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批评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学批评学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42.92 7.4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咏吟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077071

出版时间2010-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88页

字数431千字

定价58元

货号SC:9787308077071

上书时间2024-05-08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咏吟,男,1963年生,湖北黄冈浠水县人,哲学博士,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曾在德国基尔大学与蒂宾根大学哲学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古典学系学术访问。在美学与古典学之外,作者著有“诗学六书”,即《诗学解释学》、《创作解释学》、《文学批评学》、《通往本文解释学》、《形象叙述学》和《西方诗学通论》。在诗学创建上,作箸既注重诗学思想史传统的重新建构,又注重从具体的文学批评出发,以文学本文为中心,通过本文构建“本文诗学”和“文化诗学”。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强调理论诗学与本文诗学的相互作用,并强调诗学思想与人文学科之间的跨学科沟通。在方法论上,作者爸犍了“文学的诗性综合解释方法”理论并自觉运用于文学批评实践,在价值论上,作者则坚守从政治哲学出发反思文学价值,从文学本文出发建构民族文化的自由精神形象。作者的诗学理论的核心论述在于:通过审美体验与价值体验,确证文学艺术生命创造的美学意义与存在意义。 

主编推荐:
    本书从文学思潮出发,作者探讨了文学思潮与批评思潮的成败得失;从文学文体入手,作者特别强调诗歌、散文和小说批评的独特性,并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文学批评的自由思想价值;从文学经典出发,作者建立了开放性的文学经典观,为先锋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双重经典体认进行自由立法。 

内容简介:
    文学思潮、文学文体和文学经典三大理论问题,呈现了文学批评学或批评解释学的内在思想结构。通过对“为何批评”和“如何批评”问题的深入追问,通过具体的诗歌、散文和小说批评的范导性实践,通过“如何成为批评家”的诸多奈件的理论确证,本书变得极富思想操作性,并且具有理论解释力。从文学思潮出发,作者探讨了文学思潮与批评思潮的成败得失;从文学文体入手,作者特别强调诗歌、散文和小说批评的独特性,并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文学批评的自由思想价值;从文学经典出发,作者建立了开放性的文学经典观,为先锋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双重经典体认进行自由立法。最后,通过文学批评本质的系统反思,阐释了文学批评的生命存在价值与诗性政治解放意义。 
摘要:
    第一节文学批评实践活动与文学批评的社会角色承担
    
通过"思想"照亮批评,通过"批评"完善思想,这是我所设定的"文学批评理想",实际上,就是为了特别强调文学批评活动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思想价值。具体的理论展开原则是:批评的思想价值呈现,以文学的审美价值呈现为基础;批评的思想价值,必须优先于文学的审美价值的捍卫。因此,何谓文学批评?文学批评何为?就不是简单的文学欣赏问题,而是复杂的审美判断与价值判断活动。概括地说,文学批评,就是对作家作品的思想与艺术价值的阐释,即从本文提升诗学,从形象构建思想,从诗意认知文明,从审美判断显示生命哲学。从总体上说,文学批评,就是从文学出发的生命历史与文化之思;它既有自己的历史性踪迹,又有自己的现代性活动方式。在文学批评的历史性与现代性精神关联中,历史性认知开拓了现代性认知,现代性认知又影响了历史性重估。我们的文学批评理论建构,主要任务是:如何面对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实践本身?或者说,如何建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学批评?应该看到,文学批评中的"现代"一词,属于时间概念,可以直接指代"活在现时代"的文学批评,即现代生活中的文学批评活动,而不仅仅指有关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的批评。不过,在日常语义中,"现代文学批评",主要指现代以来的文学批评……
目录:
第一章  文学批评学或批评解释学的现代建构
  第一节  文学批评实践活动与文学批评的社会角色承担
  第二节  文明的声音:文学批评与文学作品的精神理解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审美意向性与话语意识的价值支撑
  第四节  批评之道的领悟与批评解释学的内在价值追求
第二章  以文学思潮为对象:批评解释学转型
  第一节  思想路标:现代文学批评的话语形态及历史命运
  第二节  从政治意识形态批评向历史的美学的批评转变
  第三节  文学思潮的命名与回归文学自身的审美体验批评
  第四节  西西弗斯:先锋批评与文学批评内部的思想转型
第三章  以文学文体为中心:批评解释学判断
  第一节  文体意识的自觉认同与文学审美本性的重新理解
  第二节  文学创作者的文体创新与文学批评的文体意识
  第三节  文学文体的丰富性传统再体认与思想原创性要求
  第四节  文体自由变革与文学的个性自由和时代精神表达
第四章  诗歌艺术的心灵性与现代性诗歌批评<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