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小平在江西的日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邓小平在江西的日子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7.01 4.5折 60 全新

库存13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凌步机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0113270

出版时间2019-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92页

字数220千字

定价60元

货号SC:9787210113270

上书时间2024-05-08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邓小平同志是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本书以纪实的形式记述了邓小平在红色故土江西的工作生活经历,再现了邓小平在中央苏区的革命烽火岁月、“文化大革命”中下放江西,以及复出前深入老区山山水水调研的真实情景。客观展现了邓小平面对惊涛骇浪指挥若定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风采,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艰苦朴素的作风,为坚持真理而“不怕杀头,不怕坐牢,不怕罢官,不怕开除党籍,不怕老婆离婚”的革命意志,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岁月中笑对苦难、情系人民、初心不改的崇高品德。从中可以领略一代伟人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
摘要:
    第一章
        炮火硝烟中第一次到赣南
        1.铁流千里入赣南
        1931年2月14日,正逢农历庚午腊月二十七。
        赣南西部与湖南、广东交界的崇义县。
        这是一个群山耸峙、林木森森的偏僻闭塞之地。崇山峻岭问夹着一个小小的横水镇。它就是崇义县城。
        再过3天就要过年了。这日清晨,盘踞在崇义县城的土匪民团周文山部忽然仓皇逃遁。紧张恐惧的居民们舒了一口气。每家不论是穷是富,都忙着置备年货。
        不料中午时分,街上又传来人们惊慌的呼喊:“又有一支军队进城来啦!”
        在兵荒马乱中过日子的居民们,搞不清进城的是什么军队,纷纷关门闭户,生怕惹来横祸。人们隔着门缝偷偷往外瞧,只见入城的军队,个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一杆军旗破烂得只剩下些红布条条。队伍人数不多,却队列整齐,就连那些被抬着扶着的伤病员们,也向人们投来友善的目光。细心的人们看到他们头上戴着的军帽缀有红色的五角星,禁不住惊喜地喊了起来:
        “红军!他们是红军!”
        是的,进占县城的,正是来自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五十五团及五十八团大部!
        他们是经过3个多月艰难转战,才来到崇义县这个小山城的。
        这支红军部队的统帅,就是邓小平!
        他为什么要率领部队千里跋涉来崇义?
        邓小平,原名邓希贤,四川省广安县人。据说,他的祖籍在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今吉水县),先祖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由赣人蜀。1904年8月22日,他出生在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1920年,刚满16岁的他,沿着“难于上青天”的川东蜀道,艰难跋涉到重庆,与80多名四川热血青年一起,乘船闯出三峡,顺长江东流直下上海,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他在法国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6年1月,他由法国转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年底回国,受党派遣到国民革命军冯玉祥部从事政治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只有24岁的邓小平,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前往南宁,领导广西党组织的工作。1929年底和1930年初,他与张云逸、李明瑞等一起,成功地领
...
目录:
引子

上篇:在赣南的战斗岁月

第一章 炮火硝烟中第一次到赣南

1.铁流千里入赣南

2.在崇义的崇山峻岭中

3.离崇赴沪汇报,受到王明“左”倾中央冷遇

第二章 再入赣南临危受命,冒险刀下释冤魂

1.离开上海再入赣南苏区

2.武夷山下,赣江源头,李添富乱肃“社会民主党”,瑞金城乡一片恐慌

3.临危受命,刀下释冤魂

第三章 首任红都县委书记

1.邓小平施展才能,瑞金政局迅速稳定

2.苏维埃共和国即将举行“开国大典”,邓小平积极奔走

3.“一苏大会”隆重召开,邓小平成为首任红都县委书记

4.首任红都县委书记政绩斐然,成为一代楷模

第四章 红色中华南天柱

1.从瑞金到会昌,守卫中央苏区南大门

2.照毛泽东的样子做

3.三分区政委

第五章 祸起萧墙,第一次被打倒

1.风云突变,中央苏区开展反“罗明路线”斗争

2.邓、毛、谢、古对“左”倾错误的抵制

3.所谓“寻乌事件”

4.缺席受“审”,被戴上“会寻安的罗明路线”帽子

5.又成了“江西罗明路线的创造者”

6.劳动“改造”时他说:“告诉蔡大姐,我在这里吃不饱饭,肚子好饿!”

7.“谢毛邓古剩小平”

第六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红星依然闪亮

1.老友相助,担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

2.主办《红星》报,“红星”闪闪亮

3.“左”倾错误肆虐,苏维埃共和国被迫“大搬家”。邓小平口袋中装着《红星》“编辑部”,沉重踏上长征路

4.“邓书记,你们会回来吗?”

中篇:在望城岗的日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