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劳动与社会统治: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再阐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时间.劳动与社会统治: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再阐释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56.95 6.7折 85 全新

库存8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加]莫伊舍·普殊同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01517

出版时间2018-0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88页

字数507千字

定价85元

货号SC:9787301301517

上书时间2024-05-07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莫伊舍·普殊同(Moishe Postone, 1942—2018),国际知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社会理论家、政治思想家。曾任芝加哥大学现代史教授、芝加哥当代理论中心联合主任之一、犹太研究中心委员会成员。长期从事19至20 世纪欧洲思想史与批判理论的研究,专注于对资本主义、现代反犹主义以及战后德国的记忆与认同问题的批判与研究。他的成名作《时间、劳动与社会统治》,代表了近年来西方左翼思想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创造性理解。又著有《马克思重装上阵: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再思考》《历史与他律性:批评性短评》等书。    康凌,1987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文学硕士,现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攻读博士。
主编推荐:
    (1)《时间、劳动与社会统治》是当代知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莫伊舍·普殊同的经典成名作。齐泽克赞誉他为“当代为数不多的真正尝试对政治经济学予以批判的理论家之一”。    (2)本书以重新阐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及《资本论》中的一些核心范畴来展开其论述,代表了近年来西方左翼思想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创造性理解,并推动了20世纪晚期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转型。    (3)本书荣获美国社会学学会的理论著作奖。在国际学术界引发热烈而持久的讨论,收获了来自戴维·麦克莱伦、罗伯特·海尔布罗纳等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知名学者的广泛赞誉。    (4)问世20多年来,拥有英、德、法、西、葡、日等多国语言版本。
精彩内容:
译者序一莫伊舍·普殊同(Moishe Postone,1942—2018),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博士,长期执教于芝加哥大学历史系,并任托马斯·E. 唐纳利(Thomas E. Donnelley)讲席教授。此外,他曾任芝加哥当代理论中心联合主任之一、犹太研究中心委员会成员,以及《社会学理论》(Sociological Theory)、《历史与记忆》(History and Memory)、《星座:批判与民主理论国际期刊》(Constellation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itical and Democratic Theory)、《哲学与地理》(Philosophy and Geography)和《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 Materialism)等多家重要学术期刊的编委。普殊同的主要工作集中于对19至20 世纪欧洲思想史与批判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反犹主义以及战后德国的记忆与认同问题的批判与研究。普殊同是当代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时间、劳动与社会统治: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再阐释》萌芽于20 世纪70 年代西方激进社会运动逐渐落潮的历史语境中,经历了约二十年的撰写与修订后于1993 年出版,随即获得美国社会学学会的理论著作奖,并被普遍认为是当代最为严谨、精深的对马克思的批判理论的再阐释之一。在戴维·麦克莱伦(David McLellan)看来,此书是自大卫·哈维(David Harvey)的《资本的限度》(The Limits to Capital,1982)以来,对马克思的成熟期政治经济理论所展开的最出色分析。齐泽克则将普殊同称为当代为数不多的真正尝试对政治经济学予以批判的理论家之一。普殊同此著以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阅读为起点,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在20 世纪60
...
内容简介:
    在《时间、劳动与社会统治》一书中,普殊同对马克思的成熟期批判理论进行了一次的重新阐释。他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分析提出了许多质疑,并给出了对马克思的核心论述的全新阐释。为此,他发展出了一系列概念,旨在把握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发展,并克服结构与行动、意义与物质生活等熟悉的二分法。    这些概念引向了他对资本主义的性质和问题的原创性分析。根据这一全新阐释,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体系的核心不仅在于市场机制和私有财产,而在于一种由劳动本身所产生的非个人的社会统治形式。无产阶级劳动和工业生产过程被描述为这种统治的表现方式,而非人类解放的手段。这一再阐释带来了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历史运动特质的批判性分析。它将现代社会中的经济发展形式和社会劳动结构与居于资本主义心脏处的异化和统治联系了起来。普殊同指出,这样一种重构将为一种更加适用于20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的批判性社会理论奠定基础。
摘要:
    第一章 重新思考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第一节 导论在这项研究中,我将对马克思的成熟期批判理论进行一次根本性的再阐释,以此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借由重新思考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诸核心范畴,我们得以以最富成效的方式,重新阐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社会关系与统治形式的分析。出于这一目的,我将在两重标准之下展开我的概念:第一,它们应当能够把握现代社会的核心特征与历史发展;第二,它们应当超越我们所熟悉的那些关于结构与行动、意义与物质生活之类的理论二分法。在这一方法的基础上,我将试图以一种具有当下理论意义的方式,重构马克思理论与当代社会、政治理论诸话语之间的关系,并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所谓的“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提出一种基础性的批评。以此,我希望为一种与之相异的、更为有力的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批判性分析打下基础,它将充分适用于20 世纪晚期。为了展开我对资本主义的这一理解,基于马克思的分析,我将尝试在概念上把资本主义的基本核心与其在19 世纪的诸种形式区分开来。然而,这一方式将会对传统马克思主义阐释的许多基本前提提出质疑。譬如,我并不首先依据生产资料私有制或者市场来分析资本主义。相反,正如之后将会阐明的,我将资本主义理解为一种具有历史特殊性的社会联系形式,它具有一种非个人的(impersonal)并似乎是客观的性质。这一联系形式由历史上独特的社会关系形式所造就,后者由社会实践的既定形式所建构,却又准独立于被纳入这些实践之中的人们。这导致了一种新的、愈渐抽象的社会统治形式——它使人们隶属于非个人的结构律令与禁锢之中,无法依据实体性统治(如个人的或集团的统治)来加以充分把握,并造就了持续的历史动力。在重新理解资本主义特有的社会关系与统治形式时,我将试图为一种能够分析现代社会的系统特性——譬如现代社会的历史动力的特性、理性化进程、特定的经济“增长”形式,乃至其特定的生产方式——的实践理论提供基础。这一再阐释并不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在现代社会之内的关于剥削与统治形式的理论,而更多地将其作为一种针对现代性本质自身的批判社会理论。现代性并非是一个所有社会所必经的进化阶段,而是一种社会生活的特定形式,它肇端于欧洲并发展为一个复杂的全球体系。尽管现代性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区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我的关注点却不在于考察这些差异,而在于在理论上探索现代性的性质本身。在一种非进化论进路的框架中,这一考察必须依据历史上特定的社会形式来解释现代性的独特性质。在我看来,马克思对于那些公认结构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社会形式——商品与资本——的分析,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起点,去尝试从社会出发来把握现代性的体系性特征,并表明现代社会能够得到根本改变。此外,这一进路能够系统地阐明现代社会那些在线性进步理论或历史进化论的框架中无法处理的特征:最为鲜明的,是在大量富足中依旧不断出现的贫困,以及现代生活的那些重要方面所受到的抽象的、非个人的作用力的塑造、支配的程度之深——尽管对社会生活环境进行集体控制的可能性已经大为增长。我对马克思的批判理论的阅读聚焦于他
...
目录:
译者序 05致  谢 09第一部分 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1第一章 重新思考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3第一节 导论 3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危机 8重建一种现代社会的批判理论 16第二节 《大纲》:重新思考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概念及其克服 23资本主义的基本核心 26资本主义、劳动与统治 33资本主义的矛盾 38社会运动、主体性与历史分析 41一些现实意义 44第二章 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预设前提 49第一节 价值与劳动 49第二节 李嘉图与马克思 57第三节 “ 劳动”、财富与社会建构 67第四节 从劳动角度出发的社会批判 74第五节 劳动和整体性:黑格尔与马克思 82第三章 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局限与批判理论的悲观论转向 97第一节 批判与矛盾 101第二节 波洛克与“ 政治的首要性” 104第三节 波洛克的论述的前提与困境 111第四节 霍克海姆的悲观论转向 120第二部分 朝向对马克思的批判性重构:商品 141第四章 抽象劳动 143第一节 一种范畴性再阐释的要求 143第二节 马克思的批判的历史规定性 148历史特殊性:价值与价格 151历史特殊性与内在批判 161第三节 抽象劳动 168第四节 抽象劳动与社会中介 173第五节 抽象劳动与异化 184第六节 抽象劳动与拜物教 194第七节 社会关系、劳动与自然 200第八节 劳动与工具性活动 209第九节 抽象的与实质的整体性 213第五章 抽象时间 217第一节 价值量 217第二节 抽象时间与社会必要性 222第三节 价值与物质财富 225第四节 抽象时间 233第五节 社会中介形式与意识形式 251第六章 哈贝马斯对马克思的批评 262第一节 哈贝马斯早期对马克思的批判 263第二节 《交往行为理论》与马克思 281第三部分 朝向对马克思的批判性重构:资本 303第七章 朝向一种资本理论 305第一节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