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8.34 4.8折 59 全新

库存73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强

出版社生活书店

ISBN9787807682578

出版时间2019-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543页

字数480千字

定价59元

货号SC:9787807682578

上书时间2024-05-10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强,1950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北京市社会学会会长。曾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等。研究领域涉及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城市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社区研究等。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第七届社会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任多种学术刊物的编委。著有《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社会分层十讲》《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等著作2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270多篇。曾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并多次获得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学术奖励。
主编推荐:
这是一本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杰作。作者李强教授是中国社会学界的领军人物,潜心研究社会分层数十年。同时这本书又通俗易懂,和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即使是大众读者,也关心自己身处的社会阶层以及命运。无论是社会学研究者还是大众读者,都可以从这本中国当代社会学经典之作中受益匪浅。
精彩内容:
序?言
社会分层这个社会学术语,在今日中国,已经成为老百姓比较熟悉的词语了,然而,40 年前,当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它还是个新近从海外传入的、比较专业的社会学术语。那个时候,最为人们熟知的类似词语是“阶级”。阶级与社会分层是什么关系呢?社会分层是个包容性比较强的概念,社会上多种多样的群体地位差异都可以涵括为社会分层,比如,按收入地位差异可以分为高收入层、中等收入层、低收入层,按教育地位差异可以分为高学历层、中等学历层、低学历层,以及按照职业地位、声望地位区分等,绝大多数的地位群体都还称不上阶级,而阶级是“属性差异”最为明显的社会分层群体之一。中国社会曾经经历过社会矛盾、社会冲突比较尖锐的“”时期。那时候,动辄就使用“阶级”“阶级斗争”概念,迄今,老人们说起那个时期还是谈虎色变。相反,社会分层的概念则温和得多,它是指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地位差异现象。
社会分层是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题之一。社会是由各种各样的人和人群组成的,要研究社会,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将人和人群按地位差异分类,这种分类既包括垂直地位差异的区分,也包括空间地理位置不同的区分,这就是社会分层的内容与方法。由于人们的分层地位不同,对于同一个问题往往可能给予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回答。比如关于“学区房”的争论或优质教育资源究竟应该怎样配置的争论,处在不同位置的群体常常会给予接近不同的回答。所以,社会分层的研究必然涉及什么是社会公平正义,什么是合理的资源配置,涉及关于社会理论的最基本的问题。社会学主张构建和谐社会,但是,怎样走向和谐社会呢?社会学主张社会走向中产化,即未来中国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用中央文件的语言说,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 
我对社会学、社会分层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当时,我在中国人民大学读本科生和研究生。我是 1978 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的(也是中
...
内容简介:
社会分层在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都是客观存在的,《当代中国社会分层》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的历史形成、现实状况、未来走向做了全方位探讨。中国社会结构在过去是一个倒“丁字型”结构,但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社会现现在已经形成了“土字型”结构。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有赖于中国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而社会学研究已经证明,在现代社会中,中产阶层是维系社会平稳发展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一个规模庞大、构成多元的中产阶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意识形态基础。本书还对中国贫富差距等问题也做了有意义的探讨和研究。
摘要:
    书摘1:
一个国家经济动力不足是个严峻问题,但是,如果追求金钱的动力过大也会成为严峻的问题。今天的中国社会,财富成为很多人追求的重要目标。据报载,前一阶段的一次青年人的网络投票显示,青年人将追求“更多的钱”排在了第一位,占到了投票者的72.68%。相比较而言,目前,中国人对于金钱追求的动力超过了其他很多国家,表现为一种急于致富的大众心理。这对经济有没有刺激呢?当然有刺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迅速膨胀都能够说明这一点。但是,追求金钱的动力过大、贫富的迅速分化,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负功能。     什么是贫富分化的负功能呢?显然,穷人群体与富人群体的差距拉得过大,两者之间的利益失衡,会造成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当前,此种利益失衡有多种表现:比如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之间的失衡,在国企改制中获得利益的群体与丧失利益的失业下岗群体的利益失衡,以及在城市拆迁改造、工程项目移民中的利益失衡等等。
总之,贫富分化是个双刃剑,一方面,它确实刺激了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刺激了经济的增长,但是,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对于这些矛盾和缓解矛盾对策的分析参见本章第四部分。

书摘2:

近期新的研究已经证明,当代全球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力量并不是社会底层,而是那些政策制定者的许多改革措施,如果缺乏深入全面的考虑,不进行综合性的配套改革,而是简单的实行“设限”或“提高门槛”的方式,恰恰会固化这种资源区隔,或制造新的不平等,例如强化“义务教育就近入学”,而不充分强调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反而导致“学区房”的房价不合理高涨,事实上造成新的不平等。
目录:
序?言  1
第一章. 中国社会分层概述...................................................................... 1
第二章.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特征. ....................................................... 15
第三章. 社会分层的四个实验................................................................ 32
第四章. 现代社会结构变迁趋势分析................................................... 60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 75
第六章. 政治分层与经济分层................................................................ 98
第七章. “整体型社会聚合体”与“碎片化”利益群体................... 118
第八章. 中国社会的四个利益群体. ..................................................... 134
第九章. 怎样测量社会分层?.............................................................. 161
第十章. 从“倒丁字型”向“土字型”社会结构的变迁................. 191
第十一章. 中国社会分层的“四个世界”........................................... 221
第十二章.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