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流是部文明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河流是部文明史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51.94 5.3折 98 全新

库存27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劳伦斯·C.史密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23113

出版时间2022-07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68页

字数244千字

定价98元

货号SC:9787521723113

上书时间2024-05-08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布朗大学地球、环境和行星科学教授,约翰·阿特沃特和黛安娜·纳尔逊大学环境研究教授。曾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理学教授、系主任。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成员,古根海姆基金会研究员。其著作《2050人类大迁徙》获得沃尔特·吉斯勒图书奖,2012年入选《自然》杂志编辑书单。
主编推荐:
1 作者以历史的笔触书写河流这一地理景观,跳出单一的人类中心视角,让我们了解到,在以书面文字书写的人类历史背后,自然以其奔腾的脉搏也记录了一部人类文明展演的历史。
2. 充沛的科学论据,广博的历史引述,充分的案例说明,作者用饱含知识又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人类如何依赖河流衍生和发展,河流如何塑造何影响人类社会的特性。
3.关注环境问题,关切生态文明,从自然史和全球视野的广博视角理解文明与社会的未来。
内容简介:
河流对文明进程造成的影响超乎我们的想象。大河是古文明的动脉,人类灿烂的文明遗产几乎都离不开河流的哺育。一方面,河流提供了水资源和交通方式,使早期人类的繁衍与交流成为可能,在文明发展后,又推动了农业、工业、贸易进程,提供新型能源,为社会的繁荣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河流作为一种天然的资源和屏障,不仅可以是国家的边界,甚至能够催生民族文化认同,河流治理也广泛牵涉社会的政治经济问题,对人口迁徙、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等造成了深远影响。今天,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正发生改变,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河,机遇和危机暗流涌动。
劳伦斯·C.史密斯是一位长期关注人类水文环境的科学家,对河流与人类社会间永恒却未被重视的关系有深切认知。在这本书中,他以广博的笔触探索我们熟悉又陌生的水域,追溯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更迭,讲述了河流作为一种自然力量与人文社会间错综复杂的关联。
摘要:

     前 言 我们的星球,从最早的几场雨开始,就被永jiu地重塑了。 要不是地球与那颗和火星差不多大小的行星相撞,这些雨或许还能再早1 亿年左右。当时,剧烈的撞击燃起大火,吞噬了年幼的地球,把它的大部分都烧熔了。行星上断裂的大块岩石,极有可能成了月球的前身。在被撞得坑洼不平的地球表面,岩浆洋猛烈翻腾着,咆哮着。 之后,原始地表开始冷却。由富含铁质的岩石所组成的地壳, 开始在岩浆洋上凝固,更薄的地壳也随之成形,像熔炉里的矿渣一样,在熔岩上漂着。如今被用作低端宝石的锆石,也在即时开始结晶。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丹麦的格陵兰岛的古代岩石中发现它们的遗迹。 澳大利亚锆石出现的时间,最早能追溯到44 亿年前。这意味着,地球的大陆地壳形成的时间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还要早得多。也就是说,在约46 亿年前,地球从由宇宙尘埃和气团所组成的涡旋状星盘中脱胎而出,开始凝固,又过了2 亿年,就有了地壳。虽然当时因为大撞击,地球上熔岩奔涌,好似炼狱,但我们可以从这些晶体的化学结构中得知,那时至少已经出现了微量的液化水。这一颗颗锆石,好似一台台迷你时光机,我们由此可以对最早的地质年代,也就是冥古宙(取名自希腊冥王“哈迪斯”)和太古宙(源于希腊语“arkhē”,意即“开端”),产生些许了解。从地壳的化学反应来看,早期岩浆洋很快就冷却了,随后出现了大陆和水。 最晚于40 亿年前,雨水在初生的大气中形成,降落,汇聚成湖,渗入大地。这些水经陆路流入小溪,支流,大河,再汇入新填成的大海。水汽蒸发,飘向有毒的空气,凝结成云,又再次降落,以此循环。落到地面上的水,开始冲刷地球上刚刚出现、日渐增厚的大陆地壳。自此,水和陆地展开了一场永不停歇的攻守战。 雨水一点一点地冲开了高地,填平了洼地。它们溶解了岩石, 松动了矿物,侵蚀了山脉,还推着碎石继续往下流。一滴接着一滴,慢慢汇聚,势力渐强。水滴汇聚到一起,一遍又一遍,直到数百万颗水滴聚成了一种磅礴的力量—河流。 河流只有一个使命:往下流,一直往下,流向大海。 当地壳板块相撞,山脉隆起,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冲刷、打磨山的棱角。当板块张裂,辟出海洋,河流便源源不断地涌入。混杂着淤泥的河水互相融合,就像植物的根和茎合而为一。沙砾相互推挤着,顺着河水的支流往下走,以抵达某个终点。 一旦投入海洋和湖泊的怀抱,河流便结束了旅程。终了,它们倾泻入海,像酒一样蒸发,升腾,又化成雨,落在高地上,削去山峰,卷携泥沙,再倾泻入海。山都是坚硬的,但即使是最为坚不可摧的山峰,也会在河水这样勤攻不倦的劲敌面前败下阵来。源源不断、能循环再生的水,终将是笑到最后的。 在至少37 亿年前,河流开始不断地将沉积的泥沙倾倒入海。几亿年后,地球上最早能产生光合作用的生物蓝绿藻,开始呼出微弱的含氧的气体。而在距今21 亿年前,这种植物的产氧量迅速增多。黄铁矿(又名“愚人金”)和其他氧化了的矿石,随之在河床中消失。富含铁的土壤呈现出了锈红色。 又过了10 多亿年,约8 亿至5.5 亿年前,海洋的放氧量骤然变大。海绵、扁虫和其他形态清奇的海
...
目录:

前 言 V
第一章 巴勒莫石碑
两河流域 005
两河流域的方舟 008
辩才天女的秘密 010
大禹回归 012
来自哈比神双乳的知识 016
汉穆拉比法典 019
为所有人共享的河 023
代表影响力的水轮 025
新大陆的河谷 029
乔治·华盛顿的大美国 033

第二章 边境上的河
作为领土边境的河流 045
河流背后的政治私利 048
国家的范围与形状 052
对水域战争的担忧 055
曼德拉也会用轰炸机争夺水源 056
水源,也是天然护卫 058
由“哈蒙主义”衍生的国际合作 060
争夺湄公河 063

第三章 由耻辱和战争故事注解的世纪
恐怖的溺水处决 074
撕裂美国的南北战争 078
中国的“百年国耻” 086
扭转战争的河流与矿藏 093
英国的惩戒行动 095
默兹河和德军的虚招 100
越战中的冒死服役 104

第四章 毁坏与新生
改变人口构成的洪水 121
被冲垮的防洪堤,被重组的政治版图 124
扭转中国局势的黄河 134
影响美国司法的约翰斯敦洪水 143

第五章 追寻水流
修建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 155
属于大型水坝的世纪 163
三项改变世界的水利发明 165
人造河流 169
加州的北水南调 174
大型河流改道计划 177
不可忽视的治河代价 184

第六章 河流污染与治理
美国的超级基金 193
中国的“河长制” 198
疾病缠身的水流 200
格陵兰岛的里维埃拉 205
顶feng水期 209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