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旧时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昆明旧时光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41.26 6.9折 59.8 全新

库存4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风之末端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ISBN9787503253706

出版时间2015-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56页

字数250千字

定价59.8元

货号SC:9787503253706

上书时间2024-05-07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风之末端学名:赵立。网络写手专栏作家,云南省网络文化协会副秘书长,昆明市作家协会理事。
内容简介:
昆明人独有情钟的“猪八碗”是什么,烟草能驱蚊防瘴气的传说是怎么来的,旧时昆明人最甜蜜的零食是什么,三百多年来不断搬家的文庙又因何故,莲花池有什么隐秘,螺蛳湾的前世今生又是什么,圆通寺大雄宝殿后面的潮音洞到底有多神秘……作者用300多篇精致小文,风趣生动的语言,将那些隐匿于昆明街头巷尾、寻常生活中的老地名、老风俗、传统美食、名人故居、传说故事的渊源娓娓道来,展现了一幅市井民俗里的昆明风情。
摘要:
        昆明街头曾经有个行业:洗脸水摊子。
    在没有保温瓶的年代,要烧热水,就要点炉子生火,早上洗脸就成了麻烦事。昆明街头的洗脸摊子,顾客花几分钱,买半盆热水,洗脸的顾客也没牙刷,就着盆里的水吸在嘴里,用手指擦牙齿,然后用摊主配的毛巾洗脸。下一位来了,还是那个盆,还是那块毛巾。
    这个行当一直存在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当然,到洗脸摊上的顾客,一般都是穷人,其中以“散扁担”居多。过去,昆明街边总有些穿着褴褛、手里拿着一根扁担、扁担上缠着麻绳的挑夫,专门替人搬运东西,赚几个力气钱。昆明人直到现在都把价低质劣的烟酒称为扁担烟、扁担酒,这就是‘‘散扁担”们当年劳作一天后的享受。
    不过在抗战时期,“散扁担”里曾出过一个名人,这人名字不详,只知道他姓马。旧时昆明报纸上也只叫他“挑夫老马”。
    1938年,云南省决定在每年的7月7日举行市民献金活动,筹集资金支援前方抗日。挑夫老马就走上了献金台,献出几张自己用汗水挣来的钞票,之后每年如此。直到1945年7月,昆明人还不知道再过一个月,日寇即将投降,老马三次走上献金台,捐款三次,加上1938年到1945年每年的次数,“老马十上献金台”的佳话在那个年代广为流传。
    一个大后方的挑夫,在国难当头时,自己节衣缩食,献金支援抗战,是怎样的难能可贵!那时,每年7月,昆明人都在猜测,老马今年会不会来?没人去关心他献金的数目,都知道他的不易,大家看到的,是他对国家的一片赤子之心!
    事后有心人统计过,当时昆明一家资产达数千万的大商号的捐款,也只捐出了和老马同样的数字。20世纪50年代,云南题材电影如《五朵金花》《阿诗玛》风行的时候,银幕上却看不见昆明的风光。没有电视的年代,昆明人到外省乱吹一通上街骑大象、院里养孑L雀也会有人信,怪谁?人家看不到嘛。
    有段时间,某香港导演说要在昆明投资几百亿打造影视拍摄基地。他说昆明“透光度”好。“透光度”这个专业词咱不懂,但20世纪80年代,在昆明拍摄的电影倒一下子多了起来。
    1980年的《飞吧,足球》在昆明拍摄。为了一场中国与外国足球比赛的戏,昆明街头贴满“今天场上看比赛,明天电影看自己”的海报,硬是把几万昆明人拉进拓东运动场当群众演员,后来看电影上那个气势,比今天看真正的国足比赛要热闹一千倍。
    1981年,《迟到的春天》还在昆明拍摄,北京路上的昆湖照相馆就把男女主角的大幅照片放在橱窗里标注说明。这怕是昆明最早的炒作了。电影上映时,昆明各家影院爆满,当银幕上男主人历经波折被“西山大学”录取时,影院里一片笑声,西山大学?不会是佛学院吧?
    20世纪80年代,《哥们折腾记》《我的十个同学》《蛇案》等电影,为我们保留下了昆明清澈的滇池、老街小巷的影像。
    2009年4月28日,欧盟委员会将2009年欧洲发明人奖非欧单元大奖,授予发明并合成抗疟疾特效药——复方蒿甲醚的中国科学家研发团队。西方一些媒体甚至把复方蒿甲醚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一项发明的诞生地,是昆明!
    从古到今
...
目录:
自序

再建一座心中的老昆明城

飞蛾自述

在书前形散而神更散的几句话

杂谈里的昆明

〇〇一 老昆明话“注意事项”

〇〇二 嘣咚午间粉电影

〇〇三 礼仪礼貌二三事

〇〇四 洗脸摊,散扁担、老马

〇〇五 老电影老昆明

〇〇六 昆明创了个“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〇〇七 昆明雀事

〇〇八 白云苍狗吠沧桑

〇〇九 玩铜

〇一〇 昆明功夫几人知

〇一一 公共轿子和通洞汽车

〇一二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

〇一三 兄弟同心兴昆明

〇一四 坐上历史的火车

〇一五 赶的不是街,是寂寞

〇一六 洋灰、洋火到“洋名”

〇一七 昆明白来水那些事儿

〇一八 新新旧旧结个婚

〇一九 顶上功夫

〇二〇 将错就错

〇二一 灯笼与蜡烛

〇二二 电灯也“遭凶”

〇二三 绕鹰、蝴蝶、树冒烟

〇二四 五湖四海汇昆明

〇二五 海巴与得铘

〇二六 咒语的版本问题

〇二七 新旧行当

〇二八 近干神话的电动机

〇二九 昆明“AA”话百年

〇三〇 照片识二我

〇三一 那些年的红十字会

〇三二 那些花儿

……

旮旯里的昆明

逸事里的昆明

美味里的昆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