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国的技艺 统治不可统治之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帝国的技艺 统治不可统治之地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47.4 6.0折 79 全新

库存3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非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42831

出版时间2021-12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80页

字数350千字

定价79元

货号SC:9787559842831

上书时间2024-05-09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郑非,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任教于上海政法学院,从事比较政治研究,对族群政治、帝国政治与后发展国家政党政治感兴趣。
主编推荐:
※大众政治兴起,古代帝国失效,当代读者更应关注近代帝国大众政治到来,掠夺型政府消失,以前被“官民关系”遮掩的族群问题必须在大众政治的框架内得到解决。近代之前,几乎没有一个人类社会有和异己携手共建政治共同体的经验,古代帝国是机械堆积的结果,依赖的是人民的政治冷漠与顺从。从这个角度讲,古代帝国都几乎不是什么让人惊异、眼睛一亮的创举。我们很难说,古代帝国的治理术对现代政治实践能有什么借鉴作用,真正需要观察的,是那些活动在大众政治年代里的帝国。各近代欧洲帝国的多元性更强,观察它们如何应对大众政治年代所带来的压力,不仅能使我们看到人类政治想象与政治设计的界限,同时也能为现代一些限于多元社会纷争的国度提供某些历史教训,因为它们有的时候也是在“统治不可统治之地”。※详述近代帝国的统治压力与应对之道,提纲挈领勾勒帝国的技艺帝国压力来自内外两个层面 :在内,帝国的扩张、发展与维持会冲击核心区既有的社会、文化与经济形态,从而破坏本地的政治平衡。在外,近代环境下,核心区对边缘区的统治不能只是简单地以军事优势为基础的统治,而必须有一定的法理基础 ;过去那种上下统治关系,必须以“群群关系”替代,而此群群关系自然也对帝国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挑战。为了应对帝国压力,帝国会在正式/非正式、吸纳/隔离两个维度上移动,以此来避免或减弱帝国压力。帝国可以选择一个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制度框架,这决定了帝国是否有一个等级式的集中控制体制,帝国中心与属地之间的政治关系是否得到明确说明,权责划分是否明确,边缘属地的官员是由中央指定还是地方产生,以及,在非正式管道层面,中央—属地政府官员之间的交往是重在协商一致还是依靠律令。此外,帝国的本部人群对待属地人民也可以持两种态度。一种是“内外有别”,将属地的人民与本部的人民分别看待 ;另一种则不做此区分,赋予所有人群以统一的政治公民身份(或认为他们有资格获得此身份)。前者是一种政治隔离
...
内容简介:
帝国,作为一种主要的人类政治构造,航行在民族主义时代的风暴中。帝国的掌舵者们,并没有温柔地走进那个良夜。有些船搁浅了,有些船则被时代大潮打成了碎片。他们所遭遇的困难,现在仍然困扰着一些多民族国家。对我们而言,观察这些水手的举动,即使是他们在礁石上撞得粉碎的时候,仍然是有益的,不仅能使我们看到人类政治想象与政治设计的界限,同时也能为现代一些限于多元社会纷争的国度提供某些历史教训,因为它们有的时候也是在“统治不可统治之地”。大众政治兴起,民族主义抬头,统治日益失效,边缘离心离德。面对压力,近代帝国选择了不同的应对之道,也选择了不同的未来。
摘要:
        第一章
    帝国压力与帝国之道
    一帝国压力
    近代帝国如何统治其属民是本书主要关注的话题。在以下的章节中,我会试图回答这样一些问题:
    1.各近代欧洲帝国在治理其帝国时,有哪些政治思路?这些政治思路是否在它们的帝国实践中一以贯之?
    2.为了应对帝国压力,各帝国有哪些政制构建?这些政制的功能何在?
    3.各帝国中心与边缘地方的政治关系是什么样的?各边缘地方有什么样的政治地位?
    4.各帝国内边缘社会普通成员地位如何?是被视为统一共同体的公民呢,还是隔离社会的成员?
    5.帝国统治阶级与边缘精英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6.各帝国内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地位是什么样的?帝国是怎么看待、应对它们之间的差距的?
    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背景——“帝国压力”。英国历史社会学家朗西曼(W.G.Runciman)就曾经描述过历史上的帝国统治者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苦恼:“成本如此之高,距离如此之长,边境如此之暴露,收入如此之难以捉摸,管理如此之麻烦,怨恨如此之顽固,族群和部落忠诚如此之根深蒂固,贸易路线如此之充满敲诈、走私和偷盗,对手的敌意如此之大,对优选军事技术的垄断如此之短。”1
    到了近代,帝国的统治者们还要加上新的苦恼:原先大体还算顺服的普通臣民开始对政府提出了政治要求,而帝国现有的政制难以容纳、安排,这就产生了新的紧张,此即本书重点关注之帝国压力。
    这种压力既来自帝国中心/本部,也来自帝国边缘部分。但让我们先从中心/本部说起。
    在一个大众政治兴起并逐渐发挥影响的时代,帝国不再只是少数统治者的事业。在一个民众、社会精英能够对政治发挥一定影响力的时代,帝国的扩大与维持,不可避免地要对帝国中心/本部的社会与政治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也会产生反击的力量。
    玛丽·比尔德在《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中就引人入胜地描写过罗马的扩张对罗马本身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部分罗马人对扩张的抵制。她说,是“帝国造就了皇帝”,而不是“皇帝造就了帝国”。这个观点并不新奇,至少在罗马共和国末期就成为时人共识,即正是罗马的扩张最终颠覆了共和国:对外征服带来了巨额的财富,也割裂了罗马社会,制造了共和国覆亡的经济、社会、军事、政治和心理条件。1例如,正是在连绵不断的长期征服战争中,罗马不拿薪酬或薪酬低微的公民军队解体,为扩充兵源,城市极贫阶层被容许入伍成为雇佣军,此后又演变成“兵为将有”的私家军队,最后制造出了苏拉、庞培、克拉苏和恺撒之类的人。
    对外扩张对罗马造成的冲击不仅仅是为体制引入了某种隐患,还包括更具体的文化和政治社会层面的冲击。玛丽·比尔德饶有兴趣地提到,公元前2世纪和公元前1世纪的许多罗马雕像将人物描绘成老迈、皱纹堆垒和饱经风霜的样子,同希腊雕像中的青春姿态恰成截然对比。2其原因部分是罗马贵族对希腊文化的“入侵”(尽管对方是被征服者)感到不安,认为罗马人讲究实际、吃苦耐劳的德性受到了奢侈、腐化与懒惰的东方价值的“侵蚀”。
    P51-53

目录:
序言  航行在民族主义的风暴中

引言  “帝国”的“通词膨胀”与古今之变

一 帝国是什么?

二 帝国的古今之变

三 为什么研究近代帝国?

第一章  帝国压力与帝国之道

一 帝国压力

二 帝国的分类

三 假说:帝国的应对之道

第二章  英帝国

一 反帝国主义

二 美国革命与帝国宪法

三 帝国改革运动:1837—1869

四 帝国联邦运动

五 社会隔离

第三章  法帝国

一 法帝国的源流与动力

二 帝国的治理方针

三 历史惯性与共和主义意识形态

四 帝国治理的后果

五 法帝国的终结:帝国改革计划的失败

第四章  奥地利—哈布斯堡帝国

一 帝国的由来与诸次改革

二 集权—隔离政治

三 制度隔离的效果

第五章  俄罗斯帝国

一 没有“帝国民族”的帝国

二 一个非正式的帝国

三 波兰综合征

四 俄罗斯化及其后果

五 俄罗斯化与革命

结语  帝国比较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