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与唐古特地区:1870-1873年中国高原纪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蒙古与唐古特地区:1870-1873年中国高原纪行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45.24 5.8折 78 全新

库存13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俄尼?米?普尔热瓦尔斯基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ISBN9787500872269

出版时间2018-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64页

定价78元

货号SC:9787500872269

上书时间2024-05-10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尼?米?普尔热瓦尔斯基(1839-1888),俄国军官,地理学家,世界探险目前有名的科学探险家之一,一生曾有四次广义的中亚之旅,总行程超过3万公里,系近代欧洲深入藏北高原、进抵长江上游一人,在地理学及动植物学领域有多项重大发现,以其名字命名的动植物有数十种之多,包括普氏野马、普氏原羚、普氏□、掌叶橐吾等。除了这部根据首次中亚旅行写成的《蒙古与唐古特地区》,还留下《从斋桑经哈密去西藏》等一百一十多种著述,对后世影响深远,读者众多。
主编推荐:
一个普尔热瓦尔斯基或者一个斯坦利就抵得上几十个学术机构和几百本好书。                                                                              ——契诃夫

   他的考察活动的深度与广度,几乎无人能及。                                                                             ——李希霍芬

  普尔热瓦尔斯基为识字的俄国人打开了通往中亚与西藏未知世界的阅读之门。                                              ——奥兰多?费吉斯,《娜塔莎之舞:俄罗斯文化史》

   在近代西方对古老中国”探索与发现”的奇崛大剧中,普尔热瓦尔斯基是斯文赫定、斯坦因等人的先驱,传说与传奇都源于他把神秘的内陆中国呈现给了西方世界,而他的呈现是如此细致有趣,以至于今天的中国读者人可以从中受益。

                   ——罗新,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

  探险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也可以说在世界上知名度优选的),当数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瑞典人斯文?赫定,英国人斯坦因。这就是中国西部探险目前的“三斯”。              
              ——杨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有名西域文化专家,探险家
内容简介:
"1970年,科学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开启了第一次中国之行,此次考察历时三年,随后他将此次经历记录在这部书里,详细描述了自己的旅行经过,并公布了探险所获得的材料。这部书给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被译为欧洲多国文字,并且多次印刷出版。

普尔热瓦尔斯基的这次中国之行主要往返于两大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之间,他的行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北京西行穿越内蒙古高原到达阿拉善沙漠,然后原路返回北京,此次行程约三千七百公里。第二阶段,自北京重新回到阿拉善后,普尔热瓦尔斯基一行与一支唐古特人商队结伴来到西宁,随后抵达梦寐以求的青海湖,再经柴达木盆地向南登上藏北高原。这是欧洲人首次深入黄河和长江上游。
对于自己的首次中国之行,普尔热瓦尔斯基确定的任务是:“首先是对自然地理的考察,以及对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动物学研究;民族学的考察则尽可能地进行。”其实他的四次中国之行,都遵循了这样一个统一“体例”,而正是因为考察的“科学性”才使他扬名于世。普尔热瓦尔斯基的首次中国之行大致上重复了古伯察走过的道路,但显而易见的是,他的行程更富有科学成果,而这是建立在认真的勘测和记录的基础之上的。这次中国之行,普尔热瓦尔斯基收集鸟类二百多种,标本一千余件;各种哺乳动物四十余种,标本一百三十件;昆虫标本三千多件;植物五百多种,标本四千件。

普尔热瓦尔斯基的书对我们来说,不仅有趣,而且有益。这是我们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在当前中国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时,我们需要把握时代的律动,需要积累更多的“在地”知识,需要更多的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与交流,需要更加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
"
摘要:
    出发前夕―俄中两国间的邮政事务―从恰克图启程―库伦(乌尔嘎)一带的自然特征―库伦城概览―戈壁荒漠―戈壁的特征―荒漠中的动植物―察哈尔人的疆土―蒙古高原边缘的山脉―卡尔干(张家口)―贩运茶叶的商队―长城―初识中国人―抵达北京
        1870年11月初,我和年轻旅伴米哈伊尔?佩利佐夫乘坐驿车,饱经颠簸,到达恰克图。这是我们在蒙古和相邻的亚洲内陆旅行的起点。初次来到恰克图,便有一种置身异域之感。穿街过市的驼队,颧骨突起、晒得黝黑的蒙古人的脸庞,男人们拖在脑后的长辫子,还有怪腔怪调、不可理喻的陌生语言……所有这些全都预示着,我们即将远离故土,与我们珍爱的一切久别。很难摆脱这种凄恻的念头,但这也是我青春年少时的梦想。随着行期的临近,期待的愉悦渐渐化解了心头的忧郁。
        对于此次漫长旅程中可能遭遇的情况,我们一无所知,故而决定先去北京,等中国政府签发了通行护照之后,再向天朝帝国封闭而神秘的疆域进发。向我们提出建议的是时任俄国驻中国公使弗兰格里将军,他始终对我们关怀备至,考察的全部成果与他密不可分。后来,我们刚一走出北京地界,即刻感受到中国外交部直接签发的护照比恰克图边防长官的通行证管用得多。每到一处,这种护照都让我们在当地居民眼中身价倍增,在中国境内旅行,这一点非常重要,坦率地说,甚至在中国以外也有用处。
        欧洲人从恰克图到北京有两种交通方式:要么搭乘邮驿马车,要么和蒙古驼队的主人谈妥,骑骆驼穿越大戈壁。
        俄中两国经由蒙古的邮政往来是由《天津条约》(1858年)和《北京条约》(1860年)确定的。根据这两项条约,俄国政府有权自行组织传送从恰克图到北京和天津的紧急邮件,轻重大小一概不论。邮件先由蒙古人运送到卡尔干,接下来的事务交给中国汉人来完成。俄国在四个城市设立了邮政站点:乌尔嘎、张家口、北京、天津。每一处的长官都是俄罗斯人,不但负责内部管理,而且监督邮件的运送。从恰克图至天津,小型邮包的传送每个月有三趟,用马匹驮运,每趟单程只需两个星期;大型邮包的传送,每月只有一趟,用骆驼驮运,同时须由两名事先在恰克图全副武装的哥萨克押运,二十到二十四天可抵达目的地。经蒙古运送的邮包价值约为17000卢布,沿途四个站点收取的费用不超过3000卢布。
        此外,中国政府有责任满足俄国驻北京传教使团及外交使节的需求,每三个月承担一次恰克图至北京大型邮包的往返费用,每次重量不超过80普特(1310公斤)。
        俄国政府和驻北京使馆之间的紧要公文,由俄国公务人员充任信使进行传送。信使出发之前,俄中双方将预先得到通知,中国和蒙古之间所有驿站上须备好车马。俄国信使由中国政府提供双轮马车。
...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从恰克图至北京 / 1
第二章     蒙古人 / 33
第三章     蒙古高原东南边缘(一) / 69
第四章     蒙古高原东南边缘(二)/ 102
第五章     鄂尔多斯 / 132
第六章     阿拉善  / 160
第七章     重返张家口 / 186
第八章再次考察阿拉善 / 198
第九章甘肃省 / 222
第十章唐古特人 / 258
第十一章   青海湖和柴达木 / 268
第十二章   藏北高原 / 289
第十三章   青海湖和祁连山地的春天 / 324
第十四章   从阿拉善穿越戈壁腹地前往库伦/ 34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