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绸、香料与帝国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丝绸、香料与帝国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48.4 5.5折 88 全新

库存9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欧文·拉铁摩尔,(美)埃莉诺·拉铁摩尔编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63874

出版时间2021-04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88页

字数261千字

定价88元

货号SC:9787208163874

上书时间2024-05-10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以丝绸、香料、帝国为象征的亚洲大陆,充满迷人魅力,一直激发着人类的想象与向往,如今这种魅力更因其文化和政治的重要性而愈发强烈。东方人和西方人一直出于各种目的、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着对这片大陆的探索,留下珍贵的文字记录。本书摘录这些亚洲“发现”者的旅行文字,古希腊、罗马经典文献中对东方的描述,张骞、法显、玄奘、丘处机的西行事迹,马可·波罗与西方传教士、贸易者在东方的新奇见闻,19世纪以来肩负西方帝国使命的绝地之行,本书跨越时空,将人类探索与“发现”亚洲的数千年历史浓缩展现。欧文·拉铁摩尔,这位曾经充满探索亚洲浪漫理想的青年,从中国边疆游历中成长起来的“徒步历史学家”,富有传奇经历、与中国有着深厚渊源的学者,在多年田野调查经历与丰富文献积累的基础上,与妻子埃莉诺整理筛选出历史上那些“发现”亚洲的有名人物与游记,他们的学术智慧与独特的人生经历,造就了这部独特的作品。

摘要:
        第一章  最初的探险家
    在鄂尔浑河源头不远处,是由成吉思汗之子窝阔台建立的蒙古帝国旧都哈拉和林遗址。这里也有稍后兴建的额尔德尼昭庙遗址,它在蒙古帝国衰落后被中原王朝摧毁。在此地,我们也可看到今天中国为经济援助蒙古国而兴建的一座用于发电及灌溉的大坝,复兴了曾环绕在古代城市周围的可耕作绿洲,它们点缀在游牧民生活的广袤土地之中。历史上,这一地区非常富饶。鄂尔浑突厥人曾于8世纪统治此地,且随处可见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的匈奴墓葬。
    然而,另一片地区有更加悠久的历史。在水坝下游不远,河流在一处高地形成转弯,高地顶部是自然的平台。1961年夏,我与拙荆,蒙古科学院的考古学及历史学家色楞一奥贾夫(Ser-Oiav),研究范围从中国、蒙古直至北极圈的有名苏联考古学家A.P.奥克拉德尼科夫(A.P.Okladnikov)在这里进行了一次会谈。奥克拉德尼科夫谈到,这里发现了他所见到的最为丰富的文物遗存。这里虽未发现人骨,但有可与北京人历史相提并论的石器工具,可能距今50万年之久。它们也与位于另一方向上的地区存在可比性。“看看这些,”奥克拉德尼科夫说,“你如果将它们误放在法国博物馆的器物架上,可能他们的馆员自己也不能将其从当地本土文物中分辨出来。”
    我问他们是如何发现了这个遗址的。“这轻而易举,”奥克拉德尼科夫说道,“在欧洲的末冰期,蒙古或东西伯利亚的地表没有被冰层覆盖。那时有大量的降水,河流也比现在更宽广。许多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以捕鱼为生,其数量远大于狩猎的人群,而这个三面环水的台地显然是一处钓台及垂钓营地。我们还发现了另一个迹象。”他将我们引到50码外流入鄂尔浑河的小支流旁。河岸上是系着飘动的白布条的灌木——这是萨满教信仰的遗痕。“就在这些灌木下,”奥克拉德尼科夫说,“这是一处矿泉。直到近年,当地蒙古人还认为它拥有魔力并用泉水治疗疾病。这可能是自旧石器时代以来绵延至今的崇拜,因为从其他遗址中,我们可以知道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与我们一样,能够意识到矿泉与普通泉水的区别。所以当我们发现相距50码的矿泉和自然垂钓营地时,我们就知道应该进行发掘了。”
    这个在蒙古北部的新发现提示了我们与过去之间的连续性。虽然很多这种联系都已遗失或尚未被发现,但已足以证明这条完整链条的存在。加拿大学者布达生(Davidson Black)因发现了一颗牙齿而开启了对北京人的最早研究。他在描述并分析了它的特征后,赌上自己的学术声誉,判断这并不属于某种猿类,而是远古人类的牙齿,其根据是牙齿具有在现代人身上罕见的独特性(“铲形门齿”),而这种特性更常见于华北地区。
    因为对北方、南方、东方和西方的征服,如今生活在北京的人,除了北京人之外还有很多祖先,但北京人是他们的祖先之一这一事实提醒我们,历史上有两大要素——连续与变化。“欧洲”“亚洲”“旧世界”“新世界”都是基于某种理念的相对较新的定义。在这些理念存在的很久以前,原始人统治着整个世界。在旧石器时代,他们狩猎、打渔并采集可食用的植物。在新石器时代,产生了革命性的
...
目录:
第一章最初的探险家/1

第二章罗马和亚洲/6

导读/6

《自然史》(普林尼)/10

《地理学》(托勒密)/11

《历史》(马塞利努斯)/13

《基督教风土志》(科斯马斯)/14

蚕种传入罗马帝国的记载(普罗可比、拜占庭的塞奥凡尼斯)/15

第三章亚洲的本地探索者/17

导读/17

张骞及其对费尔干纳的记录/20

前往印度的佛教朝圣者(法显、玄奘)/24

第四章1500年之前的传教士与贸易者/34

导读/34

《长春真人西游记》/36

《柏朗嘉宾蒙古旅行记》/39

《鲁布鲁克游记》/44

《马可·波罗行纪》/57

约翰·孟帖·科尔维诺的第二封信/68

佩鲁贾人安德鲁的信/71

伊本·白图泰在孟加拉和中国的旅行/72

派往帖木儿宫廷的使者(克拉维约)/80

第五章海洋发现者与帝国创建者/82

导读/82

《阿克巴与耶稣会士》(皮埃尔·杜·雅里克)/84

《西藏纪行》(依波利多·德西迪利)/92

《弗朗索·比哈旅行记》/105

《南圻旅行记:1792—1793》(约翰·巴罗)/114

第六章当白人成为一种重负/124

导读/124

托马斯·佩雷拉神父行纪(徐日昇)/126

《鞑靼西藏旅行记》(古伯察与秦噶哔)/134

《大陆的心脏》(荣赫鹏)/167

《日本远征记》(詹姆斯·威利特·斯伯丁)/181

《喇嘛之乡》(柔克义)/200

《沙埋和阗废墟记》(斯坦因)/208

《南西伯利亚旅行记》(耶利米·柯廷)/218

《跨越里海》(道格拉斯·卡拉瑟斯)/223

《在世界屋脊下》(雷金纳德·法雷尔)/241

后记/251

参考文献/254

索引/256

译后记/279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