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阅读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毛泽东阅读史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26.52 6.8折 39 全新

库存11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晋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48356

出版时间2014-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20页

字数231千字

定价39元

货号SC:9787108048356

上书时间2024-05-07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在中外历史上,像毛泽东那样酷爱读书,并且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非常罕见。描述毛泽东读书生活的书籍,已有一些,但从阅读史角度反映他的读书生活与人生实践紧密关联的书籍,还未曾有过。常言道,书山有路。毛泽东一生登攀书山之路,别具风景。他的阅读史,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他的精神成长史、认识发展史、思想升华史、知识愉悦和情感表达史。毛泽东的阅读和实践,总是相互守望,因而他的阅读史,也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互动史。在不同时期,因背景不同,任务不同,境遇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关注的重点不同,兴趣和精神状态不同,毛泽东重点阅读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但也不是无规可循,总体上来看,都或隐或显地是为树信仰、求真知、促实践、达情意。从这几个角度来梳理毛泽东的阅读史,可以更真切地了解他在不同时期的思想探索和内心活动,以及他在不同时期为什么读书,重点读什么书,怎样读这些书,如何运用书本知识,这样一些给人不无借鉴的有意味话题。
摘要:
    说毛泽东的阅读重点是马列、哲学和中国文史,人们大体认可,也比较了解。关于西方著述,有人可能认为他读得不多,或者说不大了解。毛泽东读中国古代文史著述,确实比读西方著述要多,而且兴趣更大,但不能说他对西学不了解,或不愿意读。事实上,他读的西方著述并不算少。
    
    青年时代,毛泽东接触西学,那时叫“新学”,思想受到不小影响。1959年5月15日会见外宾时,他还回忆说:“我相信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赫胥黎的天演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就是资产阶级的那一套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当时,他对西方近代思想家、哲学家,诸如托尔斯泰、克鲁泡特金、柏格森、杜威、罗素等,很感兴趣。1920年经营长沙文化书社,他也主要是向读者推荐译介西学的著述,包括柏拉图的《理想国》,罗素的《政治理想》、《社会改造原理》,杜威的《美国之民治的发展》、《现代教育趋势》。
    
    从延安开始,大量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是毛泽东了解西学的一个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西学之一种,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后,才从西学思想中独立出来。读马列著作,不能不大量涉及西方的哲学、经济、政治、文化、历史;不了解这些领域的西学基本内容,就难以读懂马列,弄不清楚马列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来龙去脉。列宁有本《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是读黑格尔《逻辑学》时所做的笔记,毛泽东很喜欢读,经常引用该书的一些话。他在1970年9月19日提出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时,就举例说,要使大家知道马列主义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就应该读《拿破仑第三政变记》、《法兰西内战》。比较起来,在西学方面,毛泽东读得比较多的是西方哲学、西方近代史、西方自然科学。
    
    关于西方哲学。毛泽东了解得比较多的是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和现代英美哲学。在1964年2月9日同外宾的谈话中,他曾梳理过自己对古希腊哲学到马克思主义这中间的代表人物的认识,然后总结说,黑格尔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先生,也是列宁的先生,也是我们的先生”。
    
    关于西方近代史。毛泽东比较注意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大概是因为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一些内容和过程上有相近的地方,前者的经验可做参考。1970年5月1日会见西哈努克亲王时,他明确提出,“要搞革命,需要了解几个国家的革命史,美国革命、法国革命、德国革命”。在各国革命史中,他尤其喜欢阅读和谈论法国革命史,这与中国革命和法国革命在复杂、剧烈、彻底的程度等方面比较接近有关。
    
    关于西方自然科
...
目录:
一、书山路上的风景

毛泽东喜欢读什么书

毛泽东怎样读书

毛泽东如何把书读“活”

阅读和毛泽东的领导力及影响力

二、求学时期:阅读与寻求“本源”

“读书要为天下奇”

“择书”而读,读出个湖湘学风

“中国的老法,实在有些不够用”

《伦理学原理》:读奇书,做奇男子

三、五四前后:阅读与选择主义

阅读为“主义的结合”

新思潮的“追星族”

打开“思想房间”之后

《天演论》和《物种起源》:唯物史观前奏曲

《共产党宣言》:确立信仰及其以后

四、风云途中:阅读与实行革命

编书:从宣传到农运

山沟沟里的知识饥荒

三本经典送来一场“及时雨”

五、初到陕北:阅读与总结经验

“人家不是说我狭隘经验论吗?”

“激发我来研究一下军事”

“不是经验少,是思想方法不对头”

六、抗战前期:阅读与创新理论

解决“本领恐慌”

《战争论》:“务把军事理论问题弄出个头绪”

读谈“老中国”

《水浒传》:古为今用的“工具书”

研究“新东西”:成为思想领袖

七、整风演进:阅读与转变党风

阅读与延安整风

“暂时以研究思想方法论为主”

从《两种策略》和《“左派”幼稚病》取政策

从《论列宁主义基础》和《联共党史》学经验

……

八、在新中国:一张“精神地图”

九、建设年代:阅读承受之重

十、政治路上:读书、荐书和编书

十一、心智交流:书香润物细无声

十二、晚年岁月:阅读的忧思

十三、揽文治史的情怀

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