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利润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发现利润区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5.11 5.4折 65 全新

库存63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美]大卫·莫里森[美]鲍勃·安德尔曼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81719

出版时间2017-06

版次6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纸张胶版纸

页数337页

字数295千字

定价65元

货号SC:9787508681719

上书时间2024-05-10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他是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哈佛法学院法学博士。美世咨询公司前副总裁,美国知名咨询顾问,畅销书作家。他的著作颇多,包括《发现利润区2:利润模式》等多部畅销书。他经常为《华尔街日报》和《哈佛商业评论》撰文,也是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知名演讲嘉宾。
主编推荐:
《发现利润区》是经典管理类图书,长销20年。作者是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哈佛法学院法学博士。美世咨询公司前副总裁,美国知名咨询顾问,畅销书作家。

追逐利润是企业的天然基因,《发现利润区》的目的就是揭开盈利的奥秘。《发现利润区》为读者提供了22种盈利模式,12家公司案例,帮助管理者避免无利润黑洞,始终赢利。
媒体评论:
《发现利润区》这本书写得如此透彻、高明,充满了睿智,以至几乎所有读过它的经理们都祈祷竞争对手永远都别看到这本书。——理查德?达文尼,达特茅斯学院教授     
《发现利润区》是任何企业管理人士都需要读的。作者很有洞察力,而且文笔流畅,很容易读,案例也很丰富。——豆瓣网
精彩内容:
自《发现利润区》一书初版问世以来,与以往相比,企业对盈利能 力的渴求日益迫切。互联网大行其道,过剩的风险资本自由流动,股权 市场日益强势,这些力量综合在一起,产生诸多不合理的企业设计。这 些事实使得企业设计的再创造越来越需要一种约束力,我们将在本书中 对此详细叙述。许多公司和投资者未能熟谙这种约束力,或者未能将其 基本原理运用于具体的商业行为中,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只需以一个行业为例来分析,我们就会更加清楚,以产品为中心、 以制造为导向的传统商业增长模式已经过时。股市跌宕起伏,其部分原 因是网络公司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股市的动荡已迫使数百万的管理者 和投资者认识到,许多公司从未制订过长期、可持续的增长计划。实际 上,在股市崩盘之前,那些曾经以产品为基础的大公司就已经步履维艰 了。短短几个月内,吉列、宝丽来、朗讯、宝洁、美泰克等多家巨头的 市值便跌了 40%~100%。
高科技领域的崩盘印证了市场的低迷。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大部分 时间里,这些领域看上去无异于瓶装火箭,升空的气势恢宏,坠落得却 也轰轰烈烈。大多数公司都生产出了迎合市场、令市场亢奋不已的低成 本数字宽带产品,但是,这样的公司既不赢利也不具备可持续性。[英特 尔公司、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思科与微软似乎是例外,它们依托 高科技,呈现出了强劲的长期增长势头。然而还有其他企业吗?恐怕很 难再举出其他例子来了。]这段短暂的高科技时代仅仅是破产的重演,是一种“增长第一、盈利第二”的无效策略。人们已经按照这一策略实践 了几十年,但始终没有成功。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人试图将他们以产品 为中心、以制造为导向的经济发展为营利性经济,但整个 90 年代他们都在为这一错误决策付出代价。“亚洲四小龙”的类似尝试也终结于 1997年的金融危机。 总而言之,我们在《发现利润区》一书中将告诫读者:无利润区的确存
...
内容简介:
盈利能力是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发现利润区》作者认为,对于公司而言,环境在变,利润区也随之转移,对于每一个客户群体而言,昔日的奇思妙想正转变为今日的普遍认知。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们要创新固有的企业设计,为盈利模式设计出清晰的计划和机制,并掌握建立盈利模式的方法。

《发现利润区》总结了22种盈利模式,并详细地介绍了12家拥有持续创造优异业绩能力的企业及其领导者的利润策略和企业设计经验,以帮助我们能够超越经济周期和技术周期,避免无利润区这个黑洞,使企业始终处在利润区之内。书中还提供了相关的利润手册,方便企业识别客户偏好,降低失误风险,进而找到利润区。
摘要:
    第1章 
市场占有率已经过时

当今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盈利能力。你的行业中有哪些盈利 点?当前的利润区在哪里?未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都是要考虑的 问题。
利润区是指企业可以赢利的经济活动领域。进入利润区并在利润区 内运营是每个企业的目标。
你可能已经知道如何才能进入利润区——“获得高市场占有率,自 然就能赢得利润”“保持高增长率,利润便会提高”。作为一名管理者, 不断会有人告诉你,只要追求高市场占有率和高增长率,企业自然就会 踏上成功之路。
然而,这些以往的捷径现在已经变成了布满陷阱的弯路,并最终将 企业引入死胡同。许多大公司在追求市场占有率和高增长率之后,最终 却落到了无法赢利的境地。

在以产品为中心的时代,市场占有率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是指 路明灯和罗盘。那时,企业关注的是不断改进产品和打造规模经济。在

以产品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指导下,企业喊出了这样的战斗口号:“提高市 场占有率,利润自然水到渠成。”
过去几十年里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案例,这些案例颠覆了此前 人们以市场占有率作为终极目标和企业成功保障的观念。我们来看一下 IBM、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通用汽车(GM)、福特汽车(Ford)、 美国联合航空(United Airlines)、美国钢铁(US Steel)、柯达(Kodak)、 西尔斯(Sears)和凯马特(Kmart)等公司都经历过什么。它们都保持着 领先的市场占有率,在行业内都是数一数二的企业,但是,20 世纪 80 年 代,这些市场占有率领导者的盈利能力均出现了下降。它们即使拥有占 绝对优势的市场占有率,也没有能力阻止这一切的发生。随着盈利能力 与市场占有率出现脱节,股东的利益也开始受损。尽管这些企业具有强 大的市场地位,但 1985—1995 年,这些市场占有率领先企业的股市表现
明显低于标准普尔 500 指数。 其中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它们的企业设计了。它们
在关注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利润上面。这使得公 司的价值强势反弹,结果许多传统市场占有率的领导者深受鼓舞,开始 重新思考其企业设计的理念。
在思考自己的企业时,我们要问自己两个问题:我要致力于提高市 场占有率,还是要赢得利润?市场占有率使我的企业赢利并保持活力, 还是使它无利可图、停滞不前?
不少企业虽然拥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但盈利能力很差,股东价值 很低。日本人称雄存储芯片市场,全美航空公司曾一度主宰美国东部的 空运市场,飞利浦公司是消费电子产品的领先者,然而,这些企业没有 一家经历过显著的价值增长。
以上这些企业并不是孤立的个案,类似的例子还有:

? 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A&P)在食品销售市场拥有高市场

占有率;
? 英特尔公司在存储芯片市场拥有高市场占有率;
? 完美文字(WordPerfect)在文字处理软件市场拥有高市场占 有率;
? 美国数字设备公司在微型计算机市场拥有高市场占有率;
? 凯
...
目录:
序    言 // VII

第一部分 在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取胜

第1 章  市场占有率已经过时 // 003
数量增长和价值增长,孰轻孰重? // 005
无利润区 // 006
错误的企业设计下的增长会更快地损害公司价值 // 008
创新者 // 009
市场占有率永存 // 010
企业设计的创新 // 011
新一轮的创新 // 014
破解利润的密码 // 015

第2 章  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设计 // 017
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 // 017
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何以如此难以实现 // 019
价值链的转换 // 020
调整管理者的时间安排 // 021
解读客户偏好 // 023

隐藏的偏好:破解客户经济系统之谜 // 025
扩展发现客户的视野 // 028
超越短暂,步入持续 // 029
预测不断变化的客户偏好 // 030
铸就新的企业设计 // 030

第3 章  利润是如何产生的 // 035
以利润为中心的企业设计 // 036
组织文化:盈利心理学 // 048
保护企业盈利能力:为企业创造战略控制点 // 051

第二部分   创新者和他们的成功经历

第4 章 通用电气前董事长杰克?韦尔奇: 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设计 // 071
不做第一,就做第二 // 075
群策群力 // 077
销售解决方案 // 079
应用知识型公司 // 085
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设计——问题清单 // 088

第5 章 三位管理者的故事 // 089
美登通信公司 // 090
包装箱公司 // 100
氯氮平病人管理系统 // 102
企业设计之创新启示——问题清单 // 106

第6 章 斯沃琪集团创始人尼古拉斯?哈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