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意/浙江中医临床名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陈意/浙江中医临床名家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51 7.5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夏永良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19013

出版时间2018-04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32页

字数245千字

定价68元

货号SC:9787030619013

上书时间2024-05-10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为学校各学院和附属医院浙江省省级名中医和全国名中医指导老师,以及学校老中医专家。三、统一编写内容与体例以名医成长、成才之路为主线,结合名医学术思想形成、学术经验体会等从不同视角进行撰写,尽量避免与已出版著作内容重复。每本字数要求在10-15万字。
摘要:
    第一章  中医萌芽
        第一节  姓名之由来
        陈者,古也;医者,意也。陈师常笑说:“我从小就和中医有了不解之缘,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1945年6月的一个晴天,陈师呱呱坠地,当时家境清寒,作为长子,父亲希望他能挑起今后家中的“担子”,为陈师取名为“依”。按标准的说法,这是陈师的“曾用名”。“依”者,依靠之意,这一个字满含父母的期待。当时民间能人异士颇多,陈师四岁时,一位相熟的老先生恰来拜访,问及陈师姓名后沉吟半晌,言之此名略有不妥,“依”虽有依靠之意,但恐有皈依佛门、孤苦之嫌,不若替字为“意”。“意”者,有愿望、料想、之意,意即将来无限可期。陈师父母觉得所言有理,由此,陈师之名尘埃落定――陈意。
        陈,古也,有积淀之意,如推陈出新,亦有叙述之意,如陈述;意,有意思、愿望、料想之意,喻嘉言在《寓意草》中有言:“闻之医者意也,一病当前。先以意为运量。后乃经之以法,纬之以方,内经所谓微妙在意是也,医孰无意。”一个“意”字,回味无穷,再加之恰到好处的“陈”,仿若浩瀚的中医经典娓娓道来。陈师总爱把他平时熟稔的医理经文归功于他的名字和医学的渊源,说这才叫“名副其实”。
        当然,陈师幼年时也只是一个活泼的孩童,家中也没有给予特别的中医中药启蒙,更没有行医施药的祖辈,彼时的陈师对即将走上的中医之路自然是毫无预料的。但是,缘分本来就是很玄妙的,在五岁那年,中医之门向陈师缓缓开启。
        第二节  垂髫立岐志
        古时对幼年儿童有特定的称谓,如“总角”“孩提”“豆蔻”“垂髫”等,涵盖了不同的年龄阶段。垂髫指三岁到七八岁的儿童,古时这个岁数的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故以“垂髫”称之。陶渊明《桃花源记》提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和一般人七岁上小学不同,陈师虚龄五岁便开始念小学,早了同龄人至少两年。五岁正是好动的年纪,男孩子尤甚,除了上课时间外,一到下课和平日休息时间,陈师总喜欢在家附近玩耍。而附近有一家名为“存仁堂”的中药店,是陈师同学的父亲所开,也许是好奇的缘故,年幼时的陈师常常到这个中药店玩耍,或是趴在柜台前聚精会神地瞧着医师们诊治患者,抑或是瞪大眼睛望着药师们从一个个药斗中取出不同的中药材,伴随着声声入耳的捣药声、抓药声,乐此不疲。就连当时陈师自己也不知道,对中医中药的兴趣已然在心里萌芽。
        崇拜,尊敬钦佩之意,简单来说就是对有特殊才能、技巧或是有突出贡献之人的尊敬,当然也包括自身对渴望成为同类人的一种憧憬。年仅五岁的陈师心中已经有了崇拜
...
目录:
第一章  中医萌芽
  第一节  姓名之由来
  第二节  垂髫立岐志
  第三节  机缘遇名师
  第四节  苦练“童子功”
  第五节  随诊悟品德
  第六节  医儒不分家
第二章  名师指引
  第一节  “成功不自在”
  第二节  临证贵感悟
  第三节  汲各家所长
  第四节  私淑众名医
第三章  声名鹊起
  第一节  中医大家立风范
  第二节  四季膏方调身心
  第三节  保健专家负重任
  第四节  半生奉献济世人
  第五节  全心全意倡中医
  第六节  中医传承续桃李
第四章  高超医术
  第一节  肝胆病证
  第二节  心系病证
  第三节  脾胃系病证
  第四节  肺系病证
  第五节  肾系病证
  第六节  外感病证
  第七节  气血津液病证
  第八节  肢体经络病证
  第九节  外科病证
  第十节  妇科病证
  第十一节  杂病
第五章  学术成就
  第一节  临诊贵辨证
  第二节  遣方喜调气
  第三节  神治重情志
  第四节  八法以和统
  第五节  湿病忌滋腻
  第六节  湿热宜苦温
  第七节  三言彰医旨
  第八节  哲思致中和
  第九节  临证达三要
  第十节  临诊融五观
  第十一节  妙解中西医
  第十二节  寿元三角说
  第十三节  治肝拟童说
  第十四节  消渴从瘀论
  第十五节  妙笔生案花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