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7.4 5.5折 68 全新

库存44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 著;张文杰,何博闻 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70620

出版时间2018-02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10页

定价68元

货号SC:9787544770620

上书时间2024-05-10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乌尔里希·贝克(1944—2015),德国有名社会学家,生前为慕尼黑大学社会学教授,同时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和巴黎人文之家基金会(FMSH)任教。贝克是“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提出者和奠基者,并与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和斯科特·拉什共同提出了“第二现代性”的观念,力图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开辟出“第三条道路”。贝克的主要学术兴趣在于现代社会的转型,其专业领域涉及政治社会学、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和环境社会学,并提出了风险社会、第二现代性、自反性现代化、世界主义等若干重要概念。其代表作有:《风险社会》(1986)《反毒物》(1991)《生态启蒙》(1992)《风险时代的生态政治》(1994)《什么是全球化?》(1997)《世界主义的观点》(2004)《世界风险社会》(2007)。
精彩内容:
前言:前  言本书的主题是那个不起眼的前缀“后”(post)。这是我们时代的关键字。一切都带“后”了。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已习惯了“后工业主义”,我们多少还能理解这个概念。而从“后现代性”开始,一切变得模糊起来。后启蒙概念幽暗无光,以至于向来无惧黑夜的猫都会为之逡巡不前。“后”是茫然无措的代号,自陷于流俗时髦。“后”指向一种难以名状的超越之物。在内容上,“后”保留了同我们熟悉的事物的联系,既为它命名,同时又加以否定。冠上“后”的“过去”(Vergangenheitpluspost):这就是我们借以面对四分五裂的现实的基本处方。在毫无理解的情况下,思维迟钝,言词冗赘。本书尝试追踪这个“后”字[有时又写作“nach-”(后),“sp?t-”(晚期),“jenseits”(超)]。它承担的任务是努力把握现代性在最近二三十年的历史发展(特别是在联邦德国1)赋予这个“后”字的内涵。这种努力要想获得成功,只有同旧的理论和思维习惯进行一场艰苦搏斗。后者正是通过冠上“后”字才延续了自己的生命。不仅是别人,也包括我自己,都不免被这些旧物盘踞。有鉴于此,本书时常敲响战鼓,加大音量,这是因为我同样需要去击退自己的异议。因此,书中会有不少地方显得尖锐刺耳,讽刺过头或仓促冒失。毕竟,我们不能用惯常的学术权衡去抵御旧思想的引力。下面所要展开的研究,并不考虑经验性社会研究的准则所要求的那种代表性。相反,本书遵循另一种要求:在仍旧占据优势的“过去”面前,让已经开始成形的“未来”进入我们的视野。以下内容将采用历史比较法,以一位19世纪初社会场景观察家的立场来书写。这位观察家小心翼翼地张望,看到在封建农业时代渐趋衰落的外表之下,当时尚不为人所知的工业时代的轮廓正在缓缓浮现。在结构转型的时代,“代表性”同“过去”结成联盟,让我们无法看到“未来”的各个尖峰,而这些尖峰正从四面八方涌入我们“现在”的视野。在这个意义上
...
内容简介:
本书把当前的现代性诊断为“风险社会”,其主要特征在于,人类面临着生存的风险,而这种风险正是由工业社会所制造的。我们身处其中的社会充斥着组织化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尤其令人不安的是,风险的制造者以风险的承受者为代价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贝克认为,西方社会中的主导性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不仅卷入了风险制造,而且参与了对风险真相的掩盖。贝克力倡自反性现代化,其特点是,既洞察到现代性中理性的困境,又试图以理性的精神来治疗这种困境。
目录:
前 言 
第一部分在文明的火山上:风险社会的轮廓 
第一章 论财富分配与风险分配的逻辑 
科学的污染物分配与社会的风险处境 
论现代化风险对知识的依赖 
具有明确阶级属性的风险 
文明风险的全球化 
两个时代和两种文化:论风险生产与感知的关系 
世界社会的乌托邦 
第二章 风险社会的知识政治 
文明的贫困化? 
错误、欺骗、过失和真相:论理性的纷争 
公众的风险意识:二手的非经验 
得到承认的现代化风险之政治动力 
展望:20世纪末的自然与社会 
第二部分社会不平等的个体化:工业社会生活方式的去传统化 
矛盾心态:个体从发达劳动力市场获得解放 
第三章 超越地位与阶级? 
作为个体化“原动力”的劳动力市场 
个体化与阶级形成:马克思和韦伯 
个体化雇员社会的来临 
第四章 “我就是我”:性别空间与家庭内外的冲突 
工业社会是一个现代等级社会 
从男女角色中获得解放 
不平等意识的形成:选择的机会与约束 
未来的可能场景 
第五章 个体化、制度化与标准化:生活处境和人生模式 
个体化的分析维度 
德国个体化浪潮的特点 
人生模式的制度化 
第六章 劳动的去标准化 
从标准化的充分就业体系到灵活而多元的 
未充分就业体系 
第三部分自反性现代化:科学与政治的一般化 
回顾与展望 
第七章 超越真理与启蒙的科学? 
简单科学化与自反性科学化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