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5.99 6.1折 59 全新

库存268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加)基恩·斯坦诺维奇(Keith E.Stanovich) 著;张斌 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09271

出版时间2015-09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36页

定价59元

货号SC:9787111509271

上书时间2024-05-07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基思·斯坦诺维奇 (Keith E.Stanovich),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心理学和人类发展的荣誉退休教授,也是加拿大应用认知科学的前研究主席。
他的研究领域是推理和阅读的心理学机制。他著有200多篇科学论文和7本书。在一项对于论文引用率的调查中,斯坦诺维奇位列引用率优选的50位发展心理学家之一,也是25位优选产的教育心理学家之一。丹尼尔·卡尼曼在其诺奖致辞中也多次引用斯坦诺维奇的研究成果。
斯坦诺维奇获奖无数。他于2012年荣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桑代克终身成就奖,也是专享两次获得国际阅读协会颁发的阿尔伯特 J.哈里斯奖的学者。
斯坦诺维奇著有畅销书《对“伪心理学”说不》,该书被全球400多所高等教育机构采用。他还著有《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机器人叛乱:在达尔文时代找到意义》《现代社会中的决策与理性》等书。

精彩内容:
导读理性:重新定义人类认知能力6月23日,端午节后上班第一天,我的面前,是一批精装本图书。它是认知科学家斯坦诺维奇《机器人叛乱》的简体中文版。我是中国第一位拿到该书的读者。当天收到图书后,我立即给期盼已久的师友们快递过去。在随书贺卡上,我激动地手写了如下赠词:
    《机器人叛乱》来了!继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后优选看的神作。将剑交给那些能够挥舞它的人,现在,我很高兴将这把剑传递给你——各位追寻理性的师友。它是认知科学与决策科学之剑,也是人类爱与善良之剑!
    现在,我同样非常高兴地向各位读者推荐斯坦诺维奇的另一本著作《超越智商》,这一次,我会在给你的贺卡上写道: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成为聪明人意味着要阅读大量图书并掌握大量概念。而在21世纪,聪明人必须掌握的元概念是“理性”。光有智力还不够,还要有理性。这是世界上优选的认知科学家写得优选的一本“理性”著作,它将帮助你理解人类的心智架构,从高智力到高理性。
    这才是心理学为何我会如此激动?这要回到2000年。
    彼时,我还是一位心理系本科生,意外读到一本英文著作,思想深邃,通俗易懂。从此,原本细碎庞大的心理学知识难题迎刃而解,我一下子具备了所谓的“心理学思维”。而那本书,就是斯坦诺维奇的成名作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我的心理学研究之路似乎一下子开窍了,以本科生身份发表了十余篇论文,并荣获首届北京市“挑战杯”特等奖。
    正如它当年给我带来的震撼,这本神作被翻译成中文,通过不断的口碑传播,很快成为国内多数心理系的入门推荐阅读著作,前后出过多个版本,更改过多个书名,从《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对“伪心理学”说不》到现在的《这才是心理学》。相对而言,我个人更喜欢最后一个书名。
    几年后,豆瓣诞生,这本书因为写作清晰明快、思想深刻,迎来一轮又一轮豆瓣读
...
内容简介:
高智商,就意味着能做出正确的、好的决策?
错!
研究表示,公认的聪明人在决策的正确率方面与普通人无异,数学家在毫无利好消息的情况,大量买入持续下跌的股票,最终输掉所有积蓄;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去墨西哥找赤脚医生看病,而不选择经过科学检验的医疗方法;大学历史教授加入邪教组织;在高中当老师的邻居拉朋友做传销……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善于思考”包括明智的判断与决策,但大家熟知的智力测验并没有评估个体的判断和决策能力,然而这些技能对我们的生活非常关键,影响我们做计划、评估关键证据、评价风险和可能性的方式,从而决定我们是否能做出好的决策。
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达成人生的目标,拥有高智力还不够,还要拥有高理性。个体如果出现理性障碍,直接的实际后果就是生活不如意,错失本应取得的人生成就。《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认为,我们可以把对人类在真实世界中明智行动至关重要的理性从智力概念中剥离出来,并且,个体的“理商”可以通过学习而得到提升。
在本书中,基恩·斯坦诺维奇阐述了:
理性思考的概念和重要作用;
理性障碍的诸多类型及背后的信息加工机制;
提高理性的两条途径;
理性思考能力对个人及整个社会的重要性。

摘要:
    1996年,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撰写了一本关于人类心智与其他动物心智异同的书。他将这本书命名为《心灵种种》,认为人类大脑中存在多种心智控制系统。基于这本书的理念,场景B中的女主角存在算法心智问题,而场景C中的女士则有反省心智方面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场景C这一类案例,需要对个体的目标、欲望和信念进行分析。如果仅从算法层面进行分析,很难完美地解释场景c这类问题。因为算法层面提供了大脑如何加工特定任务(在本例中是如何跳下悬崖)的解释,而没有解释为什么要执行这个任务。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系统计算(系统试图加工什么?原因何在?)的目标,那么,就要把关注点转向反省心智层面了。简而言之,反省心智关注于系统目标、与目标相关的信念以及基于当前系统目标和信念的很优化的行动。只有在反省心智分析层面,理性才会参与其中。更为重要的是,算法心智的效率可以被量化评估,但理性的效率却无法被评估。
    关于信息处理效率与理性相对立的担忧也体现在智力测验的现状中。这些测试是信息处理效率的测评工具,而非理性。心理测量学领域的一种经典概念区分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清晰的解释。长期以来,心理测量学家区分了典型表现情境与很优化(有时被称为“优选化”)表现情境。典型表现情境中几乎没有和约束,没有要求绩效优选化的指令,对任务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由被试自行决定,任务目标具有开放性。这类情境关注的是在较少约束条件时,一个人通常会做出怎样的行为。典型表现测量评估的是反省心智,评估的是目标优先级和知识管理。与之相对比,很优化表现情境是指任务解释是由外部因素确定的。个体在完成任务时,得到了要让表现很优化的指示,并且被告知了达到很优化目标的具体做法。因此,很优化表现测量是对目标达成的效率进行评估,这种方法能够获取算法心智的加工效率。所有的智力测验或认知能力测验都是很优化表现评估,而对批判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测量则通常是在典型表现情境下的评估。
    算法心智与反省心智的区别还体现为个体在认知能力和思维倾向方面的差异,已有充分证据表明这两者之间存在本质性区别。如前所述,认知能力测量实则是对算法心智效率的评估。思维倾向的称谓在心理学中尚存争议,不同的学者看法不一,比较常用的是“思维倾向”和“认知风格”两种说法。许多思维倾向方面的研究将关注点置于信念、信念结构,以及信念形成与改变的态度。另外,个体的目标和目标层级结构也属于思维倾向的研究范畴。心理学工作者已对积极开放的思维、认知需求(乐于思考的认知倾向)、对行为后果的深思熟虑、迷信思想和教条主义等思维倾向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有关这些思维倾向的文献数量繁多,在此我无意赘述。需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经由思维倾向评估所得出的认知倾向,反映了人们在以下几方面的认知属性:为了做出决策而收集信息的认知倾向、为了得出结论而寻求多元观点的倾向、面对问题时思维广度的
...
目录:
导读 理性:重新定义人类认知能力
译者序
序言
致谢
第一部分  理性之心
第1章 乔治·布什的心智:有关智力测验缺失什么的线索
这本书不谈什么
困惑于布什智力的缘由
第2章 理性障碍:理性与智力的分离
如何描述这类案例
广义与狭义智力之争
理性:缺失的元素
将理性障碍用作直觉泵
第3章 反省心智、算法心智与自主心智
类型一与类型二加工
临时的“双重加工”心智模型及个体差异
思维倾向与认知能力
三重加工心智模型
思维倾向:理性思维和行为的预测源
别忘了心智程序!
走近总统先生的大脑
第4章 给智力概念瘦身
智力霸权主义
另辟蹊径:用理性障碍驯服智力概念
MAMBIT:没有司机的大脑引擎
智力被误读为适应
神化智力概念的阴暗面
民间心理学能够区分智力与理性
第5章 为何聪明人常做蠢事
人类是认知吝啬鬼
我们为何成了认知吝啬鬼
为什么理性障碍如此普遍
思维谬误和理性思维
第二部分  人人都是认知吝啬鬼
第6章 认知吝啬鬼
属性替换:认知吝啬鬼的惯用伎俩
认知吝啬鬼的工具:生动、出众与可得性
启发式加工:决策过程的量与质
认知捷径和个人自主性
现状偏见:默认启发式加工
启发式加工的有利和不利环境
第7章 决策效应与认知吝啬鬼
框架与个人自主性
翻手是云,覆手是风:框架效应研究
机会均等框架
第8章 我方立场信息加工:正反都是我赢
过度自信:关于我们知道的那些原本不知道的事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