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刚经讲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金刚经讲话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46.64 5.3折 88 全新

库存4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星云大师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86646

出版时间2016-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544页

字数370千字

定价88元

货号SC:9787506086646

上书时间2024-05-07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星云大师,一九二七年生,江苏江都人,十二岁于南京栖霞山礼宜兴大觉寺志开上人出家,曾参学金山、焦山、栖霞等禅净律学诸大丛林。 一九四九年春天去台湾,主编《人生》杂志等刊。一九五三年创宜兰念佛会,奠定弘业的基础。 一九六七年创建佛光山,以人间佛教为宗风,致力于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业。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三百多所道场,又创办多所美术馆、图书馆、出版社、书局、云水医院、佛教学院,暨兴办西来、佛光、南华、南天及光明大学等。一九七七年成立“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编纂《佛光大藏经》《佛光大辞典》,并出版《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白话版》丛书,以及《佛光教科书》《佛教丛书》《佛光祈愿文》《百年佛缘》《星云大师全集》等。先后获世界多所大学颁赠荣誉博士学位,并任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多所大学名誉教授。 大师弘扬人间佛教,以地球人自居,于一九九一年成立“国际佛光会”,被推为总会长。
主编推荐:
1. 星云大师是一代佛教宗师,推崇“人间佛教”理念。得到过诸多领导人接见,弟子与信徒甚众。 2.《金刚经》是最重要的佛教典籍之一,大众的认知与接受程度也优选,本书是对《金刚经》的现代解读,采用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路数,讲清经典。 3. 《金刚经》为世人提供持正、忠恕、勇猛精进的人生正道,并以此护持众生,每一句都是治病的良药。
精彩内容:
作者序 影响中国佛教最深远的思想有两大脉络可寻: 一是有宗,讲善恶业报轮回;二是空宗,以般若空慧印契三世诸佛。传译于中国的般若经论,有五部般若、八部般若等。佛陀住世四十九年说法,即有二十二年演说般若玄义,并广开法席百余会。般若系统部类卷帙繁多,其中?金刚经? 不仅是进入六百卷?大般若经? 的导览,而且是千年来被讨论最久,注疏最多,影响最深远,历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六祖惠能由于闻说?金刚经? 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顿开茅塞。直至五祖弘忍于三更时分以?金刚经?再为其印心, 惠能大师当下“漆桶脱落”,亲见“何其自性,本自清净! 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自家面目。短短的五千多字的?金刚经?,从此取代了达摩东来以“ ?楞伽? 四卷, 可以印心” 的传统地位。 ?金刚经? 为中国禅学开启了历久不衰的黄金时代。 本文释解?金刚经?,采取传统和现代融合的路线,参考清朝溥畹大师注疏,及相关之科释义解,辅以梁昭明太子三十二分为科目,再于每分设立简明的标题,切入每分的中心思想,并做白话译述、原典标逗、名相注解等释义。对于全经的演绎解析,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设立主题: 虽然?金刚经? 只有短短的五千多字, 但是要进入般若性海, 探其堂奥, 亦非易事。因此,放弃传统的逐句讲说,以宏观的角度,贯穿全经的架构,在每一分都设立纲目题要,阐述此分的意趣所在。每分各有其独立主题,但分分不离“金刚般若” 的 丝缕经纬。 二、简明通俗: 丛林里开大座讲经,光是一句“如是我闻” 的“如” 字,就可以讲七日之久,现今社会的步调是繁忙紧凑的, 各形各色的信息媒体充斥,佛经的注解更要把握通俗化, 阐述要简明易懂, 才能走入每一个人的生活。经典不应封藏于深山古刹的“藏经楼”,而应走向人间各个阶层。佛陀的一言一行都印证生命的实相;佛经的一句一偈都是治病的良药? 希望透过“简明通俗” 的讲说,像一根划亮的火柴,令听者闻者能
...
内容简介:
《金刚经》在佛教典籍中地位非常,曾为中国的禅宗开启了历久不衰的黄金时代,禅宗六祖惠能也因此经中的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顿开茅塞。本书为享誉世界的一代佛学宗师星云大师对《金刚经》的通俗解读,以简明而又生动的笔法,融汇前人的注疏义解,阐述《金刚经》的要义。无论有没有佛学的基础,这本书都能让你在生活、工作、感情中找到和自己和解的方法,让忙碌的生活不再迷茫,充实的人生不再沮丧。
摘要:
    六成就的重要 成就的意思是因缘果熟。就像世间的人事物的成就,其中的每一个因缘都不可或缺。比如: 一个人的成长。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这过程必须有父母养护、师长教导,乃至各行各业供应衣食住行的因缘等等,一个人才可能平安健康地长大。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也是一样,要具足土壤、空气、养分、露水等因缘条件,才可以从一粒种子长成绿荫遮天的大树。因此世间的人事物都离不开彼此因缘依存的成就,更何况出世间的佛法呢? 佛陀每每在宣讲法音妙谛时,首先必须具备六种因缘的成就。哪六种成就? 信成就———大众对闻法的信心已经建立了。 (如是) 闻成就———大众都已具备闻法的福德资粮。 (我闻) 时成就———讲说的时节因缘已经成熟。 (一时) 主成就———说法主正欢喜地演说妙法。 (佛) 处成就———法会的地点非常的合适。 (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众成就———闻法的信众都集合到齐。 (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要启建一场法会。必须有六种因缘的成就。宇宙间无一事无一物是违背因缘法则。而可以单一地存在。?长阿含经? 吹法螺的故事。可以引喻因缘和合的关系。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那里的人从没有听过法螺的声音。有一天,一个善于吹法螺的年轻人,来到这个国家。走到一个村落里,拿起法螺吹了三声,然后把法螺放在地上, 村庄里的男男女女听到这个声音。 都十分惊奇。 纷纷跑来问这个年轻人: “你吹的是什么音乐,怎么如此婉转悦耳啊?” 年轻人指着法螺回答: “是这个东西发出来的声音。” 村民们用手碰触法螺说: “喂! 你可以再发出声音来吗?” 法螺却默然不响。年轻人再拿起法螺吹了三声,空中又再度回荡美妙的声音。 村民们才恍然大悟: “优美悦耳的声音。 并非是法螺的力量。手、嘴、气彼此通力合作, 法螺才能发出声音!” 二、如是我闻的我 佛法诸多的经论都讲“无我”。也都一再强调“我”是烦恼的根源。为什么佛经里却都要安置一句“如是我闻” 的“我” 呢? 佛经里的我,指的是阿难尊者,为什么不是其他的大弟子? 因为佛陀在入灭之际,曾对多闻第一的阿难嘱咐,经藏之卷首必须置有“如是我闻”,以区别外道的经典。另外,佛陀灭度后,在七叶窟结集经典,阿难因为平生侍佛不离。因此大众公推他登座诵出佛陀曾经说的经文。由于阿难尊者多闻又兼慧解,所以佛经之卷首都有“如是我闻”,表示是阿难听闻佛陀亲口所说的。 这是事相上的“我”,指的是阿难尊者,但在一个真如理体上,不过是随顺世谛,假立宾主。我闻,主要是令众生启发信心,显示般若实相。 佛———无说一法 我: 假立宾主,随顺世谛 闻: 根识和合,无闻无得 为了进一步阐释众生执假相为“有我”,继而产生愚痴的知见, ?杂譬喻经? 瓮中影的故事,可以给我们一点警醒的作用。 有一对新婚的夫妇,感情十分恩爱。有一天,丈夫对妻子说: “你到厨房去拿些葡萄酒。 我们一起来享用。”妻子到了厨房,打开酒瓮,瞧见一个女子的身影映在酒瓮里,以为丈夫另有其他的女人,气呼呼地回到屋里,指着丈夫说: “你这个没心肝的人,你竟把女人藏在酒瓮里,还娶我做什么?” 丈夫不明所以,跑
...
目录:
作者序 001 法会启建因缘分第一 001 一、六成就的重要 002 二、如是我闻的我 003 三、一时师资合会 005 四、生活即是六度 005 劝转般若法轮分第二 013 一、中道权实合一 014 二、般若不在别处 016 三、如来护念付嘱 017 四、安心两个问题 019 大乘菩萨发心分第三 025 一、广大心平等观 026 二、灭度无住涅槃 028 三、众生本性寂灭 031 四、菩萨心无四相 032 布施心应无所住分第四 038 一、布施不住六尘 039 二、福德喻如虚空 041 三、无相施福难量 043 四、心应无住而住 045 诸相非如来实相分第五 051 一、丈六金身非佛 052 二、佛身无住灭相 055 三、佛陀身随缘现 057 四、见法即见佛陀 059 真实信心解脱之道分第六 065 一、持戒修福入般若门 066 二、生实信种万亿善根 069 三、心不取法相非法相 072 四、佛陀说法借筏渡岸 075 无得无说破事理障分第七 083 一、佛陀无证悟无言说 084 二、菩提正觉无有定法 086 三、真理实相色空一如 089 四、无为法摄三贤十圣 093 般若为三世诸佛母分第八 099 一、七宝布施非福德性 101 二、受持般若胜七宝施 104 三、般若是三世诸佛母 107 四、扬眉瞬目处处般若 110 实相无相四果性空分第九 116 一、无惑断无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