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州音乐宫调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潮州音乐宫调研究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108.9 5.5折 198 全新

库存7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天星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ISBN9787104053552

出版时间2023-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84页

字数353千字

定价198元

货号SC:9787104053552

上书时间2024-05-08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周天星,河南汤阴人,韩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199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音乐系教育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作曲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主要从事作曲技术理论、传统音乐理论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内容简介:
以往对于潮州音乐的研究,普遍局限于一时一地,或单一、局部之角度。此类研究多以强调其地方性、独特性为主,易于忽略潮乐与中国传统音乐、其他音乐艺术形式纵横两方面的联系,尤其是潮州音乐所包含的宫调运用规律与中国传统音乐宫调实践之间的关联。

《潮州音乐宫调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力求避免只及一点、不及其余的方式,旨在提炼潮乐实践中存在的各种传统音乐精华,构筑系统之潮州音乐宫调理论。

对近代潮剧、潮乐宫调研究的启示。“传统”并非博物馆陈列的僵化标本,而是一种不断演化的活态传承,或者说传统是由各个时代不断被创造、发明出来的新形式所组成的。中国传统戏剧声腔、民间音乐同样是一种活态艺术,不断演化甚至脱变为新的艺术形式乃是其常态,而这种变化今天依然在继续。因此,潮州音乐在今后的发展中,既要在不失其地方特色的前提下保留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之精髓,古为今用,又要继往开来、守正创新,在戏曲、音乐艺术领域创造新的辉煌,永葆艺术生命力。

显而易见,目前潮州音乐研究者依然任重道远。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潮州音乐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在现象中把握本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基于中国传统音乐共性的潮州音乐理论,筑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理念,以科学的音乐理论指导潮州音乐实践,使潮州优秀传统音乐及戏曲音乐文化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光芒,凸显其特有的文化价值。

目录:
第一章 潮州音乐宫调、音律研究述评

第一节 潮州音乐宫调研究述评

第二节 潮州音乐“中立音”“七平均律”研究述评

第三节 潮州音乐音律测音研究述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潮州音乐管色定调与音律、宫调实践的关系

第一节 潮州音乐音律源头定性

第二节 潮州音乐管色定调记载及其原理分析

第三节 潮州音乐管色定调传统与常用调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匀孔笛类乐器音律特点及其对潮州音乐音律、富调的影响

第一节 匀孔笛构造特点及其音律测音分析

第二节 匀孔笛翻调之音律的调整范围及其学理解释

第三节 对匀孔笛音律的辩证认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东“双七型扬琴”定调定律特点对潮州音乐音律以及宜调的影响

第一节 民国初“双七型扬琴”依据“笛色工尺七调”定弦、定调原理

第二节 扬琴“乙、凡”二字五度音程关系的变化与同音列转调分析

第三节 扬琴对潮州音乐宫调实践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立音的定性、定量及其在潮州音乐中的实践

第一节 中立音内涵与外延分析

第二节 非常规音律模式下中立音测音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外江戏皮黄声腔对潮州音乐、潮剧宫调实践的影响

第一节 西秦戏、外江戏之“皮黄声腔”对潮剧、潮州音乐的影响

第二节 清末“正字母生白字仔”内涵与外延的变化解读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近代潮州音乐常用调门及其宫调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后外江戏与后潮剧的融合分析...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