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设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交通设计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6.6 7.6折 35 全新

库存4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晓光 等 编著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7114085697

出版时间201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84页

字数462千字

定价35元

货号SC:9787114085697

上书时间2024-05-08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杨晓光,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59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1978年9月考人同济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系;1982年7月本科毕业并留校任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研究室助教,后在职攻读同济大学交通工程方向硕士与博士学位,并于1994年应国家教育部选考派遣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资助、留学日本京都大学交通工学科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9月学成回国任教。
现任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主任及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交通安全研究室主任;同济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及"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两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我国恢复高考后即开始从事交通工程学研究,特别是智能交通控制与管理系統、优选的公共交通与多式联合运输系统、优选的交通防灾与紧急救援系统、智能车路与主动交通安全系统,以及复杂网络交通流理论研究的学者;"现代交通工程学"和"实验交通工程体系"等的提出者;"交通设计理论"创立者;擅长复杂交通系统解析与优化设计及管理与控制理论和技术。现兼任教育部高等院校交通运输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公安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畅通工程"专家组副组长;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专家组成员、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副会长、诸多省市的城市交通顾问、"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ransport Network Reliability"靠前会议委员会委员、《交通信息与安全》副主编、《城市交通》、《交通科学与工程》等编委。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靠前层次;作为同济大学教学名师,主讲上海市精品课程"交通工程学"、上
...
主编推荐:
本书是首部《交通设计》教材,并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为了系统地论述《交通设计》专门知识体系,更好地适应讲授其概念,适应能力培养等教学规律和要求,编著者努力汲取了大量的近期新研究成果,并将本教材进行了三轮试用后方成此稿出版。
全书分十一章,系统地阐述了交通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技术,包括:绪论、交通设计理论基础、交通问题及其特征分析、交通设计基础与条件、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公共汽车交通设计、枢纽交通设计、停车场(库)交通设计、交通安全设计、交通语言系统设计、交通设计技术评价分析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全书分十一章,系统地阐述了交通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技术,包括:绪论、交通设计理论基础、交通问题及其特征分析、交通设计基础与条件、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公共汽车交通设计、枢纽交通设计、停车场(库)交通设计、交通安全设计、交通语言系统设计、交通设计技术评价分析等。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交通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交通运输工程等相关研究生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还可作为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等专业的选修课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从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市政设计、道路规划与设计、公共交通与交通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亦可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交通设计提出的背景
第三节 交通设计基本概念与定义
第四节 交通设计基本内容与作用
第五节 交通设计的应用与发展
第二章 交通设计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交通设计理论基础体系与作用
第三节 系统工程学原理
第四节 工业设计原理
第五节 城市设计原理
第六节 交通工程学原理
第七节 交通土木工程学
第八节 交通资源与环境学
第三章 交通问题及其特征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交通运输系统基本特征
第三节 城市建设与发展及其交通问题特征
第四节 交通阻塞问题与特征
第五节 交通事故与特征
第六节 交通环境问题与特征
第七节 交通问题成因剖析
第四章 交通设计基础与条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交通设计基础条件与流程
第三节 交通设计依据
第四节 交通设计主要内容
第五节 交通设计基础资料调查与分析
第五章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城市道路功能定位与网络衔接设计
第三节 道路网络交通流优化组织设计
第四节 道路横断面优化设计
第五节 平面交叉口交通设计
第六节 慢行交通系统优化设计
第七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