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古开今:张大千的艺术之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借古开今:张大千的艺术之旅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45.78 5.2折 88 全新

库存46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幼衡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61447

出版时间2019-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纸张胶版纸

页数544页

字数0.38千字

定价88元

货号SC:9787108061447

上书时间2024-05-07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冯幼衡,台湾大学外文系学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考古系博士。为张大千晚年的中英文秘书,曾任教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暨州立大学艺术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及河滨分校艺术史系、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史系,现任台湾艺术大学书画系教授。
主编推荐:
1.张大千的画为何深受世人追捧,能拍出天价?有些作品拍卖价超毕加索,为全球最贵艺术家!有人觉得是炒作,可也有人说卖便宜了。本书从历史、艺术与中外画家及其画作深入剖析了国画大师张大千创作历程与艺术嬗变,从中可以见其端倪。2.作者为张大千晚年最后一任中英文秘书,在张大千身边工作多年,细心观察其为人与作画,对张大千晚年画作过程几乎都亲眼见证。此书为她于大千先生去世后,潜心几十年钻研大千画作与艺术后的力作。3.作者亲炙大师多年,又具备艺术理论研究的素养,书写所选之视角、理解之深度,是其他同类出版物所不具备的。4.全书配有三百多幅大千及相关大家的画作,是一部集学术性、可读性、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册,对于专业人士及普通读者都具有阅读价值。
内容简介:
全书从时代、山水、人物三方面探研了张大千“借古开今” “复古为创新”的艺术创作之旅。“时代”部分,由张大千与汪亚尘、溥心畬的艺术道路的对比,结合时代的变迁探讨张大千创作从传统走向革新的历程;“山水”部分由张大千青绿山水创作早中晚期的不同特点,探究了他的复古与创新、对传统的继承与突破;“人物”部分对张大千自画像反映的心理状态及时代意义,做了不同角度的探索,对其笔下仕女画的感情投射对象及加入的现代新元素进行了解析。通过对张大千不同时期作品的研究,及张大千与同时期画家的对比,多维度论析了张大千从集传统于大成到晚年泼彩画法的创新历程及内在理路,并认为张大千用色大胆敏锐,是20世纪中国画家中使用色彩最为成功者之一。作者曾任张大千的私人秘书多年,艺术考古系博士毕业,长期在艺术系、书画系执教,对张大千作品研究达三十余年,具有理论与经验的优势,对于其人其作及其艺术道路有着深入独到的认识。市场上关于张大千的图书,传记或作品集居多,而结合画作进行解析探讨的图书并不多。且现已出版的关于张大千的传记、回忆类图书的作者大多不了解中国画创作,而像此书作者一样既曾亲炙大师,又具备艺术理论研究的素养,且有优美文笔者很少,因而本书所选之视角、理解之深度,是其他同类出版物所不具备的。
摘要:
    自 序      距离我写《形象之外: 张大千的生活与艺术》已是 30 个年头,回顾这段困而学之的岁月,正是个人人生从青涩转为成熟、见解由浅而深,对艺术由空有热情憧憬的门外汉,成为以研究为职志的专业教授的过程。然而从当年纯粹只是爱好大千书画艺术的“粉丝”,到今天以严谨态度来写这些论文,我对大千先生研究的热情依然不减。不论是从纯粹欣赏他艺术的观众之角度,抑或是从学术研究者的角度,他旺盛的创造力、丰沛多变的样貌,永远令人惊喜赞叹。《形象之外》写的是大千先生定居台湾的那段时间,我个人在他身旁的观察。他的言谈笑语、交游经历、见识胸襟,无不吸引并引领着年轻的我投入艺术史的世界。今天这本书则是我在艺术史学海悠游后,将大千先生重新放置于中国绘画史中,我仍然看到了一个巨人的身影。现在的我对他艺术成就的了解更深入而全面,年轻时靠的是直觉、感性与兴味;如今则以知识与理性的分析为依归。但是每本书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勾勒出张氏的艺术。张氏是中国历史上专业、最用功的画家之一,《形象之外》描绘了他充满个人风格、懂得生活艺术的一面;而《借古开今》则呈现他如何以无与伦比的气魄与才情,把一部中国绘画史接近消融于其艺术创作中。这两本书皆是他的写照,年轻时我有幸认识并亲炙这位生动的艺术天才,如今随着个人知识的成长,更能深入地阐明他的绘画与中国艺术史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他的艺术作品,不但有颠倒众生的魅力,所蕴含之承先启后的精神,可以比美他所“借古”的对象——董源、董其昌、石涛、八大等大师之作,巍然矗立于中国艺术史中,为后继者树立一座标杆。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是张大千与他的时代,文中分别审视: 他早年在上海艺坛崛起的足迹,似乎已为他日后的成就揭开了序幕;他与溥心畬于 20 世纪 30 年代获得“南张北溥”之称号,80年后,当后人回眸而视,两人所代表的时代的意义自然浮现。第二部分则着重在对他青绿山水早、中、晚期的探究。我一直认为张大千对于颜色的使用大胆而敏锐,无人能及,他是中国画家中用色最成功也最独特的,直比西方现代的抽象表现主义。而他对色泽的灵敏与过人天分,不单表现在晚年大开大阖如天风海雨的泼彩画,早年的青绿山水就已见端倪,而这一切都根植于中国的传统之上。中国绘画目前至今仍受我们仰望、已经成为经典的大师李公麟、赵孟 、钱选、董其昌、陈洪绶,莫不如此。张大千入古既深,复能超脱而出,也正因如此,他的艺术永远新颖、多变又迷人。第三部分写的是他的自画像与仕女画。他曾作过上百幅自画像,数量上可能为历史之最。他也是近代画家中首见,并长期以作自画像为社交及自我宣传用途的,其中除了反映出画家个人的心理状态,同时也深富时代意义。他的自画像,不仅让观者了解他的一生,还仿佛重温了大半部中国人物画的历史。他笔下的美女一直是众人瞩目的对象——有人喜欢,有人议论。文中对他美女图像中的投射对象做了些猜测推断,大致符合他生平所遇“红颜知己”及他浪漫多情的逸事。他的仕女画比他的山水画,更能让人一窥他的感情世界,见到他“情之所钟,正在吾辈”的一面。而他在传统仕女画中别具手眼地加入许多现代新元
...
目录:
第一编?张大千的崛起与时代张大千在上海:国画传统与革新派在 20 世纪 回首来时路——从一封信谈起    南张与北溥:论 20 世纪两位传统型画家 张大千、溥心畬的时代性与个人性    第二编?张大千的青绿山水张大千早期(1920—1940)的青绿山水: 传统青绿山水在 20 世纪的复兴  张大千中期(1941—1960)青绿山水: 尝恨古人不见我也!    张大千晚期(1960—1983)的青绿山水: 从古典到现代之路    第三编?张大千的人物画张大千的自画像:眼中恨少奇男子    张大千的仕女画:腕底偏多美妇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