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管理的本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学校管理的本质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9.39 5.9折 49.8 全新

库存40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万玮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489966

出版时间2019-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71页

定价49.8元

货号SC:9787544489966

上书时间2024-05-07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万玮,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校长。2006年“上海教育年度十大人物”,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班主任专家库成员。著有《班主任兵法》《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班主任兵法3:震撼教育36计》《向美国学教育》《用服务的态度做教师》《教师的五重境界》等,累计畅销数十万册。
内容简介:
学校管理的本质是什么?教职工的生活与工作如何平衡?对教师的工作量是精准计算还是模糊管理?是强调流程化的管理还是人性化的管理?在大国崛起的背景下,如何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优选经验,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改良之路?本书是作者担任校长以来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作者相信,好的学校管理会让每一名教职工有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来自自我价值的实现,即便是*平凡的岗位,也能与连接时代的使命与人生的意义。
摘要:
    学校文化建设有三招
        作为校长,我常常要思考学校应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有人说,学校是一个轨道,学生要沿着轨道往前走。轨道既有方向,也有。学生在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就会分流,读职业学校的学生往蓝领方向发展,读一流大学的学生则是往社会精英方向发展。
        有人说,学校是一个平台,既是学生成长的平台,也是教师成长的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认为学校也应当是家长成长的平台。借助学校这个平台,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一个能帮助家长成长的学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学校。
        还有人认为,学校是一个场,每一个在场里的人都能够受到影响和熏陶。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我认为学校是一个文化的场。
        学校建设应以什么为中心
        一所学校的校长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便是学校建设究竟以什么为中心,这其中,有五个要素需要考虑:学生、教师、课程、制度和文化。
        过去这些年,我们在讲到学校建设时,一直强调以课程建设为中心,特别强调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我们听许多校长讲学校建设,基本上都是讲课程建设,这是十分必要的。不过,这些年来我们对课程的理解其实并不清楚,也不够全面。
        我曾经研究过美国课程流派的演变历史。一百多年以前,美国也是传统教学论一统江湖,跟我们现在的学校教学模式差不多,强调知识与技能的传承。后来,杜威的经验主义理论异军突起,它强调儿童中心,重视个体的主观心理感受与经验积累。经验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学习必须与儿童建立连接,课程应当建立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的基础上,并且不断地改变和重组,以使学生的经验发展呈现出优选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冷战开始。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后,美国上下十分震惊,下定决心要实现科技兴国。美国课程决策中占主导权的不再是教育学者,而是大学教授与科学家,于是,学科中心主义占据了上风。学科中心主义的课程观主张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强调学科建设,认为各学科教师要把最重要的基本概念教给学生,其他知识与结论可在这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展开。
        学科中心主义盛行十多年后,行为主义终于厚积薄发,修成正果。行为主义认为,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学科架构,而是学习结果。美国教育家拉
...
目录:
自 序上篇 好的学校管理,是为教师和学生赋能校长领导力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有三招 融合课程的方法论 好的学校管理,是为教师和学生赋能 做一个有理想的教师 教师的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为什么有班主任兵法,却没有校长兵法 民办学校的社会责任 下篇 教育者的成长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教育者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三个主题词 教育者的成长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成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 最重要的沟通技巧是聆听 频 率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做一个有战略思维的教育者 感恩与敬畏 成长的年轮 教育者的气象 后 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