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基金会发展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企业基金会发展研究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6.04 5.3折 68 全新

库存1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司开玲

出版社中国商务出版社

ISBN9787510349881

出版时间2024-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纸张胶版纸

页数208页

字数103千字

定价68元

货号SC:9787510349881

上书时间2024-05-08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司开玲,女,1982年出生,江苏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与社会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苏州市金螳螂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博士后流动站联合招收博士后。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0余篇。长期从事环境问题研究,近年来关注企业基金会发展、残障社会工作等研究议题。
内容简介:
企业型基金会是特定历史时空条件下的产物。对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来说,它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认识这一新生事物?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本书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描述并阐释企业型基金会的发展。首先,企业型基金会的发展扎根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其次,企业型基金会的发展浸润在当下的社会现实之中。最后,企业基金会的发展受限于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本书通过对九家企业型基金会的实地调研,笔者发现,在现阶段,企业型基金会占据非常好的优势资源,在参与国家重大战略、推动民生服务和促进地方慈善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其发展生态中也存在一些脆弱环节。一方面,企业型基金会的发展与企业之间存在高度黏合关系,它依赖企业为其提供人力、场所、办公设备等生存资源。另一方面,企业型基金会与管理机构、社会组织、受助人的联结薄弱。企业型基金会与管理机构的关系上,更偏重于“被管理”这一单向的权力关系,而缺乏建言献策、沟通协调等互惠功能;在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上,缺乏沟通协调、专业力量借用等组织动员能力;在与受助人的关系中,更偏向于完成科层制目标,缺乏对受助人的深入理解和认同。这些脆弱环节的存在,既可能给企业型基金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风险,也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集约利用,有碍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基于上述认识,结合企业型基金会从业人员的经验,本书提出了企业型基金会发展的社会生态良性模型,围绕互动关系构建互惠性的社会生态模型,以期对企业型基金会的未来发展有所助益。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企业基金会发展的社会传统

第一节 慈善的社会思想史

第二节 善会善堂研究

第三章 企业基金会发展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新时代的慈善观

第二节 商业的发展和资本概念的普及

第三节 共同富裕与第三次分配

第四节 地方性的慈善文化

第四章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基金会的发展

第一节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第二节 新时代企业家慈善精神的共性特质

第三节 企业家慈善精神对基金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企业基金会发展的社会生态关系网络

第一节 企业与企业基金会的黏合

第二节 行政管理与企业基金会发展的规范化

第三节 专业机构与企业基金会发展的关系

第四节 企业型基金会发展社会生态关系网络的诊断

第五节 企业型基金会社会生态“良性发展”模型的探索

附录1 实地调研访谈提纲

附录2 接受调研的九家企业型基金会的基本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