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父亲母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们的父亲母亲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4.96 4.8折 52 全新

库存10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晓编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47147

出版时间2021-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04页

字数189千字

定价52元

货号SC:9787218147147

上书时间2024-05-08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何晓,笔名赵晓霜、齐泺,四川阆中人,回族,作家。曾任《中国医药导报》记者部主任、《军嫂》杂志社编辑部主任。著有《迷徒》《佛心》《绝响1942》等长篇小说。曾组稿编辑《跟着信仰走:我们家的长征故事》《我们家的抗疫故事》等作品,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内容简介:
走过万水千山,蓦然回望,发现心中最深的感念来自恩重如山的双亲:日常琐碎中那些无处不在的言传身教,原来都是生活至真至醇的滋味;昔日误解里那些难以释怀的无奈,原来都是看得见的平凡与看不见的深远;萦绕心尖上的所谓孝顺,原来只是儿女成全自己的夙愿。有一天,当我们眼睁睁看着最爱的人渐行渐远,这才明白:世间有一种锥心的疼,叫思念……数十位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将日常生活中那些平实、细微、感人且容易忽略的挚爱真情一一讲述,唤起我们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在来得及的时候,尽一份孝道。
摘要:
        宋捷  母亲和她的老小孩
    不知从哪天起,一向开朗的父亲,忽然变得沉默寡言了。
    起初,我并不知道这是一种比较麻烦的疾病,总以为人老了,两耳不闻窗外事,活在自己的往事与现实的混沌之中,是某种难得糊涂的境界。
    后来发现不对。有一次,父亲去家门口的银行取退休金,竟然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我们遍寻不着,心急火燎地发动亲友四处找寻,好不容易才把他找了回来。
    从此以后,母亲再也不让父亲一个人出门了。
    做医生的妹妹把父亲带到医院做了仔细的检查,结果令人大惊失色:父亲患了阿尔茨海默症。
    我们觉得母亲平素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决定暂不告诉她真相。每次送药回家,我们总要小心翼翼地把药盒和说明书扔掉,不让她看到。
    可是,这哪能瞒得住与父亲朝夕相处的母亲?
    早春二月,父亲因急性心衰住院,护士一不小心说漏了嘴,道出了父亲的病症。原以为母亲会责怪我们,但一向宽厚的母亲只轻轻地问了一句:“海默就是沉默吗?”母亲一辈子教书育人,老来读书看报是她退休生活的一部分,不管家务多么忙,每天的晚报是推荐阅读的。尤其是健康版和晚晴版,她期期动手剪报,贴了几大本,焉能不知什么是海默?
    也许,当可怕的疾病突然降临到亲人的身上,人们总是要惊恐莫名的吧。母亲,自然也不例外。
    后来,我悄悄翻看了母亲的记事本,才知道在得知父亲病症的那一夜,母亲流了一夜的泪水。
    她实在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反复问我是不是医院弄错了。她还不止一次地喃喃自语道:“老头子前些时还好好的,怎么就海默了呢?”
    那一段时间,母亲尤其忌讳“萎缩”“呆滞”“沉默”之类的词汇。直到有一天,堂姐兰芬来探望,对父亲用了一个特别的称呼:老小孩。
    母亲的倦容顿时舒展,似乎从这个打趣的称谓中,一下子找到父亲晚年的定位。
    父亲每天总是端坐在一张藤椅上,两眼微合,面无表隋,日复一日。
    街坊邻居和亲朋好友大都淡出了他的视线,唯有他当年在国企担责时培养的几位后生结伴来看望他时,眸子里才会露出异样的光芒。
    我知道,父亲一辈子的心血都花在了厂子里,看到这些老部下,他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自从有了父亲这个老小孩,母亲的事更多了,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心头的压力陡然增大了。
    尽管我们也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相比于年迈的母亲来说,真是微不足道。
    海默的父亲,活脱脱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
    母亲喂他吃饭,不吃;喊他早睡早起,不诺;拖他室内散步,不动;向他倾诉衷肠,不语。非但如此,他还时常会孩子般地对母亲发脾气,无名之火,不近常理。
    而母亲,从无怨言,更无怒色,总是笑脸相迎,好言相向,顺着他,让着他,哄着他……
    母亲每天最艰难的一件事,莫过于喂父亲吃饭。
    因为父亲没有任何运动,加上挂水用药刺激了胃膜,导致食欲不振,有时一天粒米不进。我们给父亲喂饭时他常要发脾气,这个艰难的活儿就全落在母亲肩上了。
    父亲不仅胃口不好,牙齿也几乎掉光,我们多次
...
目录:
第一章  有些事儿在夕阳的余晖里才能想透彻

宋  捷  母亲和她的老小孩

张宁宁  伏初和天华

贺国荣  在艰难时候做出正确选择有多难

孔昭凤  “时髦奶奶”的簪子千金难买

张光武  说说我学医的爸爸妈妈

杨旭萍  父亲和他的板凳

第二章  那些不起眼的琐碎原来是生活的真味

冯骥才  母亲百岁记

潘传锋  母亲的蒸槐花饭

李结义  端午节前后的幸福

王明明  爱是恒久的温暖

何  晓  少时不懂老粗布,待到读懂已中年

胥得意  最宝贵的财富

第三章  看得见的平凡与看不见的深远

张宁宁  父亲的手艺

张泽锋  读懂爸爸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彭化义  帽檐下的目光

周大新  我的母亲

姚小红  和母亲在一起的那些细碎时光

赵晓燕  我的公公孙辅臣

邢大鹏  一位农村老太太留给儿子最宝贵的财富

李学志  虎头鞋

倪朱雷  卖鱼的母亲

金红雨  一本小算草

金宏山  犀牛牌刀片

第四章  转眼是微笑,回眸是幸福

曾  颖  偷嘴

冯卓怡  我的聪明婆婆

张清强  娘的那些抠门儿故事

蒋德红  妈妈爱吃鱼

戚红涛  有咱妈的味道吧?

崔佰喜  许多往事都已模糊,唯有母亲的一次次送行,还历历在目

崔令涛  送一份母亲喜欢的礼物

张守权  小人物的大气度

第五章  长大以后终于懂得您的不容易

胥得意  没有刻意,父亲就活成了我的偶像

王志平  盒子里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