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自己和解 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与自己和解 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18.55 5.3折 35 全新

库存216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一行禅师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807659310

出版时间2022-02

版次3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32页

字数80千字

定价35元

货号SC:9787807659310

上书时间2024-05-07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主编推荐:
◆遇见童年的自己。
◆其实那些早已淡忘的童年创伤,一直在潜意识中困扰你、伤害你。
◆当今世上有影响力的僧人,《佛陀传》作者一行禅师温柔宽容之作。
◆恐惧、愤怒、悲伤、自卑、孤僻、缺乏安全感的根源都是童年经历,而你可能还不知道!
◆翻开本书,跟随一行禅师的脚步,一步步回到自己内在深处,拥抱、疗愈内在的小孩,与自己达成真正的和解。
媒体评论:
◆一行禅师,向我们娓娓道来应该如何与恐惧、痛苦共处,正念的呼吸,来觉知我们每个人内在小孩的存在。正念帮助我们觉知自己是否能为未来献上优选的东西,也帮助我们记得,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是我们的延续。
——豆瓣评论
◆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才能获得内心的安住。这和是否是佛教徒无关,而即便声称自己是一个佛教徒,其修行是否进步的标准也在于他是否越来越平静和喜乐,而不是烦恼缠绕,痛苦多多。
——豆瓣评论
◆非常优美的,但也清晰的表达的佛陀的观念和佛教的次第和方法,容易让非佛教徒接受,也与现代人的意识形态和接受习惯相契合。
——豆瓣评论
内容简介:
你是否已淡忘了童年的经历?但那些记忆会深藏于你的潜意识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你的一生。一次父母打骂、一场噩梦般的考试、被同龄人欺侮孤立……这些被淡忘的童年创伤,就是被你遗忘的内在小孩。
内在小孩是你情绪化的根本原因,而你却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也许某天,你就会突然开始生气、发火;也许你会对某些事特别敏感,甚至都不愿提起;也许你会有模糊的悲伤感,却找不到任何与悲伤相关的记忆。你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思维,感觉全世界都在与你作对。
  在书中,一行禅师运用佛教原理帮助你,返回内在*深处,觉察内在小孩的存在,与他对话,聆听他的声音,从而达成与自己和解的目的。如此,我们不再受情绪的摆布,心中没有怨恨,也不再迁怒他人。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开始变好,我们因此懂得了爱,保有了爱。
  翻开本书,跟随一行禅师的脚步,一步步回到自己内在*深处,拥抱、疗愈内在的小孩,与自己达成真正的和解。
摘要:
        第一章
    正念是疗愈的良药
    我们只需正念呼吸、步行和微笑,就能接触正念的种子,获得疗愈,拥有幸福与快乐。
    正念的能量是疗愈的良药,能够辨认和治疗内在受伤的小孩。但我们能够如何培养这种能量呢?
    佛教心理学将心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意识;另一部分是藏识。意识是积极的觉察,西方心理学称之为显意识。要培养正念的能量,我们需要对自己进行的所有活动保持觉察,真正地存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之中。
    无论是喝茶或开车,都保持正念。当我们行走时,觉察自己在行走;当我们呼吸时,觉察自己在呼吸。
    藏识也称为根本识,是我们意识的基础,西方心理学称为潜意识。那里藏着我们所有过去的经历,使我们具有学习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我们的身心常常不是一体的。面对日常工作,我们身体在做,意识却不在。我们单以藏识便可以处理很多事情,而意识就可以想着其他成百上千件事情。譬如,当我们开车经过一座城市,意识无需想着开车,仍可以抵达目的地,没有迷路或发生意外,因为藏识在独立运作。
    心识就像一间房子,我们的藏识是地下室,我们的意识是客厅。心行(亦即心念、心理现象)包括愤怒、悲哀或者是喜悦,是以种子的形式存在于藏识之中。我们有愤怒、绝望、歧视、恐惧的种子,也有正念、慈悲以及理解的种子。藏识就是由这些种子组成的,它像土壤一样,保存和滋养所有的种子。这些种子留在那里,直到我们听到、看到、读到或者想到一些事情触及了其中一颗种子,那颗种子就会让我们感到愤怒、喜悦或者悲伤。当种子成长,在意识的层面显现,进入了我们的“客厅”后,我们就不再称它为种子,而是一个心行。
    当有人说了一些话或是做了一些事情惹恼了我们,触及我们愤怒的种子,种子就会在心识中显现,成为愤怒的心行。“行”这个字是佛教术语,任何组合而成的或由其他条件聚集合成的东西都是“行”。记号笔是“行”;我的手、花、桌子、房屋都是“行”。房屋是物质现象,手是生理现象,愤怒是心理现象。在佛教心理学中,我们说有51类不同的种子,会显现为51个心行,愤怒是其中一个。在藏识中,愤怒被称作种子;在心识中,它被称作心行。
    当一颗种子(譬如是愤怒的种子)上升到我们的“客厅”,成为一个心行,我们能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接触正念的种子,邀请它也一起显现,“客厅”中便有了两个心行。这是对于愤怒的正念。正念总是有个对象:当我们正念地呼吸,这是呼吸的正念;当我们正念地步行,这是步行的正念;当我们正念地进食,这是进食的正念。在这个例子中,正念是对愤怒而言的,正念觉察到愤怒,于是拥抱愤怒。
    我们的修习是基于一种了悟——愤怒不是敌人。正念和愤怒都是我们自己。正念不会压抑或者对抗愤怒,而是觉察愤怒和看顾愤怒。正如大哥哥帮助弟弟,正念的能量觉察到愤怒的能量,然后温柔地拥抱它。
    每当我们需要正念的能量,只需正念呼吸、正念步行和微笑,便能接触正念的种子,我们因而有能力觉察、拥抱,能够深入观察以及转化。
    无论我们在做什么:煮饭、拖地、清洗或者行走,觉察自己的呼吸都能培养正念的能量,在我们之内的正念种子就会愈发强壮。在正念的种子之内,有“定”的种子,有了这两种能量,我们就能从痛苦中得到解脱。
    P3-6
目录:
第一部分疗愈的方法

第一章正念是疗愈的良药

第二章与祖先和后代一同疗愈

第三章感受原始欲望,接受原始恐惧

第四章学习呼吸、行走、放下

第五章转化痛苦的种子

第六章疗愈内心的内在小孩

第七章与自己和解

第八章了悟,成为菩萨

第二部分疗愈的故事

故事一疗愈童年的创伤

故事二通过修习,我谅解了父亲

故事三我找回了真正的自己

故事四在友人帮助下,我与自己和解

第三部分疗愈的练习

练习一:移除心的对象

练习二:十六项呼吸练习

练习三:写一封来自内在小孩的信

练习四:五项触地法

练习五:写一张和平便条

练习六:重新开始,找回内心的平静

练习七:释放内心的情绪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