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曾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百年曾祺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48 4.8折 100 全新

库存3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由之编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58150

出版时间2020-02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538页

字数388千字

定价100元

货号SC:9787201158150

上书时间2024-05-07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编者简介:梁由之
文史学者、作家、策划人。楚人,现居深圳。著有《大汉开国谋士群》《百年五牛图》《从凤凰到长汀》《天海楼随笔》《锦瑟无端:十年自选集》《孤独者鲁迅》等。曾策划主编《梦想与路径:1911—2011百年文萃》等。策划编选《汪曾祺文存》等。影响深远,广受欢迎。大型书系《海豚文存》(海豚出版社)、《回顾丛书》(辽宁人民出版社)、《梦路书系》(中信出版社)、《主见文丛》(新华文轩北京出版中心)、《一苇丛书》(商务印书馆)、《视野书系·书坊》(上海三联书店)、《长河文丛》(九州出版社)、《五彩石书系》(鹭江出版社)总策划兼主编。
主编推荐:
1.  汪曾祺先生诞辰100周年(1920年——2020年)纪念文集。
2.  汪曾祺先生长子汪朗作序,著名学者梁由之匠心遴选。
3.  全书精选62篇文章,近三十万字,全方位展示了几代人从不同时段、层面、角度对汪老其人其书的解读、分析和议论。
4.  宗璞、邵燕祥、巫宁坤、黄子平、铁凝、王安忆、叶兆言、张新颖、孙郁、张抗抗、林贤治、、郜元宝、杨早、何立伟等,名家云集,精彩纷呈,饶有意趣。
5  所选文章,按时间,跨度超过70年。按地域,作者遍布东南西北中,远及海外。按辈分,有好几代人。按身份,千差万别百无禁忌。按内容,包罗齐整应有尽有。
6  举凡汪老生平、故乡、家庭、师友、性情、爱好、阅读、创作、小说、散文、诗歌、戏剧、饮食、烟酒、书画、旅行、早中晚期、书缘人缘……,都有涉及。
7.  设计典雅,印刷精美,装帧考究,彰显汪老文风卓异识别度极高的平和、冲淡和日常的优雅之美。
8.  繁华落尽见本真,风云过后蓝天在。百年曾祺,歌声正酣。千载曾祺,歌声永存。
内容简介:
汪曾祺出生于1920年3月5日,适逢农历庚申年元宵,肖猴。2020年3月5日,是汪先生百年冥诞。《百年曾祺:1920-2020》是为纪念曾祺先生诞辰百年而编选的文集。全书正文62篇,存目16篇,总计近三十万字。按时间,跨度超过70年;按地域,作者遍布东南西北中,远及海外;按辈分,有好几代人;按身份,千差万别百无禁忌;按内容,近乎包罗齐整应有尽有。全方位展示了几代人从不同时段、层面、角度对汪老其人其书的解读、分析和议论,精彩纷呈,饶有意趣。所选文章,文质并重,言之有物。内容广泛,举凡生平、故乡、家庭、师友、性情、爱好、阅读、创作、小说、散文、诗歌、戏剧、饮食、烟酒、书画、旅行、早中晚期、书缘人缘……,都有涉及。尽量充分覆盖,又突出重点。确保局部与整体之间的丰富、驳杂、饱满和平衡。同时,也为汪曾祺研究提供了一份的文本。
摘要:
        舒非
    汪曾祺侧写
    原载1988年5月4日《文艺报》
    汪曾祺应安格尔和聂华苓夫妇之邀,赴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来回都取道香港,我有幸两次都会到他,在南国阳光充沛的秋初与岁末。尤其是后一次,还陪了他两三天,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一
    汪老今年六十有七(1920年出生),外表看来比实际年龄小。虽然双鬓凝霜,但他那神采奕奕的眼睛和与眼睛配合得天衣无缝的两道浓眉,时时显现出活力和睿智。正如诗人顾城所说:“北京作协开会,整个会场有一双眼睛最聪明,那就是汪曾祺。”据说这次赴美,颇有几位中外女士赞汪老眼睛很亮,这是后来汪老得意地悄悄告诉在香港的好朋友董秀玉。
    汪老中等身材,背微微有点儿驼。皮肤是健康的褐色,连手指也是,使人感觉不像长期伏案灯下,倒反而像经常在户外活动似的。
    他说有次和友人在北京一家小茶馆对饮,邻桌有一老者默默注视他,末了对旁人说:“别看此人相貌平平,笔下功夫可不同凡响。”汪老觉得奇怪,问何以得见?老头儿答曰:“单凭执盏的三根指头就可看出!”
    二
    接触之中,我觉得最有趣莫过于见到汪老“笑”;他把头歪过一边去,缩起脖子,一只手半掩着嘴:就这样“偷偷地”笑。那模样,直叫人想起京剧《西游记》里的美猴王,当捉弄整治猪八戒得逞之后,闪在一边得意洋洋,乐不可支,愈想愈开心。
    汪老如此陶醉的情景并非时时可见,只有在他谈到那些有趣非常或值得玩味的事才露出来。看到那种从心底由衷发出的笑,你也会被感染得快活起来。比如在返北京前夕,我陪他去银行兑换钱。他把口袋里的整叠美金掏出来,因为面值不等,有五元十元,也有一百二百,汪老数了几张便不耐烦了,他回头对我说:“我最不懂数这个,越数越糊涂。”我说帮他数,他说不必了,一把将钱递给银行职员。看银行职员一张张摊开来点,汪老笑了,那神情仿佛是将一件苦差事聪明地推搪了,于是喜上眉梢。
    据说在爱荷华作家交流座谈会上,汪老觉得讲多了创作经验没啥意思,灵机一动,忽然取出他自己画的国画作品(带到美国送陈若曦的),那幅画很简单,只在角落里画一支梅花,题了款,其他皆空白,汪老讲演的题目便临时改成“中国画空白与小说的关系”。到会听众当然欢迎,因为这是个不容易听到的、很富中国美学意义的题目,翻译却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汪老提到此情形便觉得好笑,像小学生干了什么恶作剧的事一般。
    三
    我们的话题自然聊到沈从文,因为谁都知道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学生,而且沈老一直也只承认汪曾祺是他的弟子。汪曾祺相当敬佩沈老,他说不仅沈从文本人,“师母和孩子们也都是情操、境界很高的人”。沈老将稿费捐给湘西,家里人人皆赞成。
    沈从文在西南联大教书时,汪曾祺修他的课,他笑说,沈老常把他的小说(当时汪曾祺念一年级),拿去教四年级学生的课。
    我问汪老,沈从文后来不写小说了,是否会不甘心,汪老认为也未必,他说沈从文研究古代服饰,也是侧重文化艺术的角度,与小说创作实际上是很有共通之处。
    四
    讲到鲁迅,汪老说:
...
目录:
前言·汪朗:书缘与人缘

舒非:汪曾祺侧写

郜元宝:汪曾祺论

黄裳:故人书简——忆汪曾祺

林斤澜:注一个“淡”字——读汪曾祺《七十书怀》

林斤澜:纪终年

邓友梅:漫忆汪曾祺

邓友梅:再说汪曾祺

邵燕祥:汪曾祺小记

何孔敬:琐忆汪曾祺

巫宁坤:花开正满枝——忆汪曾祺

高晓声:杯酒告别

陆文夫:酒仙汪曾祺

苏北:舌尖上的汪曾祺

弘征:汪曾祺的旧体诗

林岫:汪曾祺的书与画

杨毓珉:汪曾祺的编剧生涯

陆建华:汪曾祺和京剧的恩恩怨怨

张昆华:汪曾祺的白莲花

林益耀:芳草萋萋“听水斋”

安海:汪曾祺与张家口

张肇思:不尽长河绕县行

彭匈:千山响杜鹃

石湾:汪曾祺的诗心

龙冬:怀念汪曾祺先生

古剑:汪曾祺赠书小记

朱伟:性情第一

张守仁:最后一位文人作家汪曾祺

潘军:清澈见底的河流

何立伟:纪念汪先生

李锐:生死与共——悼念汪曾祺先生

李洁非:空白——悼汪曾祺先生

林贤治:想起汪老

赵大年:汪曾祺的魅力

叶橹:“汪味”点滴

叶兆言:郴江幸自绕郴山——我所知道的高晓声和汪曾祺

宗璞:三幅画

张抗抗:汪老赠画

范小青:汪曾祺:手里的和心里的

袁敏:淡泊杏花图

铁凝:相信生活,相信爱

王安忆:去汪老家串门

韩霭丽:斯是陋室

郭娟:汪曾祺笔下的百工坊

徐城北:忆汪曾祺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