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经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不经意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9.4 6.0折 49 全新

库存6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葵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06581

出版时间2018-03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64页

字数130千字

定价49元

货号SC:9787559806581

上书时间2024-05-09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杨葵,1968年出生。长期从事文字编辑工作,业余写作。作品有《坐久落花多》《百家姓》《过得去》等。
主编推荐:
生活家杨葵近期新文集,更自由,更跨界:杨葵不写专栏后,写作变得更加自由,每一篇文章都是“我手写我心”之作。读书、品茶、写字、弹琴,跨出“界”,跨入“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不经意间的动人时刻。
由书、画及人,打通艺术与历史的界限:阅读欧阳修、柳宗元、武则天,尝试探探一千多年前一个人的用心;观赏吴大羽、蒋兆和、朱新建、老树,超越尘世间阴阳诡谲、名利善恶……与古今心灵平等对话,于不经意间,著成此书。
当过日子遇见二十四节气:立春抄经,清明扫墓,立夏观雨,芒种饮茶,处暑听琴,白露学琴,寒露听风,大雪读《徒然草》……过日子,流水一样,一泻千里,于不经意间,将生活过成艺术。

过日子就是这样吧,有一搭没一搭的,看似有条有理,仔细看又漏洞百出,可是再仔细瞧瞧,锅碗瓢盆什么没有呢?哪怕是条理。不可思议的条理。
——杨葵
媒体评论:
表面看云野逍遥,实际上精进不辍。以退为进,他不断圆融个体和时代的关系;因空见好,他在自己身上真正发现了意义。杨葵是一个自由人。
——智族GQ
精彩内容:
自序这是我的第七本文集,与前几本比,明显差异之一,是文章篇幅长短不一,看似更随意。这是因为,从 《坐久落花多》之后我就不写专栏了。专栏的好处是,因为篇幅大致统一,显得整齐;坏处是专栏气息重,常有凑字数的段落。这一本里的文章,都是真想写的,不再考虑报刊发表,想写多少写多少,自由了。差异之二是更跨界,跨到书法,跨到绘画。我一直被人诟病爱好多,不专注,为遮羞,就美其名曰“跨界”。去年《智族GQ》杂志把我评为“年度人物”,别的年度人物都有专业,导演、运动员、企业家什么的,到我这儿找不到一个词,后来囫囵安了个“生活家”。也好,反正我觉得,什么不是生活呢?有什么比过日子更重要呢?过日子,流水一样,一泻千里,得失成败都是不经意。不经意地读书,有些不经意间生发的感想,就写下来,就有了这本书,所以名为“不经意”。《去扬州,读欧阳修》一篇曾收入《坐久落花多》,因其与写柳宗元一篇是姊妹篇,所以再次收录,并放在头条,多少有点相承相续的感觉。其余文字从未曾结辑。上辑是些读书笔记、艺术笔记,既有分享佳作之意,也表达了自己对一些问题的思索。下辑柴米油盐,或者说成风花雪月,它们有点像读书、写作这俩主题的底色,更接近“不经意”的本来意思。要说明的是,下辑的篇名都冠以节气之名,起先是因为,其中不少篇目,确实是在那一节气当天所写。但也并非如此严格。过日子就是这样吧,有一搭没一搭的,看似有条有理,仔细看又漏洞百出,可是再仔细瞧瞧,锅碗瓢盆什么没有呢?哪怕是条理。不可思议的条理。杨葵丁酉寒露,北京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立春,抄一页小楷《入菩萨行论》;芒种,冲一碗二十年的茶饼;夏至,深夜在胡同里拍电影;立秋,回忆那年成都的菊花香味;处暑,听老先生弹奏古琴曲《忆故人》;白露,跟随虞山吴派余老师学琴;大雪,闭户读日本古典文学《徒然草》;至若清明扫墓,立夏观雨,寒露听风,霜降看琴……生活中的这些柴米油盐、风花雪月,构成了读书、写作两大主题的底色,它们更接近“不经意”的本来意思。恰如作者所言:“过日子,流水一样,一泻千里,得失成败都是不经意。”读书、品茶、写字、弹琴,跨出“界”,跨入“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不经意间的动人时刻;在嘈杂浮躁的现代社会里,保持一份冲淡随和的心境,无所住而生其心。
摘要:
    也从此成了文人墨客到扬州必参之地,古往今来,太多名家对堂感怀。千年之后,我从几千本书里择出欧阳修著作那一刹那,心里掠过的,正是平山堂的身影。
        欧阳修以文、诗流芳至今,这本《集古录跋尾》不算他的主流著作,读的人不多。那时代的文化人,文、诗才是正经事儿,也才配得上主流之谓。可是,正经事儿外,谁还没点个人爱好啊。欧阳修的个人爱好之一,是收藏历代金石拓片。自三十多岁起,直至五十多,历时十八年,“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辑为《集古录》。大约四十多岁的时候,收藏量日渐增多,可能为整理之故吧,又“撮其大要,别为录目”,即对每一张拓片加以评述、考证,便有了《集古录跋尾》。应该和他那本《归田录》一样,算笔记类。
        上了火车,开始读书。简体横排版的笺释者序言里,将欧阳修评为清代碑学之前驱。所谓“碑学”,与“帖学”相对。书法金石界向有碑帖之争,有人捧碑抑帖,有人捧帖抑碑,各执一词。清代阮元著《北碑南帖论》和《南北书派论》,算是首倡了碑学。从这两本书的书名,也大致能看出分南北论书之意,碑学者大致觉得,北碑多朴拙粗犷,南帖多秀雅俊美。欧阳修呢?他在论及北碑之一“宋文帝神道碑”时说,“南朝士人气尚卑弱,字书工者率以纤劲清媚为佳,未有伟然巨笔如此者”。确有前驱者的意思。我读至此,默默想到自己出门挑书的习性,不乏几分相应啊。
        到了扬州先忙正事,和友人同赴鉴真图书馆捐赠书籍。好大的院子,宽敞清净。一位年轻法师先带我们参观图书馆藏书。我按馆内编目顺序,在书架问找半天,未见《集古录跋尾》,便向法师郑重推荐。理由自然少不了欧阳修做过扬州太守一条,说完又跟法师开玩笑:不过这位是出了名的排佛排道,独尊儒家,收他的书进来,会不会太给他面子了?法师宽厚地笑笑,没说什么。
        正午,在图书馆院内的滴水坊吃斋饭,又和同行友人聊起以前读到的一则欧阳修小故事――他不喜欢佛教,遇到有人谈论佛书,就瞪人家。可他有个儿子小名偏叫“和尚”。人家就问啦,您既不喜佛教,为何还给儿子起这么个小名?欧阳修回答,小孩子起贱名好养活啊,没见好多人家管儿子叫小牛小驴的么?友人听了这故事刚要笑,看看周遭环境,又憋了回去。
        欧阳修读书时,尊唐朝韩愈为先师。.韩是有名的排佛人士,有名篇《原道》纵论佛道之不是,所以欧阳修对佛道,也立场鲜明持批评态度。不过二人风格有所不同,欧阳修比较冷静,不像韩愈那么暴脾气,他反对韩愈“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的激烈做法,认为烧书、占庙绝非明智之举,应该“修其本而胜之”――从根本上改变人心。修本的具体内容是“补其阙,修其废,使王政明,礼义充,则虽有佛,无所施于吾民也”,纯正儒家道统。
       
...
目录:
◎目录
自 序/i
【上 辑】
去扬州,读欧阳修/003
大唐公务员柳宗元/014
武则天与禅师/025
耘于空漠:吴大羽的超越之道/033
势象大美/039
“苦茶”蒋兆和/042
南方人朱新建/048
老树的江湖/057
纸边儿/065
文人骄娇二气/071
沈从文和《沈从文的后半生》/074
汪曾祺的动感/080
三说阿城/084
高尚地吃/101
硬知识与软知识/104
斯泰因与毕加索/108
书籍·记忆·艾柯/114
石黑一雄的厚重/120
读书平常事/124
序言两则/128
互联网编辑十问/137
【下 辑】
立春·抄写/151
雨水·画盐/155
惊蛰·来历/158
春分·隐居/160
清明·墓园/167
谷雨·落伍/171
立夏·暴雨/174
小满·收藏/177
芒种·饮茶/182
夏至·拍电影/184
小暑·报志愿/187
大暑·欲雨/190
立秋·气息/193
处暑·听琴/196
白露·学琴/199
秋分·一人饮/209
寒露·听风/212
霜降·看琴/215
立冬·昆明/218
小雪·书卷气/223
大雪·慢读/226
冬至·艺字/230
小寒·四则/232
大寒·始乱/238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