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难辉煌 典藏版
  • 苦难辉煌 典藏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苦难辉煌 典藏版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94.08 5.6折 168 全新

库存26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金一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21213928

出版时间2021-09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360页

字数609千字

定价168元

货号SC:9787521213928

上书时间2024-05-07

江苏读客文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奖者,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并代表国防大学赴美军院校讲学。兼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南军事论坛》主持人,《中国军事科学》特邀编委。 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军营新闻人物”,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模范人物”。新近出版的著作《苦难辉煌》被评价为“一部以全新的战略视野全方位描述中共党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的著作”,引发较大社会反响,2010年4月和中宣部联合向全国党员干部推荐。同年,当选为“2010中华文化人物”。2011年,《苦难辉煌》获出版界奖项“中国出版政府奖”。2012年,《浴血荣光》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双百”出版工程首批重点出版物。


主编推荐:

获“中国出版政府奖” 中宣部理论局、干部教育局向党员干部推荐学习书目


内容简介:
20世纪在世界东方,最激动人心与震撼人心的,莫过于中华民族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在这一命运形成过程中,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联共(布)与共产国际、日本昭和军阀集团这四大力量,以中国大地为舞台,发生了猛烈碰撞。震撼世界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正是这四股力量在中国大地思想冲突与实力较量的结果。只有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历程,才能深刻理解胜利的必然性。本书全景式的揭示和剖析了在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在生死攸关之际通过万里长征的炼狱,通过严酷的围堵、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无情的叛变形成的地狱之火,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浴火重生。中国共产党人以义无反顾的顽强、前仆后继的牺牲、不屈不挠的坚韧取得了革命的成功,从苦难走向辉煌。
摘要:

     第一章 地火 历史不论多么精彩纷呈、多么惊心动魄,当活动于其中的那些鲜活的生命逐渐消失之后,也就逐渐变成了书架上一排又一排积满灰尘的故纸。 静悄悄的图书馆内,靠角落那个书架上,有本如秋叶般枯黄脆裂的书,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0月重庆初版。翻到第195页,见一篇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2月12日的日记: ……凌晨五时半,床上运动毕,正在披衣,忽闻行辕大门前有枪声,立命侍卫往视,未归报,而第二枪发;再遣第二人往探,此后枪声连续不止…… 颇像一部拙劣惊险小说的开头。可以想见,当年写到这里,作者握笔的手定在不住颤抖。 接着往下写: ……出登后山,经飞虹桥至东侧后门,门扃,仓促不得钥,乃越墙而出。此墙离地仅丈许,不难跨越;但墙外下临深沟,昏暗中不觉失足,着地后疼痛不能行。约三分钟后,勉强起行,不数十步,至一小庙,有卫兵守住,扶掖以登。此山东隅并无山径,而西行恐遇叛兵,故仍向东行进,山巅陡绝,攀援摸索而上…… 竟然连“离地丈许”的高墙也认为“不难跨越”,上墙之后未及细看又飞身纵下而跌入深沟,出逃之狼狈仓皇与求生之急切鲁莽,浑然一体。 难以想象,这个越墙攀山身手不凡之人已年逾五十。 他就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 所记之事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史称“西安事变”。 事变第二天上午,中共中央在保安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大多数人的意见是审蒋、除蒋。当天中午,、周恩来致张学良电,14日红军将领致张学良、杨虎城电,15日红军将领致国民党、国民政府电,都是这个态度。 事变第三天,苏联《真理报》发表社论:“毫无疑问,张学良部队举行兵变的原因,应当从不惜利用一切手段帮助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奴役中国的事业的那些亲日分子的阴谋活动中去寻找。”他们认为张学良是日本特务,事变乃日本阴谋所主使。 日本政府则认为莫斯科同张学良达成了“攻防同盟”,张学良是苏俄工具。苏俄才是事变真正的后台。东京《每日新闻》发表社论:“中国中央政府如在抗日容共的条件下与张妥协,日本决强硬反对。” 南京方面,何应钦调兵遣将要动武,宋美龄穿针引线欲求和,戴季陶摔椅拍桌、大哭大叫,连平日颇为持重的居正也用变调的嗓音呼喊:“到了今日还不讨伐张、杨,难道我们都是饭桶吗?!” 量变堆积历史,质变分割历史。人们能够轻松觉出每日每时不息不止的量变,却不易觉出行将到来或已经来到的质变。 1936年12月12日,当中国政治包含的量变已经足够时,所有各方便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猝不及防地推到了前台。 历史来到十字路口。 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苏联和共产国际、日本昭和军阀集团,都在既谨慎又顽强,既坚定又游移地探索自己真正的位置,表白着自己的立场,又修改着自己的立场。表白的同时又在修改,修改的同时又在表白。 在华清池跌伤了腰腿的蒋委员长,更是一瘸一拐来到十字路口。 委员长方寸大乱。他连衣帽都未穿戴整齐,沉重的历史帷幕便落下了。只容他将终生最为心痛的一句话,留在那页干枯得几乎要碎裂的纸张上: 此次事变,为我国民革命过程中一大顿挫:八年剿匪之功,预计将于两星期(至多一月
...
目录:

第一章地火
第一节孙中山的困惑
第二节钢铁斯大林
第三节谁人看中
第二章东方之梦
第一节一言难尽的一衣带水
第二节清水加饭团,酿成法西斯
第三节腾空而起的黑翅
第三章岩浆
第一节领袖·思想·意志
第二节谁人发现蒋介石
第三节笔杆子,枪杆子
第四章“围剿”
第一节惊醒了蒋介石
第二节战场与战将(一)
第三节战场与战将(二)
第四节外国的月亮圆(一)
第五节碉堡——典型的中国特色
第五章崛起
第一节来自海军中尉的刺杀
第二节大和民族的血祭
第三节流泪更疯狂
第六章陷落
第一节外国的月亮圆(二)
第二节彭德怀·蔡廷锴·宋美龄
第三节突围——是苦难也是辉煌
第四节嬗变(一)
第七章突破
第一节国民党不缺智商
第二节“朱毛确在军中”
第三节狭路相逢
第八章湘江,湘江
第一节“老蒋恨我们比恨朱毛还更甚”
第二节就蒙一个蒋介石
第三节枪林弹雨中的一军团
第四节蒋介石仰天长叹:“这真是外国的军队了!”
第五节军人与政治
第九章烈火真金
第一节嬗变(二)
第二节残兵·火种
第三节风火来去一陈毅
第四节万劫也复
第十章瞩目大西南
第一节一石数鸟
第二节量变。质变
第三节中国出了
第四节薛岳苦了王家烈
第五节刘文彩,刘文辉,刘湘
第十一章苦难辉煌
第一节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第二节火中凤凰
第三节鲁班场,周浑元
第四节赤水不是逍遥津
第五节人滇,危局中的大智大勇
第十二章大渡桥横铁索寒
第一节滔滔金沙江,军神刘伯承
第二节会理裂痕:无法回避
第三节永恒的青铜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提供发票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