳动经济学分析和设法探讨个人作为劳动力的经济活动。正如消费经济学研究消费者职能的性质和作用一样,劳动经济学探讨在经济生活中的劳动力的性质及其作用的环境。
    另外,还有一些定义特别强调劳动力的市场特征或劳动的投入和产出关系。例如,1997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牛津经济学辞典》,将劳动经济学的定义表达为:劳动经济学是关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经济学问。它涉及影响劳动参与率、工资谈判、培训、工作小时和劳动条件以及有关雇佣、劳动力流动、移民和退休年龄等实践活动的各种因素。大卫?桑普斯福特(David Sapsford)在其主编的《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中指出:“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价格及配置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这就是劳动经济学所要回答的问题。” 
    我国近年来出版的教科书中对劳动经济学的定义大多借用国外的说法,也有一些学者有着不同的表述,如将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在效用很大化假设下,劳动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机理”。还有
...
目录:
目录
章 绪论 1
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第二节 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发展 5
第三节 劳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9
第二章 劳动力市场概论 15
节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概念 15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 19
第三章 劳动力需求 31
节 劳动力需求的一般理论 31
第二节 接近竞争条件下的劳动力需求 34
第三节 不接近竞争条件下的劳动力需求 39
第四节 劳动力需求弹性 42
第五节 劳动力需求理论在政策上的运用 45
第四章 劳动力供给 52
节 劳动力供给行为的变迁与影响因素 52
第二节 劳动时间的决定:个体视角 55
第三节 劳动时间的决定:家庭视角 66
第四节 劳动力供给理论的运用 68
第五章 人力资本投资 74
节 人力资本概述 74
第二节 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模型 77
第三节 教育投资的经济分析 80
第四节 在职培训的经济分析 85
第五节 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 89
第六章 劳动力流动 97
节 劳动力流动的类型和动因 97
第二节 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分析与决策 101
第三节 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效应及评价 104
第四节 中国的劳动力流动 109
第七章 工资 124
节 工资概述 124
第二节 工资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26
第三节 工资水平 132
第四节 工资差别 139
第五节 薪酬制度设计与员工激励 144
第八章 就业与失业 157
节 就业 157
第二节 失业 161
第三节 中国的就业与失业问题 171
第九章 劳动力市场歧视与分割 183
节 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概念及类型 183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