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外热力学之中医药临床应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红外热力学之中医药临床应用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4.38 5.5折 62.5 全新

库存16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晓玲主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75736

出版时间2022-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00页

字数182千字

定价62.5元

货号SC:9787513275736

上书时间2024-05-08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周晓玲,1977年生,广西名中医,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广西第二批医学高层次骨干人才,柳州市第十三批拔尖人才,柳州市第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名医。现任柳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常务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物理热力学及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体质学说、《伤寒论》六经辨证等相关知识相结合,介绍如何建立中医不同体质人群的红外热力学模型,并应用其指导中医临床应用。本书为作者团队近10余年来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中医临床的经验总结,分四个章节来进行阐述。第一章以物理热力学与医学的相互联系,引出人体病理生理的红外热力学表现;结合人体的红外热成像所反映的温度场,进一步与中医的阴阳相互对应,综合中医基础理论,辅助指导中医的辨证与辨病;并根据作者团队及国内其他团队的经验.总结提炼出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临床应用过程中相关注意事项。第二章介绍的是红外热成像技术辨识中医体质的内容。基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的九种体质学说及李洪娟教授团队的宝贵经验,作者团队从不同的角度来建立九种体质以及血虚质的红外热力学数据模型。第三章是作者团队基于《伤寒论》六经辨证思想及九种体质理论构建六经十一类体质的判定条目及红外热力学数据模型。第四章主要介绍作者团队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辨识六经体质指导中医经方应用的临床病案。本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严谨,观点新颖,适合中医药理论及临床工作者研究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热力学理论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

第一节  热力学与生命科学

第二节  人体生命热力学研究

第三节  医学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原理及现状

第四节  中医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基础——中医阴阳的能量转化

第五节  红外热成像与中医

第六节  红外皮温采集方法

第二章  九种体质的红外热力学研究

第一节  中医体质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平和质的热力学研究

第三节  阳虚质的热力学研究

第四节  气虚质的热力学研究

第五节  阴虚质的热力学研究

第六节  气郁质的热力学研究

第七节  血瘀质的热力学研究

第八节  湿热质的热力学研究

第九节  痰湿质的热力学研究

第十节  特禀质的热力学研究

第三章  六经体质的红外热力学研究

第一节  六经体质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六经体质学说的构建

第三节  太阳体质的热力学研究

第四节  阳明体质的热力学研究

第五节  少阳体质的热力学研究

第六节  太阴体质的热力学研究

第七节  少阴体质的热力学研究

第八节  厥阴体质的热力学研究

第四章  六经辨病红外热力学病案举隅

第一节  太阳病病案

第二节  少阳病病案

第三节  阳明病病案

第四节  太阴病病案

第五节  少阴病病案

第六节  厥阴病病案

编后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