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含水油田储层沉积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高含水油田储层沉积学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76 7.5折 368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昌民//尹太举//张尚锋//李少华//尹艳树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16275

出版时间2017-03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711页

字数1091千字

定价368元

货号SC:9787030516275

上书时间2024-05-08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项目组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作者等组成的项目组结合国家攻关项目、国家重大专项以及油田横向资助课题,以提高油藏采收率为最终追求,以油藏精细表征为目的,以沉积学理论为主线,在包括大庆、胜利、大港、中原、河南、青海、长庆等高含水油田开展储层沉积学研究所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摘要:
    第1章 储层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1.1 地质层次律
    1.1.1 宇宙与地球的层次性特征
    宇宙是有层次结构的。太阳系的直径约120×l08km,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和它们的卫星及数以万的小行星、数小亿的彗星和岩块、陨星及巨量的尘埃和气体物质(图1.1)。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其直径约140×l04km,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是太阳的八大行星,优选的行星木星的直径约14×l04km。地球有一个卫星,就是月球,土星有17颗卫星。
    图1.1 太阳系结构图
    显示以太阳为中心,八大行星呈环状环绕形成圈层结构,每个卫星有各自的卫星环绕
    2500×108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更巨大的天体系统——银河系。银河系直径约10×104光年,其中大部分恒星和星际物质集中在一个扁球状的空间内,正面看去则呈旋涡状。其中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一个旋臂中(图1.2)。
    银河系外大约有10×108个河外星系,星系聚集成大大小小的星系团,每个星系团约有百余个星系,直径达上千万光年,银河系等40个星系构成的星系团叫本星系群。若干星系团集聚在一起构成更大、更高一层次的天体系统叫超星系团,本星系群和其附近的约50个星系团构成的超星系团叫做本超星系团(本超星团)。
    本超星团构成一个丝状结构,其长度达70×l06~150×106光年。丝状结构与空洞构成长城,空洞指的是丝状结构之间的空间,空洞中只包含很少或接近不包含任何星系。长城是目前所知宇宙中被观察到的最巨大非结构。天文观测范围已经扩展到200×108光年的广阔空间,它称为总星系。
    图1.2 银河系的结构图
    不同的天文体系具有其固有的运动规律,身处宇宙中的地球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的天文体系的影响,已经可以确认的有银地系统、日地系统和月地系统的影响,天体运行的轨道、速度、周期及其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对地球的构造运动、气候和环境产生重要的作用,但不同天体对地球产生作用的方式、规模和引起地球的构造、沉积、生物等方面的变化各不相同。
    地球本身存在明显的层次性特征。从垂向上看,地球分为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外部结构主要包括地球的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和岩石圈,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等(表1.1)。从平面上考察,地球各处的地壳和地幔的厚度、物质成分各不相同,这样造成了平面上的分带性。地壳平
...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储层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1
1.1 地质层次律 1
1.1.1 宇宙与地球的层次性特征 1
1.1.2 地质系统层次性的哲学思考 4
1.1.3 地质层次的划分原则 5
1.1.4 地质层次律的规律 7
1.1.5 地质层次律的认识论方法论意义 9
1.2 储层层次分析法原理 10
1.2.1 层次表征与层次建模的理论依据 10
1.2.2 层次分析的目的 11
1.2.3 储层层次分析的基本思路 11
1.3 储层层次划分与对比方法 15
1.3.1 储层层次划分与对比的沉积学基础 15
1.3.2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思路 16
1.3.3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法 17
1.4 坪北油田长4+5段——长6段油层组基准面旋回层次分析 22
1.4.1 基准面旋回的层次划分 22
1.4.2 长4+5段长6段油层组的层次划分与对比24
1.5 双河油田泥质隔层的层次分析 27
1.5.1 隔层屡次分析的原理 27
1.5.2 隔层层次划分 28
1.5.3 隔层层次描述 28
1.5.4 隔层层次解释 31
1.5.5 隔层层次预测 32
1.6 马厂油田储层层次结构分析 34
1.6.1 马厂油田储层层次划分 34
1.6.2 层次实体分析 34
1.6.3 单砂体储层建筑结构模型 36
1.7 周清庄生物屑灰岩储层的定量层次分析 38
1.7.1 地质背景 38
1.7.2 储集体规模预测 38
1.7.3 储层非均质性层次分析 39
1.8 低效气藏成因层次剖析 43
1.8.1 第1层次:生产层面 43
1.8.2 第2层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