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瑜伽师地论 声闻地讲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瑜伽师地论 声闻地讲录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6.42 5.5折 48 全新

库存23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南怀瑾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56403

出版时间2012-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51页

字数340千字

定价48元

货号SC:9787506056403

上书时间2024-05-08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南怀瑾(1918-2012),是多年来享誉海内外,特别是华人读者中的文化大师、国学大家。他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堪称“一代宗师”。

主编推荐:
  《瑜伽师地论》是学佛修持者首要推荐阅读的典籍,是印度戒贤大师专为玄奘大师传授的佛法精髓,包括了从开始学佛修行直到成佛的全部过程和修持方法。机缘因遇之下,南怀瑾先生于1980年在台湾十方书院讲解了该经,重点讲述声闻地部分,偏重于修持做工夫修定方面,尤其偏重于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共法方面,以人我的实际经历加以说明,并配合义理讲解,目的在于领引修行者入正修行之路。

内容简介: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是南怀瑾先生关于《瑜伽师地论》声闻地部分的讲录,共20讲,约34万字。南先生认为《瑜伽师地论》依次涵盖了人道、天道、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的修证,修行者修好人天乘后才有资格修小乘道,然后才够得上修菩萨道,最后才能修大乘道。他注重声闻乘出家众的修证,目的在于领引修行者入正修行之路。他开篇即有针对性地分析了修行者20种不能得定的原因和修定中的4种障碍,启发学人警惕,以避免修持路上误入歧途。

  他认为《瑜伽师地论》非常注重因明(逻辑),告诫修行者在学习时要运用逻辑思维加以分析归纳。针对学佛修持者修行时存在的问题,他强调,不论是修哪一种宗教哪一门派,都应先通晓教理,理解其中真义,但又不能仅把教理当做知识学术去研究,而是应注重真修实证,随时随地用功勤修观行,通过修定做工夫将所学佛理证到实际理地;学佛修持的道理最初的就是最后的,最基本的就是优选深的。

摘要:
    爱挑剔不受教种种毛病
    
“十虽无此失,然有于寒热等苦,不能堪忍过失。”修行菩萨道,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到了太冷的地方,没有电炉、暖气,不好打坐;太热的地方,没有冷气也不能打坐。这里风水不好,那里湿气太重,又怕冷,又怕热,没有头陀行的坚忍不拔的心理不能修定。如果说要环境好才来修定,把释迦牟尼佛那个座位让给你好不好?你真到了那里,恐怕也坐不住,你定不了的。电灯开亮一点,嫌灯光太强;关暗时,嫌不够亮。反正人都有种种毛病,就是不能堪忍之过失。
    
“十一虽无此失,然有慢恚过故,不能领受教诲过失。”虽然没有这种错误,但有我慢,懦慢。恚是脾气特别大,不是嗔心;嗔心是真动气就杀人,那是真嗔心。你们哪里有嗔心?比你们脾气大的就把你们吓住了,你只是恚心,气大,毛病大,看不惯气就来了。实际上是肝病,肝火旺。因为有慢心、恚心,不能接受别人好的教诲,故而不能得定。
    
“十二虽无此失,然有于教,颠倒思维过失。”思想不清明,对教理搞不清楚,解释不对,颠倒思维。同样地看佛经、学佛学,认为他讲的不对,自己有新的思想叫做新潮派,跟着时代潮流走,就被冲得迷失自己了。所以我一生从不跟着时代潮流走,结果现在我的旧东西反而变成最吃香了。何以能如此呢?因为我不肯跟着潮流走,潮流滚来滚去,我站在这里不动,它又滚回来了。所以信而好古,老老实实去修行。
    
“十三虽无此失,然于所受教有忘念过失。”听了就忘掉……
    
P12
目录:
第一讲

关于这本书○瑜伽师心瑜珈五乘道○无道伴无明师心散乱○只会听喜供养不知足○不如意又懒惰闲事多○爱挑剔不受教种种毛病○无善巧方便加行慢又错○什么是声闻地○种性是什么

第二讲

修行的善缘与劣缘○你的人身是善得的吗○正出家该如何做○饮食是个大问题○醒梦一如的人○修行人最须注意的事○你出家的动机是什么○四种静虑八种解脱○定慧等持

第三讲

圣人的定境界○等引地――入定需领引○初静虑――先消除五种心理○什么是入魔○因喜因忧而造的恶业○清净欢喜安乐轻安○修定的初步○修定与解脱的先后

第四讲

五盖的严重性○检查自己的贪欲心○你也有?恚心吗○谁不烦恼不昏沉○睡眠昏沉烦恼○掉举恶作

第五讲

多疑多惑的人○不正的思惟女性的魅力○如何去除贪欲○五?行的潜力○作意有很多种○有分别影像的修法――观○为什么观不起来白骨○无分别影像的修法――止○以止为主修以观为主修

第六讲

修习影像作意的关键○你得了轻安吗○除盖除结顺清净而得解脱○以苦为师般舟三昧○声闻众的多种作意独觉及菩萨的作意○修行也要资本○如何对付修定的毛病

第七讲

身心内外染污了○依色身作意作意影响色身○修行是什么睡眠烦恼随○良药――贤善定相○入定住定出定○什么是增减什么是黑白

第八讲

作意与所缘○得定的四种力○四种心理不同的修定人○钝根的修法中根的修法○如何修无漏果位的定境○工夫有进退方法有决择

第九讲

先圆满清白再进步修定○熏修得了定解脱未得果○未了还须偿宿债○爱味下堕乐有差别解脱有八○八解脱之第一○八解脱之二至八○工夫到达时的能力○什么是证到空

第十讲

心力多么大○也是不动心○无愿无相的修法○见了道证了果习气未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