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分心理学(原书第2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部分心理学(原书第2版)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72.59 6.1折 119 全新

库存47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理查德·C.施瓦茨,(美)玛莎·斯威齐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697725

出版时间2022-0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52页

定价119元

货号SC:9787111697725

上书时间2024-05-09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梦洁,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北京外国语大学管理学和英文文学双学位学士。现居成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主要译著为《愤怒之舞:亲密关系中情绪表达的艺术》《探寻记忆的踪迹:大脑、心灵与往事》等。
主编推荐:
1.现代心理学革命性的开创理论/电影《头脑特工队》的理论原型
内在家庭系统(Internal Family Systems,IFS),俗称部分心理学。

2.IFS创始人权威著作
全面介绍IFS,包括IFS治疗的缘起、核心概念及应用方法等。

3.IFS治疗师的完整指南
包含核心概念
包含治疗师与来访者工作的案例阐释

4.IFS多元心灵范式和去病理化视角
多元心灵:认为我们的内在包含许多不同的部分(子人格)。以靠前的视角来看待人的种种经历和精神状态。
去病例化视角:不给来访者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不以病态和偏见的视角去解读和看待包括自己在内的任何人。
IFS更容易接受强烈的负面情绪,并试图理解它们,而不是反驳它们。处理内心冲突非常精准、安全、强大。

5.IFS教会我们如何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美亚读者留言“对于任何想要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的人来说,这是一本推荐阅读的书。”
内容简介:
内在家庭系统(Internal Family Systems,IFS),俗称部分心理学。理解内在家庭系统(学术)IFS在家庭系统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系统观和整体观的视角看待人的内心世界。它倡导多元心灵范式——认为人的内在包含许多不同的部分(子人格),它们像家庭成员一样相互联系。因此,从学术角度,IFS通常被理解为内在家庭系统。理解部分心理学(临床/咨访)IFS治疗一贯坚持使用来访者觉得舒适和容易的表述。大部分来访者在谈到内在冲突时,都会使用“部分”这个词,它在临床上用起来很有效。IFS创始人理查德·C.施瓦茨将人的内在子人格命名为“部分”,IFS也常被称为部分心理学。IFS去病理化视角与“人们具有某种缺陷或疾病”这种治疗观点相反,IFS取向不会给人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IFS认定人的内在具有自己所需的所有资源,人们无法发挥内在的力量不是因为资源匮乏,而是受到内在和外在特别关系的。因此,IFS致力于帮助人们解除束缚,从而释放内在的力量和资源。本书对IFS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包括IFS的缘起、核心概念及应用方法。书中案例展示了与有创伤、焦虑、抑郁、饮食失调、成瘾和其他行为问题的人一起工作的详细步骤,为治疗师提供了实用的策略。此外,本书还详述了IFS在家庭治疗、夫妻治疗和社会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摘要:
        第1章
    IFS治疗的缘起
    在这个介绍性章节的开头,我(理查德)将和你们分享一段故事,让大家知道IFS疗法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我的父亲泰德·施瓦茨和母亲吉纳维芙·施瓦茨共同养育了六个儿子,我是其中的老大。泰德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内科医生和研究者,在内分泌学领域有过许多重要的发现,他后来成为芝加哥一家大型医疗机构的负责人。虽然我从他那里继承了很多天赋,但一些负担也随之而来。父亲希望儿子们学医,对于作为老大的我,他更是寄予厚望。但我并不擅长学习自然科学(可以说至今依然如此),而且总体上不喜欢上学,这让父亲很生气。我能感觉到他对我的失望。比如,当我拿着成绩单同家时,我能察觉到他时常掩藏不住的强烈不屑,他的这种情绪在我的潜意识中悄悄地滋长着。这些经历使我背上了我们将在本书中说到的“无价值感带来的重负”,这种负担驱使我努力向父亲证明自己的价值。当我尝试创立IFS这一心理治疗方法并面临各种阻力时,这种感受一直作为一种宝贵的驱动力,激励我前行。
    在大学期间,每年暑假,父亲都会在他负责的芝加哥医疗中心给我找份实习工作,通常是在中心的青少年精神病区当助手。我的工作内容是带着病人去打保龄球、游泳或是看电影。这样一来,我和这些孩子的关系总会逐渐亲厚起来。眼看着他们离开家人之后,整个夏天都在好转,我感到欣慰。可第二年夏天,他们的健康状况又会恶化到需要回来住院的程度。由于我大部分时候都是周末工作,所以当孩子们的家长来看他们时,我一般都在会客室,经常目睹家长愤怒地在他们的孩子身上撒气,责备他们给家里人丢了脸的情形。家长走后,我会安慰孩子们,也会问他们:治疗师是否在帮忙处理他们的家庭关系。他们说,治疗师几乎从来不与他们的家人交流,也很少主动和他们的家人说话。尽管治疗师会解释孩子的感受和行为,但大多数时候治疗师只是倾听。如果孩子不说话,那么整个治疗过程就会在沉默中展开。尽管我当时并不了解心理治疗,但还是觉得这样的情况是有问题的。
    有一年夏天,我对一个16岁的可爱的小姑娘特别有好感。她曾经吸食成瘾。她悄悄告诉我,她的父亲猥亵过她。一天,她的父母来医院看她,她的父亲无所事事地瘫坐在一旁,母亲则对她大吼大叫,指责她的自私如何伤害到了他们。第二天,她自杀了。当时我的感受非常复杂,对她遭遇的不公感到尤其愤怒。我决心成为一名心理治疗师,尽自己所能来提供更好的心理治疗。大学期间,我曾上过一门由心理治疗师教授的临床心理学方面的课程,我由此了解到精神分析方法是如何对这些住在医院的青少年起作用的,也知道了心理治疗师为何不让家人参与治疗,为何要和孩子们保持相对较远的人际距离(精神分析后来逐步演变得更为注重关系、来访者的外部环境)。课上还介绍了一些不同于精神分析的治疗方式。
    其中,我对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和弗里茨·珀尔斯(Fritz Perls)的方法特别感兴趣。罗杰斯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我从直觉上相信,他那有别于精神分析师超然立场的共情和关怀的态度十分合情合理。我也被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观点吸引,我赞同人虽
...
目录:
推荐序1

推荐序2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  IFS治疗概论

第1章  IFS治疗的缘起

第2章  个体作为系统而存在

第3章  真我

第4章  负担

第5章  IFS与身体

第6章  治疗师在IFS中的角色

第二部分  个体的IFS治疗

第7章  做好治疗准备

第8章  “内在沟通”与“直接介入”

第9章  发现、聚焦和具体化保护者

第10章  感受、建立关系、探索保护者的恐惧

第11章  改变保护者对立、极化的状态

第12章  卸下被放逐者的负担

第13章  安全开展内在工作

第三部分  伴侣、家庭及更大的系统中的IFS治疗

第14章  IFS模型的家庭观

第15章  在IFS家庭治疗中解除

第16章  在IFS家庭治疗中卸下负担

第17章  IFS疗法用于伴侣治疗

第18章  IFS模型应用于社会文化系统

第四部分  研究与结论

第19章  IFS相关研究

第20章  内在物理定律

术语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