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园拾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燕园拾尘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1.96 6.8折 47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曙光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75306

出版时间2016-12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纸张胶版纸

页数272页

字数150千字

定价47元

货号SC:9787301275306

上书时间2024-05-08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曙光,笔名舒旷,山东莱州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1990年考入北京大学,先后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出版经济学著作20余部,发表经济学论文百余篇,并有数部散文集与诗集行世。
主编推荐:
    青春只有一次,那些岁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镌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    《燕园拾尘:北大生命成长手记》文章大多写于大学生活期间,能够与初入大学生活的青年人产生强烈共鸣,其基调积极向上,语言活泼跳脱,充满思辨的魅力。
精彩内容:
自序一夜里捧读《拾尘》,倒像是在看另一个灵魂的独白,看另外一个生命的成长日记。遥远的记忆纷至沓来。二十年的岁月仿佛在一瞬间回放。这是一些久违了的文字!虽然或许浅稚,却是诚恳、朴素而没有矫饰。前人有言:“愧赧对少作”。然而,当我在深夜摩挲这些散发着少年情怀的激扬文字,却并不惭愧羞赧。因为那是一个人生命中最真诚无伪的内心独白。有何羞愧?《拾尘》大部分篇什写于1990至2000年间。初版10余年以来,这些独白式的心灵自述获得了很多美好的回应,这是我感到幸运又惶恐的。幸运的是我获得了这么多宝贵的同道者,惶恐的是唯恐自己会辜负这些心灵上的密友与同道。一个陌生的朋友在博客留言:“拜读先生的《燕园拾尘》,十年了。在我心灵遭受困扰的时刻,有幸这本书给过我莫大抚慰。感谢先生。”一个年轻朋友在电子邮件里说:“前两天我在朋友的床上发现了《燕园拾尘》,翻了几页,很喜欢,便向他借了回去看,在温暖的黄色灯光下,我轻轻地翻动着书页,细细体味其中含义隽永的语句,有时得到共鸣,潮湿了眼睛。我很感谢您写了这本书。”读到这些温暖的回应,我一直觉得,写作者与读者,实质上就是精神上的兄弟。我们并肩走在旅途上,彼此扶携,彼此鼓舞,彼此砥砺,也相互警醒,相互批判。一本书,在无数心灵之间辗转流布,就是一群精神上的同道者跨越时空的喊话。一本书的命运此时远远超越了一个人的命运。一千年前,陈子昂登上高处,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然而,通过文字,诗人可以穿越时空,既与古人同游,又润泽与启迪后来者。虽天地悠悠,逝者如斯,然而人生代代无穷,他们隔着遥远的时空相互呼应,相互唱和,相互瞩望,相互致意,又有何叹!二这本小册子所探求的,是永远的成长主题。一个人,应该永远在成长,永远在路上,永远追寻和探求自己的内心,永远对生命怀着深沉的敬意、温情的盼望,永远坚定地站在大地上咏唱。每一段生命都
...
内容简介:
    《燕园拾尘:北大生命成长手记》是作者“燕园四记”丛书中的一本。这套丛书阐述了作者对人生虔诚而沉静的思考,以及对母校北大精神的深刻体悟。本书初版于十五年前,初版后在青年学子中引起热烈反响。在这部散文集里,既有对于生命成长的深邃而冷静的领悟,也有与北大名师大家们跨越时代的心灵对话;既有对燕园生活的缅怀省思,也有对北大文化性格和精神魅力的独特体察,处处披露了一个北大学子宝贵的心灵历练。    该书郑重而朴素,格调清雅,文笔酣畅,充满对于生命与情感的明哲而虔诚的感悟。
摘要:
    隐忍、舍弃与征服:“用痛苦换来的欢乐”——读《贝多芬传》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傅雷:《贝多芬传》译者序窗子外面是京城惯见的春季的狂风,在宇宙间万物生意盎然的时刻,这狂乱干燥的风似乎是一种关于人生与成长的很为贴切的暗示和象征:在春树如云百花葳蕤的春季,我们却不得不忍耐晦黯的春寒料峭的早晨,不得不在夹杂着黄尘的狂风里瞩望人生的成长,不得不忍受痛苦以至于绝望的折磨以达到生命的升华。任何成长都不是没有代价的,对于那些敏感于自己的内心的人而言,成长的每一步似乎都如同跋涉在凄风苦雨之间,在经受了心灵的巨大创痛之后才能使生命很终臻至圆满的境地。被鲜花与凯旋一样的岁月所围绕的少年时代,很难体悟生命里艰辛与苦难的一面,他们尚陶醉在自我的曼妙的幻梦之中,真实的世界中所上演的哀伤与挫折只是他们在文艺中所想象和虚构的影像,而当苦难真正降临的瞬间,他们却往往将这些痛苦加以诗意地夸大,陷于一种颠倒、紊乱和绝望的状态而不能自拔。于是苦难非但不能滋养和壮大他们的心灵,反而会毁灭他们的信仰,扑杀他们玫瑰色的梦境,戕害他们对于人生的热切的希望。我常说,燕园是一个散发着浓郁的诗歌与梦想气息的园子,然而在青春的明朗蓬勃的朝气之中,也隐隐地流动着一种狂躁不安的情绪,一种在人生的磨折面前致命的犹疑。在燕园,有许多青春的脆弱的灵魂尚徘徊在生命的绝望的气息里,不能鼓舞起心灵的伟大的力,不能以隐忍坚定的心志抗拒苦难,反而沉溺于迷茫、哀怨和失意的自我暗示之中,以致接近丧失了生的意志。我对这些青春的生命充满了痛惜。苦难是人生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我们可以想象没有苦难的人生吗?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人可以不经过痛苦的孤独的磨折就克服了自身的平庸凡俗从而成就一种完整灿烂的人生吗?当苦难到来的辰光,我们相信,就连意志很为坚定的心灵也会感到些许的犹疑并产生对于人生的诘问,就如同耶稣在走向十字架前对自身命运和历程的深沉痛苦的反省。然而苦难是不可逃避的一种宿命,而且愈是那些不甘于凡庸的很好的心灵,就愈是会遭受这种宿命的执着的困扰和打击。对于这些注定卓尔不群的人而言,人生在它开启的时候,真是如同一场悲惨的斗争,那是一场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之中展开的斗争。那些在患难中艰辛跋涉的时光,成为人生中较为的印记,记录着被焦虑、绝望、彷徨和愤世嫉俗所笼罩的岁月。然而我们永远要记住,没有一个伟大的心灵不是由长期的患难而铸就的。当我们因着自身的痛苦的命运而怨叹哀伤不知所措的时刻,我们不要忘记我们还有无数的同道者,他们与我们一同担当着人生中苦难的命运,一同注释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古老格言。罗曼·罗兰在为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所作的传记的序言中,曾经写着这样的话,这话是足以鼓舞我们关于人生的信仰,并坚信在我们遭受患难的时刻不会孤单的:这些传记中人的生涯,几乎都是一种长期的受难。或
...
目录:
《燕园拾尘》目录第三版自序 ... 001第二版自序 ... 009版自序 ... 011寂寞而勇敢地担当生命 ... 019千代野的木桶 ... 025卓然不群的另类姿态 ... 030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 038倾听生命里较为的黎明 ... 049隐忍、舍弃与征服:“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 058不完美的现实与完美的实现 ... 067自省和感知:创造内心的秩序 ... 073生存的从容与悲剧性的陶醉 ... 079爱:虔敬而沉静地等待 ... 085爱与欲:一种诗化哲学的观照 ... 092诗人之梦:论诗歌与梦想 ... 099从容的坚守与高贵的疏离 ... 106炼狱和再生 ... 110在大众的信条下呼吸自如 ... 115在自己的精神领地里做酋长 ... 123心灵的成长与壮大是生命的源泉与归宿 ... 132内心宁静与幸福的奥秘 ... 135爱你的寂寞,珍惜默思的时光 ... 139永远领受和体味广大的生活 ... 143遥远的生命感召 ... 146眼泪让爱更加深沉清澈 ... 151只有爱才能烛照人生 ... 155爱为对方开启更为广大的世界 ... 159用一切内心的努力去学习爱 ... 162泪与笑的边缘—论爱六札 ... 166生死之歌 ... 194生命与死亡的听课笔记 ... 208追随勇敢而卓绝的心灵 ... 224生命的中和之美 ... 228为学的三个境界 ... 232回归简朴生活 ... 238涵养须用敬 ... 246版后记 ... 255第二版后记 ... 259第三版后记 ... 26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