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彩之书
  • 色彩之书
  • 色彩之书
  • 色彩之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色彩之书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69 5.0折 138 全新

库存28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劳拉·佩里曼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71329990

出版时间2022-07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12页

字数312千字

定价138元

货号SC:9787571329990

上书时间2024-05-10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劳拉·佩里曼是一位拥有15年工作经验的色彩顾问,也是一位色彩与流行趋势专家。劳拉在运营一家色彩咨询机构“据说色彩”(Colour of Saying), 专门从事色彩和材料的未来设计。她的客户包括诺基亚、3M、Habitat、松下等世界知名公司,她的作品常见诸《建筑学文摘》《住宅与庭园》以及《商业周刊》等杂志。劳拉因其在纺织品设计方面的杰出工作而获得“染色师和色彩师”(Dyers and colorrists)的奖项,劳拉定期在英国*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和诺丁汉特伦特大学(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等高校授课,她还是色彩设计奖(Colour in Design Awards)的董事会成员。
主编推荐:
颜色,是色彩相关从业者钻研的学问,也是日常随处可见的斑斓。历史上人类为了捕获大千世界的五彩,固化到物形之上却走过了漫长而充满危险的旅程。有些颜色含有毒性,制备和使用都要赌上性命;有些颜色价逾黄金,从上万只生物原料中才能提取出1克……如今,得益于工业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简单、健康地获取更多样的色彩。不得不说色彩的历史,是人类发展史的一部分。作者为我们揭开了100种颜色的神秘面纱,从历史到当今梳理每种颜色在人类社会留下的痕迹,在艺术、设计领域展现的光彩。每种颜色都来之不易,设计师和艺术家,请尽力表现它们的美。
媒体评论:
《色彩之书》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 
——荷兰视觉与艺术杂志《大象》(ELEPHANT) 
毫无疑问,这本精妙的色彩指南将影响未来的色彩趋势。 
——《住宅与庭院》(HOUSE&GARDEN)杂志
内容简介:
本书是色彩的理论与实例结合之书,分色彩知识与色彩档案两大部分。色彩知识从颜色的产生讲起,涉及色彩与光的关系、色彩的构成、视觉感知到的色彩、色彩心理学等基础知识。之后便按照色彩划分,为100种颜色建立档案。这些颜色被按照色系划分,作者梳理每种颜色从古至今的历史,里面不乏有趣独特的小故事,她试图向我们传达:色彩的历史就是人类进化的历史。此外还介绍了每种色彩的应用场景、设色建议。RGB、CMYK等标准下的色值界定为平面设计师、配色师提供了便利,每种色彩的寓意为色彩应用者提供了心理学上的依据。大量色彩的应用场景图可为读者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激发色彩应用者的灵感。
摘要:
        色彩与光
    从基本意义上看,“肉眼可见”的各种色彩是这样形成的:不同的物体有各异的物理性质或物质构成,可以吸收或反射不同波长的光。当反射光到达我们的眼睛时,光受体会通过视神经把信号传递至大脑,由大脑将这些信号重新解译为色彩。人类拥有三色视觉,是因为我们的眼睛里有三种可以感知色彩的视锥细胞,分别感应红色、绿色和蓝色三种色彩。通过三色的各种组合,人眼有可能分辨出一百万种不同的色彩。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棱镜分解了一束白光,在墙上投射出一道彩虹。就这样,他首次发现了太阳光谱,并将其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个可见光区域。如今,牛顿光谱中各色光的波长都已被一一测定,并以纳米(nm)为单位表示。我们还发现了更广阔的电磁光谱,并了解到可见光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观察可见光谱,可以很容易地用眼睛分辨出中间部分的黄、绿、蓝,而光谱两端的红和紫相对难以辨析,由它们向外延伸出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则是肉眼不可见的。在可见光谱中,一端的紫色光(380~450nm)的波长最短,因此频率和能量优选;而在另一端,红色光(620~750nm)的波长最长,因此频率和能量大力度优惠。
    这些划定的色彩区域是相互渗透的,比如从草黄扩展到水青的绿色,它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继续延伸,逐渐侵入蓝色区域。深翡翠色就存在于绿与蓝相互渗透的部分,因此我们很难判定哪一种翡翠色更加完美,而这种对完美色度的不断追寻,正是色彩的一部分魅力之所在。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不仅用自己的双手重新调和出自然万物的颜色,甚至还想跳出实体的约束,创造一种全新的色相。这种新色相可能一直在我们的想象里,等待被投射进现实;也可能从未有过预兆,仅仅出现于灵感突发的凭空构建。这便是人们对色彩的研究过程,一种在快乐的意外发现和专注的追求之间始终保持的平衡。在色彩的发展历史中,其所展现的能力一次次令我们惊讶、着迷,并常常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给我们以帮助。
    加色法与减色法:物质与非物质色彩
    原色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我们在艺术和设计活动中使用色彩的基础,不管是在印刷品还是显示屏上。根据媒介的性质不同,原色的呈现也有不同的模式。这取决于我们是使用以光为代表的非物质色彩,还是以颜料、墨水为代表的物质色彩——前者属于加色系统,而后者属于减色系统。
    以光为媒介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通常依赖加色理论。如前所述,光有红、绿、蓝(RGB)三种原色,其他光谱中的颜色都可以从三原色里产生:纯红色光和绿色光叠加形成黄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叠加形成青色光;红色光和蓝色光叠加形成洋红色光;三原色光的重合形成白色光……为获得更多的颜色种类,就需要叠加更多的光线,故而这种调色模式被称作加色法,常用于计算机和手机屏幕等数字显示器的色彩系统。
    适用于物理色彩的减色法以青、洋红和黄(CMY)为原色,红、绿和蓝为次色。在这样的色彩系统里,色彩的混合能减少反射光的数量,更多色彩的加入会令效果更暗。但最终,三种原色的完美混合将生成一种混沌的泥色,而不是至暗的黑色,这一点与我
...
目录:
一看就懂的色彩知识

色彩与光8

加色法与减色法:物质与非物质色彩10

色彩与视觉感知12

色彩理论14

色轮20

色彩比例26

色彩与材料30

色彩心理学34

色彩心理学中的关键人物40

色彩系统42

100种颜色的艺术档案

红48

橙80

黄102

绿130

蓝162

粉与紫196

白238

灰与黑260

棕284

色彩术语304

参考文献306

引用310

图片来源311

致谢31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