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精)/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精)/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48.95 5.5折 89 全新

库存19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阎步克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3264094

出版时间2021-03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15页

字数279千字

定价89元

货号SC:9787303264094

上书时间2024-05-08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阎步克,1954年11月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专业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史。主要著作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政治文明》《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译著《官僚制》《帝国的政治体系》,及史学论文百余篇。
内容简介:
    本书以成立于汉,并最终在隋唐演变为科举制的察举选官制度的七八百年变迁历程,作为研究对象。书中把官僚制理性行政、帝国政体下的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以及作为帝国官僚来源的知识群体的动态,作为制约察举制变迁的三个主要动因。由此出发,对大量相关史料进行了考订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察举制中的“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及“以名取人”、“以族取人”因素的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及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精到阐述。从而对这一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向科举制的演变,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解释。
目录:
第一部分  两汉时期
  第一章  儒生、文吏与“四科”
    一、察举诸科的渊源推测
    二、儒生参政、“以德取人”与察举制之成立
    三、“四科”之考析
    四、察举与任子
    附录  察举诸科杂考
  第二章  “授试以职”与“必累功劳”
    一、“授试以职”考述
    二、“以能取人”
    三、儒生与文吏的冲突与融合
  第三章  阳嘉新制
    一、阳嘉新制考述
    二、阳嘉新制的来源
    三、等第与黜落
    四、黄琼“四科”
    五、“以文取人”
  第四章  汉末的选官危机
    一、选官的腐败
    二、“以名取人”
    三、“以族取人”
第二部分  曹魏时期
  第五章  曹魏察举之变迁
    一、特科与岁科
    二、“贡士以经学为先”
    三、“四科”与“明法”
    四、郎吏试经与学校课试
  第六章  “名实”问题与“清途”的兴起
    一、名实本末的对立
    二、崇本责实之对策
    三、从“黄散”看“清途”的兴起
    四、“清途”与选官格局的变迁
第三部分  两晋时期
  第七章  晋代察举之变迁
    一、察举特科
    二、秀才对策制度
    三、察举考试之等第和任用
    四、其他科目
    五、学校试经入仕制度
    附录  魏晋的散郎
  第八章  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
    一、九品中正制与“清途”的配合
    二、两种选官倾向的冲突
    三、察举科目与乡品评定
    附录  甲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