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评中国3:用温和的坚定抗拒冷漠(签章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时评中国3:用温和的坚定抗拒冷漠(签章版)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48.24 6.7折 72 全新

库存134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曹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21201

出版时间2021-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纸张胶版纸

页数508页

字数440千字

定价72元

货号SC:9787301321201

上书时间2024-05-08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中国青年报》编委、编辑,新闻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评论业界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中宣部、“双千计划”入选者,七次获“中国新闻奖”,第五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得主,著有《时评写作十讲》《时评写作十六讲》《时评中国》系列、《守脑如玉》《北大熏出来的评论》等,多家报纸和电视台特约评论员。连续多年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授新闻评论课程。多次给中学生讲授高考作文写作和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主编推荐:
1. 第五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得主,知名时事评论员曹林时评新作
2. 《时评中国》系列升级版,新增“时评这样写”——评论方法训练 + 评论思维培养 + 评论视野拓展 + 评论知识积累
3. 众多北大学子×评论课老师×新闻学院院长×知名评论员×中学语文老师×高中生家长倾情推荐
内容简介:
在越来越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当下,面对舆论场的喧嚣、变幻与混乱,挑战、扭曲着那些被我们视为常识的价值时,需要时事评论来扮演公共价值和常识的守望者的角色,用理智与不妥协,用温和的坚定,匡正一个社会的正直与良知的水位。这也是知名时事评论员曹林通过本书所精选的时评文章,尝试向读者传达的关于一名评论人正直与正义的言论努力。本书分为“抗疫观察”“不同观点”“不平则鸣”“媒介素养”“冰点暖评”“读书杂记”六辑,继续关注社会焦点、民生热点、舆论沸点,以作者一直以来秉持的理性耐心讲理,用犀利且不乏温暖的文字,介入社会的良性运行与舆论的正向引导。
随着时评写作近年来在高考等晋升性考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时评中国》系列升级版,本书在每辑新增“时评这样写”,为时评写作学习者提供具有实操性的写作指导,例如,如何“把握大事件的舆论水温”,如何“在别人停止思考的地方多思考五分钟”,如何“在锚定靶子中让评论写作‘热启动’”,如何“借助比喻和意向的延伸去拓展思维”,如何“善于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如何“多读书,积累写作问题意识和对话资本”。
摘要:
        时评这样写  把握大事件的舆论水温
    评论写作,像疫情这样把全民卷入其中的大事件,是无法回避的。评论员要做的是,把握这种“全民话题”的舆论水温,沉浸到舆论场中,感知公众的痛点、泪点、吐槽点和关切点,在话题的同温层与公众对话。
    比如这一辑的第一篇,也是我抗疫评论的开篇,呼吁“铁路民航取消退票费”,就是评论对公众痛点的敏锐捕捉,所发出的有前瞻性的声音。身在舆论场中,感知到疫情非同寻常,很多在“春运”中买了票准备回家或旅游的人都很纠结,要不要退票?铁路和民航反应总会慢一拍,缓慢的决策程序往往需要舆论推一把。我意识到这是公众很大的关切点,这就是当时的舆论水温,便连夜第一时间推出了这篇评论。舆论迅速形成共振,第二天铁路和民航便做出反应,取消退票费。
    有些在传统媒体待久的评论员,常被网友称作“网络外来人口”。何谓“外来人口”?就是网络土著觉得你不是“本地人”,而是外人,不知道舆论水温,在情感上跟公众。隔”着,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关注点永远错位,无法形成对话。要么太冰,让人觉得不识人间冷暖,不关心民间疾苦;要么太热,用力过猛,变成“低级红”或者“高级黑”,成为网络大型车祸翻车现场。
    比如抗疫初期,日本友人慷慨解囊力助我们紧缺的医疗物资,“风月同天”“明月何曾是两乡”让我们感受到了邻居和全球命运共同体的友善。如果沉浸在舆论场,应该能感知到的舆论水温是。国人对友人援助的感激感恩感动”,对“风月同天”的共情感——这些是舆论的主流情感。这时候,如果有评论将“风月同天”与“武汉加油”对立起来,就是对公众情感的冒犯,就会被舆论之水烫着。明明全国人民对付出了很多的武汉人民充满感恩意识,却要让还在承受禁足之痛的武汉人去学会感恩,对舆论水温如此无知,也会被狠狠地烫着。
    评论员最敏锐的触觉,应该是用这种情理触觉去敏锐地捕捉问题,寻找到最能激起共鸣的评论点,用有分寸感的方式把观点表达出来。舆论与评论有一个时差,公众“普遍关切”常常会以某种不那么明显的、潜在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舆论表层是看不见的。但新闻人和评论员能及时捕捉到这种“潜在情感表达”,用清晰的文字、精炼的逻辑和有传播力的方式表现出来,激起集体共鸣。这就是很多评论能够一下击中人心的原因,让人觉得事情就在那里,但普通人没有意识到,而评论说出了人们的心里话,评论把代表着普遍想法的观点清晰地表达出来,把别人也能说却没法说得这么到位、精彩的道理讲出来,凝聚了共识。比如,公众已经很厌恶很多地方那种过度防控了,但没有直接清晰的表达,需要评论去“代言”和“爆破”。
    评论是一种对话,你首先得了解别人的想法,了解一个议题所形成的讨论,了解这些讨论的问题意识和焦点,把握舆论水温,你的评论才能跟这个话题对得上话。
    建议铁路民航取消退票费为防疫做贡献
    多地一夜增长的不明肺炎患者数字,让本已进入春节氛围的公众,神经高度紧张起来,当年“非典”的沉痛教训、“人传人”的确证消息,加上春运的人群大迁徙,让官方和民众丝毫不敢懈怠,自上而下启动严密防控模
...
目录:
自 序 世界越充满不确定,越考验评论的正直与良知

第*辑 抗疫观察

● 时评这样写 把握大事件的舆论水温
建议铁路民航取消退票费为防疫做贡献
请别用“封城”的说法:城外听着安全,城里听着不安
请停止挖路和泄露隐私,别以违法之毒攻肺炎之毒
盲目要求员工提前返岗有违法律和专业
响应“*高法”公众号为8 人正名,拔掉人心中这根刺
愿红十字会能读懂公众骂声中有劲使不上的痛感
别骂抢双黄连的人,他们是疫情迷信链的受害者
各地拼命吹自己,反让人对防控不太放心
发现来盛传的众多谣言有几个共同点
不是欠不欠理,大理就是抢劫
这一页是翻不过去的,没有道歉的纪念很苍白
如果那是谣言,这十多天人们造过多少谣
没有疫情教育的“停课不停学”不如不学
我不觉得喊“武汉加油”是没文化的表现
不办几个“**黑”刹不住过度防控的妖风
那段“汉骂”你们听得想笑,但我听了想哭
“狠人狠话”中拼命的武汉,让人看到希望
信不信,“逼捐”的多是那种自己分文不掏的人
如何理解钟南山说“疫情不一定发源在中国”
不配合记者的张文宏,是对新闻的*好尊重
武汉人的刚,刚得气壮山河
保护老实人张文宏,别让他招惹敌意
读懂民意的水温才不会被烫着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