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论》《矛盾论》导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实践论》《矛盾论》导读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5.56 7.1折 36 全新

库存328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敬东,张玲玲 编著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16216576

出版时间2017-10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54页

字数149千字

定价36元

货号SC:9787516216576

上书时间2024-05-08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敬东,哲学博士,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术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曾获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张玲玲,法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
精彩内容: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大课题,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基本的途径就是经典著作的大众学习。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是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也有助于从源头上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是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一般会推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为推荐阅读书目,要求学生课下阅读,以加深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在目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就是其中的一门重要课程。特别是对于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来说,“马克思主义原著研读”更是必修的核心课程。因而,使青年大学生拥有一套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导读性著作,一直是我们着力探索的重要教学科研任务。
有鉴于此,我们特邀一批高校、科研机构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的学者,对精心挑选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进行导读,并分批陆续出版。在编写中,我们强调导读著作风格的通俗性和文风的可读性,要求每本导读著作的字数控制在十万字左右(个别除外),使之介于大部头研究专著和合集之间。目前,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导读性著作的撰写,主要有如下两种形式:一种是把每一本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导读写成一本大部头的专著,一种是把若干马克思主义经典分章节加以介
...
内容简介:
《实践论》《矛盾论》是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作者借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刘敬东、张玲玲编著的《<实践论><矛盾论>导读(增订版)》在附原文的基础上,以经典原著的写作背景、成书过程、结构内容和观点及其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为脉络,对《实践论》《矛盾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同时对其中暗含的哲理给予了充分扩展,突出当代价值与时代特色,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也有助于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缺陷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
目录:
总序 读经典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艾四林 /I
序 ……郭 湛 /III
实践论(一九三七年七月) /1
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 /15
第一章 引论 /001
一、《实践论》《矛盾论》:现代中国革命的哲学逻辑 /002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秘密:坚持理论与实践、普遍性与
特殊性的统一 /004
三、《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当代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 /010
四、《实践论》和《矛盾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与主要贡献 /027
第二章 《实践论》解读 /039
一、《实践论》概说 /040
二、关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043
三、关于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048
四、关于真理及其发展的辩证法 /056
五、《实践论》:作为实践哲学的方法论意义 /059
第三章 《矛盾论》解读 /069
一、《矛盾论》概说 /071
二、两种宇宙观 /084
三、矛盾的普遍性 /093
四、矛盾的特殊性 /099
五、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117
六、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21
七、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136
八、《矛盾论》:作为实践哲学的方法论意义 /139
参考文献 /15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