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子之交——忆李光耀先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君子之交——忆李光耀先生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3.55 4.8折 49 全新

库存4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新)周清海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

ISBN9787500168201

出版时间2022-01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16页

字数110千字

定价49元

货号SC:9787500168201

上书时间2024-05-07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周清海,新加坡华人,是享誉国际学界的杰出华人语言学家。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中华语言文化中心主任、新加坡华文教学检讨委员会委员、新加坡国会教育委员会委员、新加坡华文模范教师奖遴选委员会主席等职务。
主编推荐:
★作者为李光耀的中文老师,使读者近距离了解李光耀的为人之道
★从文化、历史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全新角度深刻剖析新马历史及新加坡实行双语教育的原因
内容简介:
本书是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华文老师周清海教授撰写的一本回忆录,记录了他在担任李光耀四十多年华文老师过程中两人相处的点滴细节,以及讲述了李光耀自新马分家后,如何投注心力,制定和实施双语政策,把新加坡打造成一个多数人都通晓英文,同时又懂得自己母语的双语国家。从两人亦师亦友的文字叙述中,不但能让读者看到李光耀的治国之道,而且能够让读者对于新马历史及新加坡实行双语教育的原因(从文化、历史和社会发展等)进行全面了解。
摘要:
        讲华语运动是为了给华社一些安慰,才发起的?
    讲华语运动之前,新加坡华族最普及的语言是闽南话和粤语。闽南话和粤语广泛运用,留了下来,对新加坡是不利的。更何况新加坡的闽南话和粤语,是没有书面语支持的语言,和香港的粤语不同。讲华语运动就是有意创造、普及讲华浯的大社会环境,以华语替代方言,并进一步支持学校里的华文教学。如果没有讲华语运动,新加坡社会上的华语不可能这样普及。普及的华语,是我们珍贵的社会资产。香港的华语,如果要像我们那么普及,需要多年的努力才可能达到。我们所不足的是,华语的文化成分,显然太低了。如果和香港粤语所带有的文化成分相比,我们需要相当时间的努力,才能办到。
    李先生说:“那个报告书(指1979年的《吴庆瑞报告书》)指出,广泛应用方言是有效学习华语的障碍。讲华语运动就是这个发现的其中一个结果。”
    讲华语运动发起于1979年,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南洋大学和以英文为教学媒介语的新加坡大学在1980年合并,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因此,有人说,讲华语运动是为了给华社一些安慰,才发起的。这样的评论,就是没有看清楚这个运动的社会意义。
    李先生说:“新加坡有25%人口是非华人,政府不得不采用英语作为各族之间的共同语言。如果我们让方言普遍使用的情况继续存在,那么英语势必成为新加坡不同籍贯的华人之间的共同语。大家讲一种语言当然比讲两种语言方便,但是当时我们考量的重点不是方便不方便,而是怎样才能生存?怎样才能保存传统,让人民活得有尊严?”
    “如果我们让方言普遍使用的情况继续存在,那么英语势必成为新加坡不同籍贯的华人之间的共同语言。”这才是发起讲华语运动的真正原因。另外,他进一步说:“我们的关注点是这20%社会最底层的人,要让英语成为他们的日常用语是永远做不到的事。既然他们只有掌握一种语文的能力,那么,与其让福建话成为他们的日常用语,为什么不推广华语,使华语成为包括他们在内的全体新加坡华人的通用语呢?”
    其实,1979—1980年是新加坡教育大调整的年代。在双语教育的调整和大学教育的重组之外,语言的社会运动也在这个时候提出来。这是一个为了新加坡前途而进行的大调整。
    李资政在晚年(89岁),再一次谈及华语和方言的问题,他说:
    有时候,当我对某些事情有强烈的意见时,我会将意见告诉总理。例如当政府在考虑重新将方言节目在免费频道播放,有建议说:“华语已经在人民中间非常普及了,我们可以回到方言,让老年人可以观赏方言连续剧。”我反对。我指出,当我是总理时,禁止方言节目,鼓励人民说华语,是付出沉重的代价的。为什么要走回头路呢?我和华族整代人对抗:他们喜爱的方言节目被删掉了。李大傻是很有名的说书人,他在丽的呼声电台的节目就停止了。我为什么要让广东话和福建话去影响下一代?如果你恢复方言节目,你将会发现一部分年老的一代开始和他们的孩子或者孙子说方言。方言一定会逐渐恢复的。
    每个国家都需要一种大家都懂得的语言。将英国留给我们的四种源流的学校综合起来,就是非常艰难
...
目录:
一 向李光耀总理致敬I

二 李资政的华文教师5

三 女儿病重12

四 郑章远事件16

五 李光耀的待客之道19

六 关于李资政《回忆录1965—2000》的一些事22

七 关心新加坡的华文和华文教学24

八 李光耀动怒了52

九 李资政谈语言标准和语言选择问题58

十 李资政谈教育和语言规范65

十一 李资政与南洋大学72

十二 李资政夫人病了87

十三 我印象中的李光耀夫人92

十四 李资政和总理96

十五 李资政退出内阁101

十六 关于《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的一些细节104

十七 双语教育与双语并用教学法109

附录

附录一 李资政在第一届世界华文教学研讨会上的开幕词118

附录二 李资政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全球华语词典》发布礼上的讲话124

附录三 李光耀内阁资政致周清海教授贺词126

附录四 周清海著《人生记忆——一个华文教学者的回忆》序言132

附录五 李宇明"大华语"的一面旗帜——序周清海先生《语言选择与语文教育》133

附录六 从"大华语"的角度谈语言融合、语文政治化与语文教学147

附录七 访谈录——谈李资政的华文学习162

附录八 母浯认同转移,就是双语教育的失败169

附录九 设立中文学院正是时候172

附录十 《海峡时报》专访176

附录十一 用华文,爱华文:他的人生目标185

附录十二 周清海教授谈双浯教育190

后记19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